奥古斯丁·菲涅耳

✍ dations ◷ 2025-08-28 07:28:45 #奥古斯丁·菲涅耳
奥古斯丁-让·菲涅耳(法语:Augustin-Jean Fresnel,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1788年5月10日-1827年7月14日),法国物理学家,波动光学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菲涅耳专门对光的属性做理论与实验研究。菲涅耳是一位建筑师的儿子,出生于厄尔省布罗格利。他年少时在学习方面较迟钝,直到八岁时仍然不会阅读。十三岁时他进入法国卡昂中央理工学院(École Centrale in Caen),十六岁多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在那里他以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天分。1806年毕业之后他进入国立桥路学校,并与1809年毕业。从1812年起,他曾先后在旺代省、德龙省与伊勒-维莱讷省的政府机关担任见习工程师协助建造连接西班牙与意大利的皇家高速公路。1815年拿破仑百日王朝期间,出于对波旁王朝的支持,他失去了工作。他开始利用这被迫获得的闲暇时间研究光学,写了一篇关于光行差的论文,虽然这份文件从未被发表。此后,拿破仑战败被流放,波旁王朝复辟。他在巴黎重新获得一份工程师的工作,从那时候起,他大多数人生都在巴黎度过。181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衍射的研究报告,因此于次年获得法兰西学术院的大赛奖。1819年,他被提名为“灯塔委员”,他发明了一种特别的透镜,称为菲涅耳透镜,可以用来替代灯塔的镜子。1823年,大家一致推选他成为学术院的会员,并于1825年成为了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1827年,他罹患了重病,伦敦皇家学会授予他一枚“拉姆福德奖章”。1827年,菲涅耳因结核病死于在巴黎附近的阿弗雷城(Ville-d'Avray),年仅39岁。在他有生之年,他对于光学所做出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学术界认知。一直等到他往世后多年,很多论文才开始被法兰西学术院发表印行。但是,如同他于1824年写给托马斯·杨的信所述,“深藏在我内心的那种感觉或虚幻,即世俗对于荣耀的追寻与爱慕,是何等的单调乏味;所有阿拉戈、拉普拉斯、毕奥加诸于我的赞赏,远不及我因发现大自然的理论真缔或做实验确认计算的结果而博得的喜乐。”在埃菲尔铁塔上共刻有72位法国知名人士的名字之中,可以找到菲涅耳的名字。他的发现与数学演绎,发扬光大托马斯·杨的实验工作,将光的波动学扩展至更多的光学现象。使用彼此之间形成接近180°夹角的两块金属平面镜子,来反射光波,做格里马第(Grimaldi)干涉实验,可以避免由于孔径造成的衍射现象。从这干涉实验,他能够用波动理论来总结干涉现象。他与阿拉戈共同研究偏振光波的干涉定律。他使用具有126°钝角和54°的锐角的菱形玻璃,现称为菲涅耳菱体(Fresnel rhombus),来制成圆偏振光波。被最广泛翻译的菲涅耳著作可能是于1812提出给法兰西学术院的《光的衍射报告》。以下是他的一些著作的英文翻译版本: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Fresnel, Augustin Jean. 大英百科全书 11 第十一版.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11年.

相关

  • 燃烧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叫燃烧。燃烧需要三种要素并存才能
  • 覆盖噬菌体科覆盖噬菌体属 Corticovirus覆盖噬菌体科(Corticoviridae),Cortico-源自拉丁文,有厚皮之意。主要的宿主为细菌。覆盖噬菌体属(Corticovirus)代表种:
  • 链激酶结构 / ECOD链激酶(英语:Streptokinase),又名溶栓酶,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其能与血浆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使其暴露活性部位,催化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使血栓溶解。
  • 斑蝥斑蝥,又可写作斑蟊。中文世界中,斑蝥所指称的生物一直有所混淆,有的人用于指称虎甲虫,有的用于芫菁科,由于芫菁含有药性成分──斑蝥素(芫菁素),故中药里头的斑蝥无疑是指芫菁。但在
  • 萨丁语撒丁语(撒丁语:sardu或limba sarda或lingua sarda)分布于意大利的撒丁岛上,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撒丁语之下的诸“方言”差异程度颇大,因此“撒丁语”一词指的是一种语言还是几
  • 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意大利文: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1625年6月8日-1712年9月14日),法文名让-多米尼克·卡西尼(Gian Domenico Cassini或Jean-Dominique Cassini),是一位在
  • 全美第27名这是一个按人口排列的美国各州和领土列表,这些数据来自于美国人口调查局,日期为2009年7月1日,估计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人口为307,006,550人。美国各州的人口在20世纪
  • 斯坦利·科恩斯坦利·科恩(英语:Stanley Cohen,1922年11月17日-2020年2月5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他是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杰出科学家。1943年,科恩在布鲁克
  • 梅尔维尔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年8月1日-1891年9月28日)是美国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也担任过水手、教师,最著名的作品是《白鲸记》。其作品《泰皮》(Typee)获得社会大众相
  • 杰夫戴维斯县杰夫·戴维斯县(Jeff Davis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县。面积869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2,684人。县治哈兹勒赫斯特 (Hazlehurst)。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