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翼》,亦称为《易传》(汉语拼音:yì zhuàn),是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及〈文言传〉等文篇,因〈彖辞〉、〈象辞〉、〈系辞〉各分上下两篇,所以统共为十篇,旧称《十翼》。传是对经的解释。
古人说的《易经》,常把“易传”也涵括在内。根据史书,孔子作《十翼》,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完全出自同一人,部分篇章也可能是集体创作的成果。
《易传》包括有:
以上七个部分,共有十篇,称为《十翼》。翼是“助”的意思,表示易学起飞的十只翅膀。
根据史书记载,孔子作《十翼》,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完全出自同一人(并未否定孔子的贡献),部分篇章也可能是集体创作的成果。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唐代陆德明录《经典释文·注解传述人》:“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谓之十翼”。
北宋欧阳修一方面相信〈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是“圣人之言”,但另一方面对于其他诸如〈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五者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看作是古代讲师们解经的“大传”,其中既有口耳相传的圣人之言,也有夹杂讲师加上的解释(非圣人之言)。整体而言,一方面这些易传不可偏废,另一方面则强调学者须明辨之、有所取舍。
北宋曾盛行“疑古”学风,“儒者竞以己意说经”。甚至有些新进的初学者还不很明了古人经典的完整全貌,听到当代的学者们发表各自论述,却不经思考地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忽视了谨守规矩、遵循体制的求学态度,却把听来片段的一面之词、加上一些猜测的谣言,就以为是抓到精华要点……一些学者对此学术风气不以为然。
清代学者对于《十翼》是否为孔子之言,仍有争议。姚际恒《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非出自孔子之手。戴琏璋阐述:“近人如钱穆、冯友兰、顾颉刚、李镜池、高亨、戴君仁……他们一致否定孔子作《十翼》的说法,所持的理由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易传》与《论语》在思想上有显著的差异。……《易传》与《论语》除了思想上有差距以外,在语法方面也有显著的不同;此外〈文言〉多用对偶句子,与《荀子》风格相近;〈彖〉、〈象〉两传韵语通押的现象,与《诗经》及《荀子》、《老子》及《楚辞》中屈、宋两家作品。这些现象也都可以作为《易传》并非完全出于孔子之手的理据。”
冯友兰明确否认孔子为《十翼》作者。“在《十翼》中,有许多地方据说是引孔子的话,冠以‘子曰’二字。有这两字的话是不是真是孔子说的,还要待考证。不过这可以反证,没有这两个的话,显然就不是孔子说的了。《十翼》中的思想,有许多显然是战国时期才可能有的。老子说‘道常无名朴。’又说:‘朴散则为器。’道与器是相对的。《系辞》也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也是相对的。这一对术语是战国以前所没有的。”据此,冯友兰认为《十翼》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成书年代也各不相同,其作者应为战国末至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者。
随着帛书《易传》及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多认为孔子于《易》的关系是很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