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

✍ dations ◷ 2025-08-01 05:54:11 #苏联小说,1956年小说,苏德战争题材小说,肖洛霍夫

《一个人的遭遇》(俄语: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篇短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肖洛霍夫担任记者,远赴前线,开始构思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

1956年除夕和1957年元旦,《真理报》连载《一个人的遭遇》,讲述了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悲剧故事,安德烈·索阔洛夫在战场上被俘,在战俘营做苦工,有一次法西斯军官要杀害他,逼他为法西斯的胜利干杯,遭到安德烈拒绝,最后他失去了所有亲人和温暖的家庭,但索阔洛夫并没有失去生活的意志,有一天在火车站看到一名孤儿,于是两人相依为命。结尾写道:“我慌忙别过脸去。不,在战争几年中白了头发、上了年纪的男人,不仅仅在梦中流泪。他们在清醒的时候也会流泪,这时重要的是别过脸去。这时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轰动苏联文坛。

1956年,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苏联文学翻译的草婴译有中文版,发表在《世界文学》杂志。

相关

  • MOA作用机制,亦称为作用机理(Mechanism of action (MOA)),在药理学和毒理学中是指一个特定分子(如药物分子、毒物分子)在分子层面上发挥特定药理或毒理作用的机理。一般而言,特定分子
  • 除爪手术除爪手术或称去爪,是以外科手术方式将动物的爪子去除,被施以手术的对象多半是家猫,偶尔也有可能是其他动物像是马戏团的狮子或熊。这种手术的过程包含截断该动物全部或部分的趾
  • 豆科植物豆科(学名:Fabaceae,保留名:Leguminosae)植物属于真双子叶植物豆目,约有800属19,325种。为被子植物中相当庞大的一科,占了已知开花植物物种的7%。部分物种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该科
  • 极子极子是在凝聚态物理中使用的准粒子,用于理解固体材料中电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Lev Landau于1933年首次提出极化子概念来描述在电介质晶体中移动的电子,其中原子从其平衡
  • 凭祥凭祥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边境线上,是崇左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凭祥镇。凭祥市是一个口岸城市,与越南的谅山接壤。宋代始命名此地为凭祥。明朝洪武年间,凭
  • 恩斯特·乌尔利希·冯·魏茨泽克恩斯特·乌尔利希·冯·魏茨泽克(Ernst Ulrich von Weizsäcker,1939年6月25日-)生于瑞士苏黎世,德国科学家和政治家。他是物理学家卡尔·冯·魏茨泽克的儿子,前德国联邦总统里夏
  • 斯坦尼斯拉夫·塞斯塔克斯坦尼斯拉夫·塞斯塔克(斯洛伐克语:;1992年12月16日-)是一位斯洛伐克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前锋和边锋。他现在效力于匈牙利足球甲级联赛球队费伦斯华路士体育会。2007年,塞斯
  • 超导磁铁超导磁体是一种电磁铁,它由超导导线构成,能产生令人生畏的巨大磁场。由于超导导线没有电阻,因此维持磁场并不会消耗能量。超导磁体被用于核磁共振成像、质谱仪以及粒子加速器。
  • JoyJoy可以指:
  • 丁达明 (生物技术专家)丁达明(1938年6月-),男,湖南醴陵人,中国生物技术专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原所长(1985年-1987年)。1938年生于湖南。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