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恐惧症

✍ dations ◷ 2025-11-09 23:48:14 #跨性别恐惧症
跨性别恐惧症(英语:Transphobia)简称恐跨症,是一系列对跨性别或变性人或对性别转换的负面态度,感受或行为。它和恐同症一样,来自佛洛伊德的同性恋恐惧的术语,较有疾病科学的意味。 指称对于不符合社会性别期望的人的恐惧、无知、误解、厌恶、排斥、暴力和歧视攻击,但后来转用在社会运动和政治中泛指歧视的跨性别者现象。恐跨症通常是因其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与原生性别指定不一致,以及社会性别的转换而被歧视,或性别气质/性别表达违异于原生或一般社会性别形象(gender expression),通常作用在各样跨性别群体身上,而作用在跨性女、跨性男、异装、阳刚女性(尤其是T)、阴柔男性、性别酷儿等运作方式也各有所不同,广义而言,它甚至涵盖渲染、过分强调生理性别、性别差异和性别气质,可推广至性别歧视与性别暴力的一环。顺性别主义(英语:cissexism)强制实行性别二元的规范和呼吁性别本质主义,从而导致对非常规性别,非二元性别和跨性别身份的压迫。被广泛地(同时也是沉默地)为社会、媒体和家庭所接受。它是用于形容以顺性别观念为标准看待整个世界,并且忽视或贬低非顺性别性别认同者的态度,通常包含偏见和歧视的术语。它包括假定任何人都是顺性别,或者顺性别性别认同是一种规范,因此更加优越。任何性别认同及性倾向的人都可能持这种态度。非顺性别及性别认同与众不同的人相对较容易公开性倾向的性别少数族群,如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及双性恋,较难让主流社会所接受及认同。恐跨症与恐同症并不一样,恐同症是指对于同性恋者的恐惧与歧视,而恐跨症是指对于跨性别者的恐惧与歧视,前者是对其性倾向的歧视;后者是对其性别认同或原生生理性别的歧视。像是直同志是对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友善的异性恋者,但他们未必接纳跨性别者,而同性恋社群中也有对跨性别者歧视与排斥的问题,包含少数的性别气质和性别酷儿等在一般社会、甚至少数群体(例如:同性恋、BDSM社群以及性产业)中都是被贬抑的。许多跨性别者的双亲、手足以及其他家人无法接受自己孩子的跨性别身份,常常会有想要矫正性其性别认同的行为,包含强制更改发型与衣着、限制其经济与交友,以及辱骂、体罚、禁足等家庭暴力问题,甚至将之赶出家门,这对于尚在求学阶段的跨性别儿童与青少年是很大的身心伤害,并且影响了跨性别儿少的受教权与人身安全。许多工作机会会将跨性别者排除,使跨性别者陷入贫穷,而且即使有工作,职场上也常常有性别歧视与性骚扰问题,对于跨性别者是更加地恶化,同事之间的排挤与空间使用也都是问题。现有教育体系对跨性别者不友善,男女有很清楚的划分,甚至影响跨性别者的升学机会(男校、女校),校园霸凌也相当严重,却不易获得师长的支持,甚至师长也成为霸凌者。许多房东会歧视跨性别者而拒绝承租,或是因为其他房客抱怨而赶走跨性别房客,而很多承租规定本就有二元的性别划分而排除跨性别者。厕所、更衣室等等会特别标的性别,而跨性别者在使用这些空间时往往会遭到排除、恐惧与暴力对待。像是许多顺性别女性对于跨性别女性使用女性空间感到不安,有罪推定的认为对方会对自己不利(性侵、偷窥、装监视摄影机等),因此可能口出恶言甚至检举通报。有些女性主义者,常常过分强调男女天生的生理性别差异,并且认为跨性别女性不是真正的女人(Real Women),不属于女权运动的一分子。尤其是多数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性别气质与性别认同是父权建构的,并且认为跨性别女性是男人,而对跨性别者(尤其是跨性别女性)有所排斥。因此被跨性别社群称为TERF(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s)。但其实跨性别女性与其他女性一样面临着因女性身份所遭遇的歧视、贬抑、骚扰、暴力甚至谋杀等等,且常常比顺性别女性处境更加艰辛。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社群常常在LGBT运动中忽视甚至排斥跨性别权益,甚至在许多男女同志活动中不欢迎跨性别者。一些女同志只认同生理性别与性别认同皆为女性的女同志,而一些男同志则有厌女症与恐女症因此对跨性别男性还是跨性别女性都不友善。有高比例的跨性别女性基于职场歧视、平均教育程度低与医疗费用需求等原因从事性产业,但往往她们必须比顺性别女性用更低的价格计价,或者隐藏自己的跨性别身份,也常常有跨性别妓女因为被发现其跨性别身份,而遭到言语与肢体暴力,甚至惨遭杀害。

相关

  • 中暑中暑(英语:Heat stroke)是一种受室外空气的高温多湿或阳光过久直接照射动物体、人体等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状的通称。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 戴维·巴尔的摩戴维·巴尔的摩(英语: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并曾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担任校长。他还
  •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简称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为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属中型单链RNA病毒,分为A,B两型, A,B两型之主要差异在于病毒外膜表面
  • 汉斯·克雷布斯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德语:Hans Adolf Krebs,1900年8月25日-1981年11月22日),医生、生物化学家,原籍德国,后移民英国。克雷布斯在代谢方面有两个重大发现: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
  • 投石党乱投石党动乱(法语:Fronde),或称福隆德运动(1648年-1653年),一场紧随着法西战争(1635-1659年)而爆发的法国内战。该运动源自投石器(Fronde),此系源于当时的摄政,马萨林枢机主教的支持者遭巴
  • 圣塞宁圣殿圣塞宁圣殿(法语:Basilique Saint-Sernin)位于法国图卢兹,建于公元1080年至公元1120年间,是一座罗马式的教堂。此教堂是一座砖制建筑,由于当地缺乏石料,只有少数部位才用到石材。它
  • 视网膜双极细胞双极细胞在视网膜中位于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神经节细胞(英语:Retinal ganglion cell)之间,直接或者间接地将信号由感光细胞传递到神经节。顾名思义,视网膜中的双极
  • 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是研究给药后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limination) 的整个体内过程,包含各种制剂因素和生物因素对这一过程与药效的影响。此外,生
  • 运输部长美国运输部长是美国运输部的主管,在美国内阁排名14位。1966年10月15日,林登·约翰逊签署法律条文,这个职位正式诞生。该部门的使命是“制定和调整政策,以提供一个高效运作及具有
  • 自来水园区台北水道水源地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思源街1号,国立台湾大学水源校区对面,原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台北水源地唧筒室”,2002年2月5日公告更名,并将观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浑水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