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

✍ dations ◷ 2025-02-23 19:34:10 #哲学,英国书籍,二分法

《两种文化》(英语:),是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C·P·斯诺,于1959年在剑桥大学瑞德讲座(英语:Rede Lecture)第一部分的标题。它的论点是“整个西方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被名义上分成两种文化,即科学和人文,对解决世界上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讲座于1959年5月7日在剑桥大学评议会大楼举行,随后出版为《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的书籍。这次讲座和扩充后的书籍内容,源自一篇于1956年10月6日,由C·P·斯诺在《新政治家》杂志发表的文章。而这篇文章,亦题为《两种文化》。以图书形式出版后,斯诺的演讲被广泛阅读,并在大西洋两岸广泛讨论,以致他在1963年撰写了一个后续: 《两种文化与第二种见解》- 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的扩充版。

C·P·斯诺的立场可以概括为文章里一个经常重复的部分,他写道:

斯诺的演讲谴责了英国的教育系统。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运用了科学和工程学的资源,过度地投入在人文学(尤其是拉丁语和希腊语)的教育。尽管它们的科研成果,已经替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地胜利。这实际上剥夺了英国精英(政治界,行政界和工业界)所需要的充足准备,以管理科学化的现代世界。相比之下,斯诺说,德国和美国的学校,正试图为他们的公民,给与科学和人文学同等的资源。更好的科学教育能使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在科学化的时代更有效地竞争。后来两种文化的讨论,渐渐模糊斯诺最初的重点 - “英国的教育系统和社会阶级,与这些互相竞争的国家之间的差异”。

两种文化描述的是五十年前的英国,可是在五十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这本书,经常被文化研究论文引用,C·P·斯诺更被誉为最先提出两个文化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比他的作家身份更加有名。他在书中对英国教育制度的评价,许多细节虽然与现在的社会截然不同,但最聪明的学生不选择修读科学的核心问题仍旧存在,因为他们多选择最能赚钱的商科。

2008年,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的“二战以来最影向西方公众话语的100本书名单”,包括了《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

相关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英语:Institut Pasteur of Shangha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05年,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共
  • 保罗·蒂贝茨小保罗·沃菲尔德·蒂贝茨(英语:Paul Warfield Tibbets, Jr.,1915年2月23日-2007年11月1日),美国空军准将。以驾驶史上第一架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艾诺拉·盖伊号而闻名。他在日本广
  • CuCrOsub4/sub铬酸铜(英语:copper chromate)是铜的铬酸盐,分子式为CuCrO4。将一定量的含有三氧化铬和铜离子的化工废液混合,搅拌,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可制得碱式铬酸铜。以硝酸铜、硝
  • 李钰李钰(1976年12月20日-2009年3月14日)原名李郁,是一位中国女演员,陕西西安人,是上海戏剧学院1993级表演系学生。其代表作品是在琼瑶小说改编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饰演方瑜一角
  • 朝阳朝阳可以指:
  • 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
  • 瓦尔特相律瓦尔特相律由德国学者瓦尔特在1894年提出,内容为:“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瓦尔特相律,也叫做相对比原理。
  • 汉斯·施蒂勒汉斯·施蒂勒(1876 - 1967),德国地质学家。1899年毕业于格丁根大学地质学专业,其毕业论文是关于条顿堡森林山体构造的研究。后曾任教于莱比锡大学、格丁根大学、柏林大学,并曾任
  • 马克·丘班马克·丘班(Mark Cuban,1958年7月31日-),是现任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达拉斯独行侠队的拥有者。丘班还拥有两架波音商务喷射机。马克·丘班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并且在匹
  • 李中立李中立,字士强,又字正宇,号念山,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其父李尚兖,字补之,进士出身,曾任职兵部和吏部。少从罗文英学习,“年幼而姿敏,多才艺”,得杞县令马应龙赏识。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