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是指与中原诸侯国,最初周王朝同姓、姻亲与受功的诸侯,后来广义成为中原诸侯国的代称,频繁出现在春秋战国的典籍中。
周人自称为“有夏”或“时夏”,在春秋战国时代,周朝诸候自称为“诸夏”或“华夏”。在周之前,在春秋战国文献中,相传另有一支称为夏的氏族人群,建立夏朝,后为商人所灭。
公羊家认为,孔子作《春秋》,为新王, 重新调整三统。在公羊传中,以鲁为中国,鲁之外的其他诸侯国为诸夏,诸夏之外为夷狄。毛诗也有类似见解。
在春秋时代,魏国被认为夏朝的故地,因此在战国时代,魏国国君自称夏王。
1987年在宝鸡太公庙发现秦国铜器,约秦景公时代所做,其中秦公钟与秦公簋中,有“虩事蛮方”和“虩事蛮夏”铭文,专家译为“以恐惧治理蛮(方)夏”。“蛮夏”一词就是秦国周围的属邦。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称秦国属邦为夏,离开属国,称为去夏。臣邦人与秦国女子结婚,所生子女,称为夏子。张政烺认为,秦国认为自己为中国,其周围臣属小邦则称为诸夏。
《左传》,以夏为中国。古文经学家,多宗《左传》。中国在汉朝之后,大体上采用古文经学家的说法。
中国上古史学者许倬云在2009年提出假说,意指曾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的古代族群,又名华夏部族,为日后汉民族之主体。许倬云认为,“夏”的字形是“长面的人形,有双手环握,双足交叠。”,为夏族部落人的自称,不是夏的“他者”则是“夷”,字形像是背负大弓的人形。实际上夏人最早是黄河上游和中游西北地区的居民,其主体与来自川西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羌人部落有密切联系,后来才迁移到黄河中下游的所谓中原地区。而秦汉之后的汉人则包括了东部和南部等所有汉地九州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