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

✍ dations ◷ 2025-04-27 11:59:33 #公羊学,春秋时代,中国的称号,中国古代民族与国家

诸夏,是指与中原诸侯国,最初周王朝同姓、姻亲与受功的诸侯,后来广义成为中原诸侯国的代称,频繁出现在春秋战国的典籍中。

周人自称为“有夏”或“时夏”,在春秋战国时代,周朝诸候自称为“诸夏”或“华夏”。在周之前,在春秋战国文献中,相传另有一支称为夏的氏族人群,建立夏朝,后为商人所灭。

公羊家认为,孔子作《春秋》,为新王, 重新调整三统。在公羊传中,以鲁为中国,鲁之外的其他诸侯国为诸夏,诸夏之外为夷狄。毛诗也有类似见解。

在春秋时代,魏国被认为夏朝的故地,因此在战国时代,魏国国君自称夏王。

1987年在宝鸡太公庙发现秦国铜器,约秦景公时代所做,其中秦公钟与秦公簋中,有“虩事蛮方”和“虩事蛮夏”铭文,专家译为“以恐惧治理蛮(方)夏”。“蛮夏”一词就是秦国周围的属邦。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称秦国属邦为夏,离开属国,称为去夏。臣邦人与秦国女子结婚,所生子女,称为夏子。张政烺认为,秦国认为自己为中国,其周围臣属小邦则称为诸夏。

《左传》,以夏为中国。古文经学家,多宗《左传》。中国在汉朝之后,大体上采用古文经学家的说法。

中国上古史学者许倬云在2009年提出假说,意指曾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的古代族群,又名华夏部族,为日后汉民族之主体。许倬云认为,“夏”的字形是“长面的人形,有双手环握,双足交叠。”,为夏族部落人的自称,不是夏的“他者”则是“夷”,字形像是背负大弓的人形。实际上夏人最早是黄河上游和中游西北地区的居民,其主体与来自川西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羌人部落有密切联系,后来才迁移到黄河中下游的所谓中原地区。而秦汉之后的汉人则包括了东部和南部等所有汉地九州的居民。

相关

  • 泼尼松龙泼尼松龙(英语:Prednisolone),又译作康速龙锭(英语:Donison),是皮质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过敏、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它可透过口腔、静脉注射作为乳膏和眼药水使用
  • 李自成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或1674年),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继迁寨,明末民变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皇帝。原是陕北驿卒。崇祯帝采信大臣裁撤驿卒的建议,造成失业驿卒武
  • 兰学兰学指的是日本江户时代经荷兰人传入日本的学术、文化、技术的总称,字面意思为荷兰学术,引申可解释为西洋学术(简称洋学)。兰学是一种透过与出岛的荷人交流而由日本人发展而成的
  • 魁人政团魁人政团(法语:Bloc Québécois),又译魁北克集团,是加拿大一个联邦政党。该党一直追求魁北克独立,曾在1995年主导魁北克独立公投。该政党最重要的政纲是支持魁北克省脱离加拿大联
  • 隐没带隐没带(英语:subduction zone),也称“俯冲带”、“消减带”、“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对流的沉降流(downwelling)所在的地区。隐没带存在于聚合板块边缘(convergent plate bound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阿拉伯语:مصرف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 المركز‎)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迪拉姆(ISO 4217:AED)。银行于1980年1
  • 正十二面体正十二面体是由12个正五边形所组成的正多面体,它共有20个顶点、30条棱、160条对角线,被施莱夫利符号{5,3}所表示,与正二十面体互成对偶。它是一种只具有正四面体对称性(英语:tetr
  • 中央演讲和戏剧学院中央演讲和戏剧学院(英语: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 Drama)是伦敦大学下的一个组成学院,由艾尔西·福格蒂于1906年创立于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2005年并入伦敦大学。现址位
  • 博奈尔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5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立国历史博奈尔(荷兰语:Bonaire)是加勒比海中一岛屿,现为荷兰的公共实体(英语:Public body (Netherlands)),与附近的荷兰王国构成国阿鲁
  • 青部青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四个(八划的则为第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青部归于八划部首。青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