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 (恒星)

✍ dations ◷ 2025-04-26 21:36:07 #恒星,对流

对流层是在恒星内部以对流为传输能量主要方式的半径区域。在辐射层,能量经由辐射传递。恒星的对流包括内部等离子的质量移动,通常是形成热等离子上升,冷等离子下沉的回路。

在史瓦西准则下,恒星内部的不稳定条件会产生对流。一个气体包裹略微上升就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压力比原本低的环境中,结果是,气体包裹将会膨胀和冷却。如果上升的气体冷却到比新环境周围的温度更低,由于它密度比周围的环境高,在缺乏浮力的情况下,将导致它下沉回到它原来的地方。然而,如果温度梯度的渐变足够陡峭(也就是说温度变化相对于恒星中心的距离是迅速的),或是这种气体有很高的热容量(即它的温度变化相较于体积的扩张是缓慢的),于是上升中的气体包裹依然比周围的新环境温暖和密度较低,它的浮力会导致它继续上升。发生这种情况的区域,就是恒星的对流层。

质量大于太阳1.3倍的恒星,在核心进行的氢融合成氦的反应是以CNO循环取代了质子-质子链反应。CNO循环对温度相当敏感,所以核心的温度非常高,但是温度下降的也很快。因此,核心区域会形成氢燃料与氦产物均匀混合的对流层。这些恒星核心的对流层叠加在热平衡,但只有少量或没有混和的辐射层之上。

在质量大约低于1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外层会包含一个电离的氢和氦的气壳,使热容量增加。由于较重的元素会造成较高的温度梯度,在这个区域的相对低温同时造成不透明度。这样的组合会在外面也造成一个对流层,在太阳最表面可以看见的就是米粒组织。低质量的主序星,像是质量低于0.35太阳质量的红矮星,以及还在林轨迹上的前主序星没有辐射层,整颗恒星都是对流层。

太阳活动 · 太阳天文学 · 太阳发电机 · 太阳望远镜 · 日食 · 太阳光 · 太阳辐射 · 太阳能 · 太阳物理学 · 太阳日 · 太阳系 · 太阳常数 · 太阳微中子问题 · 中微子振荡 · 蒙德极小期 · 太阳星云 ·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 日震学 · 标准太阳模型

相关

  • 费奥多西亚费奥多西亚(英语:Feodossia;俄语:Феодо́сия,Feodosiya;克里米亚鞑靼语和土耳其语:Kefe),古称卡法(Kaffa),是位于黑海北岸克里米亚半岛的城市。在20世纪中期,苏联统治下的费奥多
  • 塔纳赫《塔纳赫》(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种子蕨门种子蕨(学名:Pteridospermatophyta)是一类已灭绝的古代裸子植物,始见于晚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时极为兴盛,到侏罗纪逐渐衰退,于白垩纪末期灭绝。种子蕨的种株不大,多数为倚
  • 标准温度和压力标准状况(英语: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TP,标准温度与标准压力),简称“标况”。由于地表各处的温度、压强皆不同,即使是同一地点的温度压强也随测量时间不同而相异,因
  • 三氯生二氯苯氧氯酚,俗名“三氯生”,又名“三氯新”、“三氯沙”等,化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英文名为 Triclosan 、 Aquasept、 Gamophen、 Irgasan、 Sapoderm 、 St
  • 高雄市公车路线列表本表仅显示目前的路线资讯,有关昔日路线状况,见高雄市公车废线列表。(E01B)高铁左营站 ↔ 旗山转运站 ↔高雄客运美浓站E03B 高铁左营站↔义大大昌医院↔义大医院去程:文藻外
  • 底栖生物底栖生物是指任何在海底或海床附近的生命,在希腊语有“海的底部”的意思,有的时候底栖生物也会只在湖底或河底的生物,因此也属于淡水生物学的一环,典型的栖地生物有海星、蚌类、
  • 心皮雌蕊群,或雌花器(英语:Gynoecium),为被子植物花中的心皮的总称。传统上把较典型形态的花的花部中,由子房、花柱、柱头等部位构成者称为雌蕊(pistil),但在一朵花为多心皮、离生的状态
  • 小金川小金川,又称小金河,长江流域河川。由抚边河与沃日河汇合而成,最终汇入大渡河上游,属于大渡河水系。河长151千米,流域面积524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03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2340米。水
  • 黎语支黎语支是侗台语系的一支。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和西部。使用人数80万。有黎语和加茂语两种语言,黎语又分为多个方言。此外,与黎语有强烈亲缘关系的尚有以下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