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印尼食品恐慌

✍ dations ◷ 2025-10-29 07:25:56 #2005年印尼食品恐慌
2005年印尼食品恐慌是发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的一场食品恐慌,当时印尼政府发现首都60%的面馆提供的面条里含有甲醛这种致癌物质。2007年越南食品恐慌也同样在面条内发现了相同的污染物,跟着这种化学防腐剂在豆腐、面条、和咸鱼被发现了。泰国 拥有相同的甲醛问题。谣言说鸡肉中也含有这种物质。 对于印度尼西亚这样一个不食用猪肉的伊斯兰国家来说,这个消息对印尼人食用鸡肉有极负面的影响。2006年德波克的卫生机构在中小学校的食物中发现了其他污染物,如苯甲酸钠、环己胺磺酸盐和四硼酸钠含量超标。苯甲酸和甜蜜素在印度尼西亚成为相当普通的食品添加剂。其他样本也同样发现了,类似四硼酸钠、若丹明、甲醛和皂黄—一种染料—等非适合日常消费的物质。

相关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一个影响到整个身体的炎症反应。它是身体的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应对一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的方式。虽
  • 氯化氰氯化氰(Cyanogen chloride)是由氰与氯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容易凝结无色剧毒气体。氯化氰由氰化钠和氯气反应得到。氯化氰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并曾一度提出用于化学战。它接触眼
  • 咽周间隙咽周间隙是颈部的一段空间。它可以分成咽后间隙和咽旁间隙。
  • 沃尔特·米歇尔沃尔特·米歇尔(英语:Walter Mischel,1930年2月22日-2018年9月12日),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人格的结构、过程和发展,自我控制以及人格差异等领域。据2002年美国《普通
  • 量子光学量子光学(英语:Quantum optics)是物理学在1990年后成熟的新兴分支,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的一部分,也和冷原子物理紧密相连。与凝态物理、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其他成熟分支相比,在精
  • 麦克斯韦电磁学经典电磁学(英语:Classical electromagnetism)或经典电动力学是理论物理学的分支,通常包含在广义的电磁学,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为基础,主要研究电荷和电流的电磁场及其彼此
  •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指发现于中国北方的晚期智人化石。因化石地点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北京猿人洞穴上方的“山顶洞”内而得名。其重要化石及遗物均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同北京猿人
  • 柯浩体卡哈尔体(英语:Cajal body,或译柯浩体),是存在于细胞核里的细胞器。卡哈尔体是相当具保留性的核细胞器。到目前为止,在脊椎动物、果蝇、酵母菌,以及植物中均发现存在卡哈尔体。尽管
  • 弗朗切斯科·雷迪弗朗切斯科·雷迪(Francesco Redi,1626年-1697年)是一位意大利医学家、昆虫学家,以否定无生源论而著名。雷迪最有名的贡献是1668年在发表《昆虫诞生实验》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被认
  • 黄铁矿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其特殊的形态色泽,有观赏价值。一些黄铁矿磨制成宝石也很受欢迎。黄铁矿可经由岩浆分结作用、热水溶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