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

✍ dations ◷ 2025-11-11 00:32:10 #沈复
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清代文学家。沈复出生于师爷世家,他继承父业,拜赵传学做师爷。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一月,沈复结婚,年十八岁。其妻陈芸是舅父的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姐(长沈复十个月),字淑珍,昵称芸娘,多愁善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漏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在吴江恭迎圣驾。是年夏秋之交,沈复随父亲游幕海宁,往来嘉兴和海宁之间。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沈复应募于徽州绩溪,由杭州溯钱塘江而上。女儿青君出生。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沈复从徽州绩溪返回苏州,从事卖酒行业。次年,因台湾林爽文事件,贩酒亏本,仍游幕于江北。儿子逢生出世。他的朋友向他借钱,携资逃跑,后来父以“结盟娼妓”为由,将沈复逐出家门。嘉庆十三年,朝廷册封琉球国王,派遣太史齐鲲为正使、侍御费锡章为副使,沈复也一同前往。嘉庆二年(1797年),在扬州以卖画度日。嘉庆六年(1801年),因家境贫困,女儿沈青君到王氏家为童养媳,儿子沈逢森入市场学贸易。后去扬州,为贡局司事。嘉庆七年(1802年),沈复被司事裁员。嘉庆八年(1803年),婢女阿双席卷逃跑,是年三月,妻陈芸病死于扬州。嘉庆十一年(1806年)夏天,儿子逢森病死,卒年十八岁。这年石韫玉赠送沈复一位小妾。嘉庆十二年(1807年),二月,居住莱阳。秋天随石韫玉到北京。之后行迹已不可考。嘉庆十三年(1808年)撰写《浮生六记》四卷,为其自述平生。林语堂在《浮生六记》英译本后序说:“沈三白之妻芸娘,乃是人家最理想的女人。”

相关

  • 颅骨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
  • Er4f12 6s22, 8, 18, 30, 8, 2蒸气压3, 2, 1 (第一:589.3 kJ·mol−1 第二:1150 kJ·mol−1 第三:2194 kJ·mol主条目:铒的同位素铒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Er,它的原子
  • 梅约诊所坐标:44°1′20″N 92°28′0″W / 44.02222°N 92.46667°W / 44.02222; -92.46667梅奥诊所医学中心(英语:Mayo Clinic),又译为梅奥诊所、梅约诊所、马约诊所,是世界最著名的医疗
  • 圣马丁修道院图尔的圣马丁(圣公会译圣马田,图尔主教)(拉丁文:Sanctus Martinus Turonensis,316年-397年11月11日),4世纪基督教著名圣人。关于他的一个传说是割袍赠予化身为乞丐的耶稣。马丁生于匈
  • MSH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s, melanotropins, intermedins,简称 MSH)是一种神经肽,属于肽类激素。具有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β-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 炸虾炸大虾(海老フライ、エビフライ),将虾去壳、去泥肠、留下虾尾,包裹上厚厚一层调味用的油炸粉后,下油锅油炸至呈现金黄色酥脆外皮。常搭配高丽菜丝。常见的调味用沾酱是辣酱油,或柠
  • 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英语:milk protein allergy),是婴儿期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婴儿期以牛奶为主食,但部分孩子在接触牛奶后,未成熟的免疫系统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当成有害物质,引发身体作
  • 补斯可胖丁基东莨菪碱(Hyoscine butylbromide),商品名补斯可胖(Buscopan),是一种用于治疗腹部绞痛、食道痉挛(英语:esophageal spasm)、肾绞痛,以及膀胱过动症的药物。本品也可用于临终(英语:End
  • ʡ̆会厌闪音是辅音的一种,就目前所知不是任何语言的音素,但在达哈洛语(英语:Dahalo language)等语言中以清会厌塞音/ʡ/之元音间浊同位音的形式存在。伊拉克阿拉伯语中也可能存有会
  • 气味分子芳香味化合物(英语:Aroma compound),同时也被称为气味分子,芳香,香味,或香气,是具有味道或气味的化学化合物。当一个化学化合物有足够的挥发性,就会被送至鼻子上部的嗅觉系统。代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