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dations ◷ 2025-02-23 16:53:47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英语:Ring of Fire,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火环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40,000千米,呈马蹄形。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有一连串海沟、火山弧和火山带,和板块移动。它有452座火山,是占有世界上的活跃的和休眠火山的75%以上。环太平洋火山带有时也被称为火环带。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第二个最猛烈的地震带是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伸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阿尔卑斯带,地球上6%的地震和17%最强烈的地震在这里发生。第三个最猛烈的地震带则是大西洋洋中脊。环太平洋火山带(ring of fire)的直接成因是板块的移动和碰撞,其东部是由于纳斯卡板块和科科斯板块潜没于向西移动的南美洲板块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以及细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则潜没于北美洲板块之下。向西北移动的太平洋板块的东北部分潜没于阿留申群岛弧之下,较西的部分则潜没于堪察加-千岛群岛弧之下;太平洋板块的南面部分情况较复杂,一些面积较小的板块从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布干维尔岛、汤加和纽西兰与其碰撞。印尼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及阿尔卑斯带之间,东北部的岛屿包括新几内亚靠近环太平洋火山带;南部及西部的苏门答腊、爪哇、巴厘、弗洛里斯岛及帝汶岛则靠近阿尔卑斯带。加利福尼亚非常活跃的圣安德列斯断层是一转换断层,抵销了一部分在美国和墨西哥之西南的东太平洋海隆,该断层引起许多小型地震,大约一天数起,其中大多是无感地震。所以加利福尼亚的房子是木头做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和育空地方是环太平洋火山带的一个较大的火山活动范围。这里火山活动的剧烈,是因为当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洲板块磨擦,岩石广泛地爆裂并产生断层,情况与太平洋板块在日本、菲律宾及印尼潜没并形成火山不同。加拿大最大的火山位于这个地区。埃齐扎山(英语:Mount Edziza)是一个大型的火山复合体,在过去数千年曾有几次爆发纪录,形成了一些火山渣锥和熔岩流。其他活跃的火山包括胡度山(英语:Hoodoo Mountain)等。

相关

  • 室上性心搏过速室上性心搏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简称SVT,是因为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造成的心跳过速。主要可分四型: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搏过速(PVST)、心房扑动、沃夫巴金森怀
  • DGGE温度梯度胶体电泳(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GGE)是电泳技术的一种,通过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性质的区别进行分离。TGGE是一种有效的分离DNA、RNA或者蛋白的手
  • 队报队报(法语原文:L'Équipe,意为“队伍、团队”),是一份法国的知名体育性报纸,其所有者为出版集团“Éditions Philippe Amaury”(简称为EPA)。该报纸以在足球、橄榄球、赛车及自行车
  • 巫医神医,又称巫医,是透过神明、邪灵、符咒、巫蛊等超自然力量来行医治病的人。巫医起源甚早,《大荒西经》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彭、巫姑……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离骚》
  • 剪接剪接(英语:splicing,又称拼接),是一种基因重组现象,在分子生物学中,主要是指细胞核内基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或是在转录过后的一种修饰,即将内含子移除及合并外显子——内含子与外显子
  • 压迫性骨折骨折(英语:Bone fracture)是指骨骼的连续性有部分或全部断裂的医学状况。情况严重时,骨骼可能碎成数块。骨折可以是强力的撞击或压力导致;在某些骨骼弱化的医学状况下(如骨质疏松
  • 杂食性杂食性是指吃植物、动物的一类的动物,这类动物什么都能吃,它们不用依靠单一类型的食物如植物或动物来维持生命,却可以只进食单一类型的食物来维持生命,因此对周遭环境有着较强的
  • 脑容量脑容量是脊椎动物的颅骨内腔容量大小。早期人科:2003年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显示,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383立方厘米,欧洲白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371立方厘米,非洲黑人的平均脑容量
  • 伊里亚德《伊利亚特》(希腊语:Ιλιάς,转写:Iliás)又译《伊利昂纪》(取自书名“伊利昂城下的故事”之意),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强弱弱格六音步史诗。故事背景设在特洛伊战争,是希腊城邦之间
  • 石蛾石蛾,即毛翅目(Trichoptera),是一群具有水生幼虫和陆生成虫的昆虫。大约有14,500种被描述的物种,其中大部分可以根据成年口器分为完须亚目(英语:Integripalpia)(Integripalpia)和环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