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皇家宣言
✍ dations ◷ 2025-11-03 23:45:46 #皇家宣言
《1763年公告》(又名《1763年皇家宣言》;英语:Royal Proclamation of 1763)发布于1763年10月7日,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赢得七年战争,从法国手上获得新法兰西后发布。该公告的目的是利用监控西部边疆的土地收购、殖民和毛皮贸易以稳定与原住民部族的关系,以及更有效管治庞大的美洲领土。这个公告实质上禁止了美洲殖民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地方购买土地或定居,但当时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殖民者已经在这些地方拥有土地,所以此公告的发布令这些人相当不满,是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之一。在签订《巴黎和约》后英国从法国手上获取大片土地,而英国需要面对的其中一个最大的难题是与住在这些地方的原住民部族维持和平。很多这些部族——主要聚居在五大湖地区——和法国有着久远和紧密的关系,并不乐于受英国支配。原住民部族于1763年发起的庞蒂亚克战争(Pontiac's Rebellion)便是试图阻止英国占领这些法国属土的起义。《1763年公告》在庞蒂亚克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处于草拟阶段,但战事的爆发使它提早出炉,英国官员寄望这份公告的执行能够舒缓原住民的反英情绪,使其接受英国所统治,以防止以后有冲突发生。这份公告在大西洋沿岸的英属殖民地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原住民聚居地(名为印第安保留地)之间划了一条分界线(通常被称为“公告线”)。然而这条线并不是一条分隔两族领土的固定分界线,反而是会以有秩序和合法的前提下渐渐向西推移的临时分界线。公告禁止私人收购原住民土地,宣布从此收购土地的责任将交由政府官员与有关的部族在会议上处理。与此同时,官方禁止英国的殖民者越过公告线在原住民土地上定居,也禁止殖民地官员在没有批准之下授予土地。这份公告使官方得以垄断原住民土地的收购。根据历史学家Colin Calloway所指出,“学者无法就1763年公告有否承认部族主权达成共识。”从公告的用词中可以清楚看到英国仍然认为所有原住民的土地最终归官方所拥有;然而同时间公告也承认原住民对自己所居住的土地拥有一定的权利,开了一个重要的先例——在此之前,英国官方往往漠视原住民的主张,私下授予土地。很多英国殖民者和土地投机商人很快就公告线的地点提出反对,因为当时在公告线以西已经有许多殖民地(即使有些在庞蒂亚克战争中需要暂时撤离),更有许多宗土地买卖尚未处理。有名望的殖民者与英国的土地投机商人联合起来游说政府把分界线移向更西的地方去。结果英国政府与原住民签订多条条约,收购他们的土地,将分界线迁移到西方,并开辟了现西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的土地供英国人殖民。除了控制殖民地的扩张以外,公告内也有处理前法国殖民地的条文。它在四个地方设立新政府,分别是魁北克、西佛罗里达、东佛罗里达和格林纳达,在每个新殖民地内委任总督或上议院,授与他们订立法例的权力,又给予民选的下议院。与此同时,这些殖民地的居民又可享受与土生英国人同等的权利——一个其他殖民地的英侨要争取多年才得到的权利。对其他殖民地更具侮辱性的就是一个有上诉权的民事和刑事法庭的设立,然而犯下印花税法或食糖法的人需要在海事法庭接受审判,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就会被定罪。历史学家对1763年公告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程度有不同的见解。有些历史学家主张公告在1768年之后随着殖民地的扩大而不再成为张力的来源;另外有一些则认为殖民对公告的不满深化了殖民与祖国的矛盾。在英国和美国签订1783年巴黎条约后,美国拒绝再执行公告,不再限制殖民向西开拓。但随后美国政府也需要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边境冲突问题,故而执行类似1763年公告的政策。第一条《印第安交流法》于1790年获得通过,禁止国民私自进入印第安土地和私自与印地安人交易。美国最高法院也在1823年判决国民不能私自从原住民手上购买任何土地,从此只有美国政府能够合法地收购原住民土地。公告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其他地方仍然是管理原住民土地转让的有效法律,尤其是上加拿大和鲁珀特领地。在加拿大的原住民——第一民族、因努伊特人和梅蒂人——以公告为维护土地拥有权的基础,故此1763年公告在《加拿大权利及自由宪章》第25条关于原住民权利及自由的细节中加以提及。
相关
- 流行病流行病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疾病,但不一定为传染病。流行病可以只是在某地区发生,亦可以是全球性的大流行。欧洲语言中,辞源均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epidemic,法语的épidémie等。
- 淋巴组织淋巴(英语:Lymph)也称胡豆液,是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后形成。淋巴是组织液回流的辅助渠道,参与维持机体的组织液平衡。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当淋巴流经淋巴结的时
-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简称NHL,是指霍奇金氏淋巴瘤以外的其他淋巴瘤。其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英语:Lymphadenopathy)、发烧、盗汗、体重降轻、容易疲倦。其他症状
- 弟兄会弟兄运动(Brethren movement)开始于1820年代后期,于爱尔兰和英国的基督教改革运动,以达秘、慕勒、葛若弗斯等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特别强调遵守圣经的话,弃掉形式上的组织,没有总
- 李卓皓李卓皓(英语:Choh Hao Li,1913年4月21日-1987年11月28日),广东广州人,原籍广东番禺,生物学家。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与南京大学合并)生物系。1935年移居美国,在柏克莱加州大学获
- ssRNA-RT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甲钴胺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是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化学式为C63H88O14N14PCo,分
- 德国小蠊德国姬蠊(学名:Blattella germanica),亦作德国小蠊,俗称德国蟑螂,是蟑螂的一种,身长多为1.0到1.6厘米,比美洲大蠊小。颜色有浅棕色至深棕色,而且在其前胸有两条由头部至翅膀末端的直
- 逆合成分析逆合成分析,也称作逆合成法、反合成分析,是解决有机合成路线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其实质是目标分子的分拆,通过分析目标分子结构,逐步将其拆
- 许立明许立明(1969年1月17日-),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出生于台湾云林县麦寮乡,曾任高雄市代理市长。姐姐许淑芬,现任台南市政府新闻及国际关系处处长,曾任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副主任,及前行政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