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2号潜艇

✍ dations ◷ 2025-10-24 12:37:02 #UB-2号潜艇

陛下之UB-2号艇(德语:SM UB 2)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UB-I型近岸作战潜艇(英语:Coastal submarine)或称U艇的二号艇。它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自1914年11月1日开始铺设龙骨(英语:Keel laying)。其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127吨和142吨,艇载武器除两具450毫米的艇艏鱼雷发射管外,还有一挺安装在甲板上的机枪。它于1915年2月下水并以UB-2号之名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

当UB-2号于1915年2月航行加入佛兰德潜艇区舰队(英语:Flanders U-boat flotillas)时,它成为同型艇中唯一一艘不是通过铁路运往安特卫普入列的成员。在佛兰德服役期间,UB-2号在时任艇长、海军中尉维尔纳·菲尔布林格(英语:Werner Fürbringer)的指挥下共击沉11艘英国舰船,容积总吨达1347吨。1916年3月,该艇被转配至库尔兰区舰队,并于同年12月降格为训练职能。战争结束时,UB-2号被认为已不具备适航性,无法与德国潜艇部队的其它成员一同前往哈维奇投降。它获准留在德国,至1920年由斯廷内斯(德语:Hugo Stinnes Schiffahrt)拆解报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随着德意志帝国陆军沿北海海岸快速推进,比利时佛兰德沿岸的安特卫普、泽布吕赫和奥斯坦德等港口相继落入德国人手中(英语:German invasion of Belgium (1914)),这大大方便了德军潜艇遣出英吉利海峡的作战行动。然而,帝国海军当时却缺乏适合在佛兰德周边狭窄的浅海中行动的U艇。为此,1914年8月中旬开始设计的“34号工程”催生出了UB-I型潜艇,这是一种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发往作战港口并能够迅速组装的小型近岸潜艇(英语:Coastal submarine)。为满足铁路限界(英语:Loading gauge)的要求,UB-I型的设计需要艇长在28米左右,排水量约125吨,并装备两具鱼雷发射管。UB-2号是由国家海军办公室作为首批八艘UB-I型潜艇(UB-1至UB-8号)的一部分,于1914年10月15日向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订购,此时距离该艇型的设计启动尚不足两个月。

作为同型最早开建的两艘艇之一,UB-2号自1914年11月1日开始在日耳曼尼亚船厂铺设龙骨(英语:Keel laying),至1915年2月13日在基尔下水。竣工时,UB-2号的全长为28.10米,舷宽(英语:Beam (nautical))3.15米,有3.03米的吃水深度。它搭载有一台功率为45千瓦特(60匹轴马力)的戴姆勒(英语:Daimler Motoren Gesellschaft)四缸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一台89千瓦特(119匹轴马力)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两者都与一副单螺旋桨轴相连,可分别提供最高6.47节(11.98千米每小时)的水面航速和最高5.51节(10.20千米每小时)的水下航速。在更匀速的状态下,它可以连续在水面航行1,650海里(3,060千米)而无需加油,或连续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千米)而无需充电。与同型的所有姊妹艇一样,UB-2号的潜航深度为50米,可以在33秒内完全潜入水中。

在武器装备方面,UB-2号内置有两具450毫米的艇艏鱼雷发射管,可装载2枚C/03型鱼雷,舰桥前部的甲板上则设有一挺可拆卸的8毫米机枪。其标准船员编制为1名军官加13名水兵。

UB-2号于1915年2月20日在首任艇长、年仅26岁的海军中尉维尔纳·菲尔布林格(英语:Werner Fürbringer)的指挥下正式入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并在德国本土水域进行了海试(英语:Sea trial)。

1915年5月10日,UB-2号从德国自行驶往佛兰德加入佛兰德潜艇区舰队(英语:Flanders U-boat flotillas),是该部队中唯一一艘没有通过铁路运往安特卫普的UB-I型艇。当UB-2号入列时,德国正处于自2月发动的第一轮潜艇攻势(英语:U-boat campaign)之中。在这场战役期间,所有出现在德国划定的战区内的敌方舰船都将被击沉,该战区涵括了英国周边的所有水域(含英吉利海峡)。中立国的船舶则不得受到攻击,除非它们确实能被认出是悬挂假旗航行的敌对船舶。

佛兰德区舰队的UB-I型潜艇最初仅限于在北海南部、即英国与荷兰、比利时之间的霍夫登(德语:Hoofden)水域巡逻。1915年6月9-10日,UB-2号在洛斯托夫特东南50至60海里(93至111千米)的区域巡逻时击沉了六艘英国平底渔船(德语:Schmack),总吨位接近300吨,其中最大的是59总吨的勇猛号()。这六艘传统上使用赭红色风帆的平底渔船全数被UB-2号的官兵截停、登船并使用炸药凿沉。6月下旬,随着UB-2号的姊妹艇UB-6号(英语:SM UB-6)在多佛尔海峡开辟出一条能够穿越英国防潜网(英语:Antisubmarine nets)和水雷阵的航线,该区舰队的潜艇也开始在英吉利海峡西部巡逻。尽管它们未能在当地击沉任何舰船,但通过成功完成航行,仍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多佛尔海峡抗衡英国反制措施的可行性。

在接下来针对协约国舰艇的行动中,UB-2号于1915年7月1日在勒阿弗尔附近发生了严重事故: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之间的联轴器在英吉利海峡中部断裂,无法再用艇上的资源进行修复。当时,已行至半程的该艇仍然有大约3至4个小时的电池续航力。为了不让UB-2号沉没,菲尔布林格决定让艇只随着潮汐漂流穿过海峡。当潮水波动时,它可以先搁浅,以免被冲回头。此外,船员们还制作了一个临时的辅助帆,可以悬挂在潜望镜和方向舵上。凭借惊人的运气并利用所有可能性,UB-2号于7月5日顺利通过了布设于灰鼻岬(英语:Cap Gris-Nez)周边的防潜网(德语:Netzsperre)。直至翌日,UB-2号才被派出搜寻自己的姊妹艇UB-16号(英语:SM UB-16)所发现,然后被拖曳到奥斯坦德。

1915年8月28日,UB-2号在科顿(英语:Corton, Suffolk)-雅茅斯海域巡逻时击沉了英国海军拖网船(英语:Naval trawler)三浦号()。三浦号也以其257总吨的容积取代勇猛号,成为被UB-2号击沉的最大型船舶。在此之前,UB-2号曾与一艘英国Q船于清晨发生小规模冲突,并因机枪卡壳和鱼雷未命中而被迫两次紧急下潜。对方得以安然脱险。次月初,UB-2号在洛斯托夫特东南偏东约44海里(81千米)处又击沉了两艘平底渔船:57总吨的康斯坦茨号()和44总吨的伊曼纽尔号()。三天后,47总吨的平底渔船欧尼男孩号()也在克罗默以东约58海里(107千米)处被UB-2号击沉。与6月沉没的六艘船一样,这三艘船都是被UB-2号截停并登船安置炸药击沉的。

在德国U艇于1915年5月击沉冠达邮轮卢西塔尼亚号、以及8月(阿拉伯号事件(德语:Arabic (Schiff, 1903)))和9月发生的其他轰动性沉船事件后,当时仍然中立的美国政府要求保证美国人在非武装商船上的人身安全。作为回应,时任海军总参谋长的亨宁·冯·霍尔岑多夫上将于9月18日暂停了无限制潜艇战。霍尔岑多夫指示所有U艇撤离英吉利海峡和凯尔特海,并要求所有在北海的潜艇活动都必须严格遵照《捕获法则(德语:Prisenordnung)》进行。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UB-2号没有再击沉任何船只。

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16年2月发动第二轮潜艇攻势,宣布除其他条款外,所有身处战区的敌方舰船都将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被摧毁。2月26日,UB-2号发射鱼雷击沉了阿尔博讷号货轮(),成为它的最后一项战时功绩。这艘英国轮船重达672总吨,是UB-2号服役生涯中击沉的最大的一艘船,其14名船员全部遇难。

1916年3月初,海军中尉卡尔·诺伊曼接替菲尔布林格担任UB-2号艇长,他是菲尔布林格在见习军官培训时的同学,此前曾指挥UB-13号(英语:SM UB-13)。菲尔布林格则陆续又执掌另外六艘U艇,并击沉了近10万吨的船只。1933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其于一战期间在潜艇服役的回忆录《警报!下潜!!:潜艇战斗风暴》,其中阐述了菲尔布林格的军旅生涯,包括他在UB-2号上的时光。

至1916年2月初,佛兰德区舰队开始接收更新、更大的UB-II型潜艇(英语:German Type UB II submarine)。UB-2号在诺伊曼上任大约一周后便被转移到波罗的海的库尔兰区舰队()。在库尔兰服役期间,该艇执行了多项行动,以确保利鲍周边的波罗的海沿岸安全,并对哥得兰沙岛至厄塞尔岛之间的海域实施监控。诺伊曼的艇长职务于4月由海军中尉托马斯·比贝尔接替,后者又于7月被哈拉德·冯·凯塞尔林克中尉取代。12月初,凯塞尔林克调任UB-36号(英语:SM UB-36)艇长,而UB-2号则被转配至潜艇培训学校。执行培训任务的潜艇都是“经过战争损耗的艇只”,已不再适合服役。

战争结束时,协约国要求所有德国U艇驶往英国哈维奇正式投降。但UB-2号被视为不具备适航能力的八艘U艇之一,从而获准留在德国。该艇最终于1920年2月3日由斯廷内斯(德语:Hugo Stinnes Schiffahrt)拆解报废。

相关

  • 肖恩·埃利奥特肖恩·迈克尔·埃利奥特(英语:Sean Michael Elliott,1968年2月2日-)是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89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3顺位被圣安东尼奥马刺选中。2 杰克逊 | 6 约
  • 约瑟夫·西尔克约瑟夫·艾弗·西尔克,FRS(英语:Joseph Ivor Silk,1942年12月3日-),英国天体物理学家。1999年至2011年,他是牛津大学萨维尔天文学教授。西尔克发表了超过800篇论文,近200篇作为第一作
  • 筑波市筑波市(日语:つくば市/つくばし Tsukuba shi */?)是位于日本茨城县南部的都市,以坐落于此的筑波科学城(筑波研究学园都市)为人熟知,集中了筑波大学、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语:産業技
  • 王承嫣王承嫣(英语:Lilu Wang,1989年11月7日-),艺名小蛮(Hsiao Man),是台湾女演员、女歌手和节目主持人。于2005年参加电视节目《我爱黑涩会》后被选中加入台湾女子组合黑Girl(前称 黑涩会美
  • 千年战争《千年战争》(英语:)是美国作家乔·海德曼于1974年发表的军事科幻小说,故事讲述人类与金牛星人(Taurans)之间进行宇宙战争的沉思故事。本书在1975年获得星云奖,以及在1976年获得雨
  • 千叠敷 (山口县)坐标:34°24′52.1″N 131°05′24.6″E / 34.414472°N 131.090167°E / 34.414472; 131.090167千叠敷(日文:千畳敷)为位于日本山口县长门市日置中地区台地上的草原,属于北长门
  • 丹丹纳干战役丹丹纳干战役,是1040年加兹尼王国对游牧的乌古斯部落塞尔柱突厥人的战争,战役结果是塞尔柱人胜利,加兹尼王国失去对呼罗珊的控制。十一世纪时,由图赫里勒·贝格和恰格勒·贝格兄弟领导的塞尔柱人势力逐渐扩张,加兹尼王国苏丹马苏德一世(英语:Mas'ud I of Ghazni)即位后认为他们威脋王国安全,决定彻底将他们驱逐出境,然而在此役前加兹尼军屡屡失利,重镇内沙布尔也遭攻陷。据说此次作战前,塞尔柱的贝格兄弟等人在会议上评论马苏德一世:“我们自幼住在草原,很能忍受极端酷热、严寒的天气,他和他的军队没这能耐,这
  •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葡萄牙语:Partido Frelimo)是莫桑比克的一个政党。该党成立于1962年,初名莫桑比克解放阵线(Frente de Libertação de Moçambique),简称莫解阵(Frelimo),音译为弗累利莫。该党成立后便开始领导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莫桑比克独立战争。1970年,萨莫拉·马谢尔任莫解阵主席。1975年,该党建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马谢尔任总统。1977年,在该党“三大”上,更改党名为现名,并正式决定以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986年,马谢尔因空难去世
  • 张步桃张步桃(1942年1月14日-2012年7月4日),生于台湾花莲,中医师,曾任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执行秘书、林口长庚医院兼任主治医师、考选部中医师特考典试委员、中国医药学院兼任教授等职务;现任中国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常务董事、中医师特考笔势及格人员训练班讲师、中医师全国联合会顾问、荣星中医诊所负责人。在台湾推广中医,曾出版多本著作。其父张荣星,祖籍广东饶平,为中医师,先居住于花莲,后迁居苗栗大湖。张步桃为家中三子,幼时常随其父上山采药,在其父诊断时,也经常在一旁侍诊。1959年毕业于大湖农工蚕丝科。1979年
  • 吉廖岛吉廖岛(意大利语:Isola del Giglio),是意大利最小的市镇,坐落于第勒尼安海、托斯卡纳海岸线外的岛屿,属格罗塞托省。吉廖岛被16公里宽的海与蒙泰阿真塔里奥的海角分隔。地形多山,几乎完全由花岗岩所组成,最高峰是帕加纳小丘(Poggio della Pagana)(496米)。九成地表被地中海植被所覆盖,交错著大松树林,与众多用以酿制知名Ansonaco葡萄酒的葡萄园。海岸线长27公里,由岩石、平滑的峭壁及数个海湾--阿雷内拉(Arenella)、坎内莱(Cannelle)、卡尔达内(Cal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