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
✍ dations ◷ 2025-04-03 13:31:38 #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英语:National Biosafety Laboratory, Wuhan,缩写为NBL),简称武汉P4实验室或P4实验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郑店园区,是中科院和武汉市政府合作建设的P4实验室,于2015年1月31日竣工,2018年1月5日正式运行,是中国首个生物安全第四等级实验室(BSL-4实验室),亚洲第三个生物安全第四等级实验室。2003年7月24日,正值SARS事件尾声,时任武汉市市长李宪生、中科院副院长陈竺分别在《共建生物安全四级(P4)实验室协议书》上签字,中国内地首个生物安全最高等级实验室将落户武汉,原预计于 2006年投入正常运转。2003年SARS事件平息后,病毒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直属研究所)被卫生部指定为SARS毒株的6家保管单位之一。2004年4月,北京、安徽再次发现SARS疑似病例,并发生数件传染案件。2004年4月25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证实,此次“非典”疫情可能源自实验室感染。2004年7月1日,卫生部的调查结果证实,由于一位学生的违规操作,这里的腹泻病毒实验室发生了严重的SARS病毒泄漏事故,从而引发了两个多月前让北京市民不安的SARS疫情。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于2004年10月访华期间签署了合作协议,法国协助中国建设P4病毒中心,但法国有专家担心中方会使用法国提供的技术来研制武器,法国情报部门当时向政府提出警告。2008年,中国发布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代替GB19489-2004。因种种因素,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推迟到2015年1月31日竣工。2017年2月23日,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为武汉P4实验室剪彩并发表讲话。2018年1月5日,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通过国家卫计委实验室活动资格和实验活动现场评估,具备从事开展高致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资质。至此,中国首个P4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后,将对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内的自然疫源性病毒和其他新发病毒开展研究。
相关
- 细胞膜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英语:cell membrane 或 plasma membrane 或 cytoplasmic membrane),为细胞结构中分隔细胞内、外不同介质和组成成分的界面。原生质膜普遍认为由磷脂质双层分
- 黏液层黏液层(slime layer)为一种细菌的特殊构造,它是围绕细菌细胞的一层很容易除去(比如通过离心的方法),而且无规则的物质。黏液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外多糖、糖蛋白,以及糖脂。值得注意
- 中国饮食 - æœé¥° - å»ºç‘ - 文物 - 节日 - 教育 ç§‘å¦ - äº”æœ¯ï¼ˆåŒ»å¦ - 术数) - æ
- 微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细菌性痢疾志贺杆菌病(Shigellosis),也称为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病,因为摄食了遭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发食物中毒。特征是出血性腹泻。志贺氏菌是一
- 米诺环素米诺环素又称“二甲胺四环素”或“美满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它能与tRNA结合,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米诺环素比同类药物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具有抑菌活性。因为
- 不耐寒冷失温症(Hypothermia,源自希腊文“ὑποθερμία”),又称低温症、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 °C(95.0 °F)时的现象。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温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
- 碳锌电池碳锌电池,又称碳锌干电池、碳性电池、碳性电芯、干电池、酸性锌碳电池。碳锌电池有一层由锌构成的外壳,作为电池的负极。碳锌电池是从液体Leclanché电池发展而来。传统或一般
-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Norepinephrine、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旧称正肾上腺素,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是肾上腺素去掉 N-甲
- 维京人维京人(古诺斯语:víkingr)是诺尔斯人的一支(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是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侵扰并殖民欧洲沿海和不列颠群岛的探险家,武士,商人和海盗。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