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纳系统

✍ dations ◷ 2025-04-26 00:22:36 #学习方法,记忆


莱特纳系统是1970年代由德国评论家瑟巴斯坦·莱特纳提出,是一种广泛有效使用抽认卡的学习方法。 它是以简单间隔复习的原理来实现,其中抽认卡以增加的时间间隔进行复习,以达到增强记忆,提升学习的效果。

在莱特纳学习箱中,根据学习者每个人的了解程度,将抽认卡进行分组。 学习者试图回想写在抽认卡上的答案。 如果他们回答正确,他们会将卡片移到下一组。 如果他们回答错误,他们会把它退回第一组。每个排在后面的成功箱组在要求学习者重新复习抽认卡时都会安排更长的间隔复习时间。 如莱特纳发表在他“如何学习学习”一书介绍的原始方法所述,重复复习的时间间隔表由学习箱中分组的大小决定。 一般分别为1,2,5,8和14公分。 只有当一个分组变满时,学习者才会再复习它所包含的抽认卡,并根据他们是否记住抽认卡,将抽认卡向前或向后移动到相对应的分组学习箱中。

假设有3盒名为“箱子1”,“箱子2”和“箱子3”的卡片。 箱子1中的卡片是学习者经常犯错误的卡片,箱子3包含他们非常熟悉的卡片。 他们可能选择每天一次学习箱子1的抽认卡,每3天复习一次箱子2的抽认卡,每5天复习一次箱子3的抽认卡。 如果他们学习箱子1中的卡片并得到正确的答案,他们会将抽认卡“晋级”到箱子2,在箱子2中的抽认卡片得到正确答案,则“晋级”该卡到箱子3。如果他们回答错抽认卡,则在箱子2或箱子3中的抽认卡就会被“降级”到箱子1,这迫使学习者将更频繁地学习回答错误的抽认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当这些困难的抽认卡仍然停留在前面几组中时,学习者可以专注于学习最困难的抽认卡。在理想的情况下,是可以有效减少学习所需的时间。

类似于莱特纳系统的想法已被应用到许多电脑辅助语言学习和抽认卡软件中。 大部分软件都采用了所谓“电子抽认卡”的技术。

相关

  • 告示牌《公告牌》(英语:Billboard,形象化为billboard)杂志,是一个美国娱乐杂志和媒体品牌,由埃德里奇工业(英语:Eldridge Industries)旗下的公告牌-好莱坞报道传媒集团(Billboard-Hollywood
  • 安德烈亚·切萨尔皮诺安德烈亚·切萨尔皮诺(英语:Andrea Cesalpino,1519年-1603年),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植物分类学家。他是一位意大利的植物学家,做过植物园的负责人,后来成为博洛尼亚植物学和药学教授。
  • 板桥坐标:25°00′35″N 121°27′33″E / 25.0096703°N 121.4590989°E / 25.0096703; 121.4590989板桥区(台湾话: Pang-kiô-khu;客家话: Piông-khièu-khî;旧称枋桥、摆接)为台湾
  • 新竹县政府坐标:24°49′37″N 121°00′46″E / 24.826921°N 121.012895°E / 24.826921; 121.012895新竹县政府是中华民国台湾省新竹县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
  • 凯特·布兰切特凯特·布兰切特(英语:Catherine Élise Blanchett,1969年5月14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知名澳大利亚电影及舞台剧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除了是史上同时拥有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
  • 培植肉培植肉,亦作人造肉、人工肉、试管肉、清洁肉或合成肉,指任何并非从动物身上取得的肉类,而是透过生物工程培养动物的肌肉细胞而成。原理是先从动物体内抽取干细胞,再放进试管或培
  • 不死药《不死药》是倪匡笔下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之一,这是环绕不死药而展开的一个推理故事。故事中的“不死药”被设想成来自南太平洋一个神秘岛屿“汉同架”。由岛上独有的一种像竹
  • 比尔·莫伦茨比尔·莫伦茨(英语:Bill Melendez,出生名为José Cuauhtémoc Meléndez,1916年11月5日-2008年10月2日),墨西哥裔美国人,是一名著名动画师、电影监制及配音员。莫伦茨出生于墨西哥西
  • 复合制复合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联盟的制度,和单一制相对。复合制国家通常是由原先独立的政治单元所构成有机整体,而这些政治单元已将其主要权力交给整体政府,这
  • 气压性牙痛气压性牙痛(英语:Barodontalgia),一般称为牙齿挤压,之前也称为高空性牙痛,是由环境压力变化所致的牙齿疼痛。当回到地面时,疼痛往往就会随之停止。而牙齿气压伤则是一种由于气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