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施佩尔

✍ dations ◷ 2025-05-17 10:23:35 #1905年出生,1981年逝世,德国建筑师,纳粹建筑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犯,纳粹德国政府部长,柏林工业大学校友,巴登-符腾堡人,战功十字勋章获得者,慕尼黑工

柏林工业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贝托尔德·康拉德·赫尔曼·阿尔伯特·施佩尔(Berthold Konrad Hermann Albert Speer,1905年3月19日-1981年9月1日)是德国建筑师,在纳粹德国时期成为装备部长以及帝国经济领导人,在战争局势极为不利时,他反对希特勒使用焦土政策毁灭德国的工业,战后在后来的纽伦堡审判成为主要战犯,不过因为局势转变而从轻发落。他也是德国著名的高速公路,石化工业,喷射机,飞弹等的研发催生者,在纳粹的内政上有着相当的作用。

施佩尔生于德国曼海姆。1930年在柏林第一次参加纳粹党的大会后很快入党。他的一切几乎都建立在和希特勒之间那种亲密的私人关系上,他当时在纳粹党里面资历很浅,希特勒仍选中他当帝国装备部部长,以供应战争所需的大量物资。可是他自己却有独特的兴趣和目标,他对柏林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设计,他的宏伟的设计必须符合一个作为全欧洲甚至全世界唯一首都的地位,当然也必须是超越罗马和超越巴黎的。

作为希特勒的装备部长,他在1942年接受了新的任务,为了帮助希特勒管理帝国经济,他和希姆莱一起加强了强制劳动,逼迫大量的战俘和犹太人等在极其恶劣的劳动条件下从事非人的重体力劳动。越来越多的文件资料显示,当时他在战俘营和集中营等事件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希特勒把意大利地区内的一切军备和生产问题的管理权交给施佩尔。在他的组织下,德国的军备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年秋天,盟国对德国进行的大规模轰炸,给军备和民用生产造成了困难。于是,施佩尔提出并实施让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大批生产衣服、鞋、纺织品和家具等民用商品,而把德国的同类工厂转为军用。这样就避免了因强迫征调外国工人到德国,引起工人逃离所在工厂而影响生产的弊病,使德国军备生产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由于德国城市被炸,重建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施佩尔设法使希特勒授权他负责被炸未来的建筑计划。他利用这一职权,阻止了各大区区长要拆除被炸后的历代宫殿和教堂的企图,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建筑是反动派的堡垒。他还提供材料和工人,保护遭破坏的历史性建筑。

1944年1月施佩尔因病住院。这样他就离开了希特勒的权力中心,使他感到自己被希特勒一笔勾销了。此后,他也不再把自己当作希特勒宠爱的部长及有可能的继承人了。住院期间,戈林、鲍尔曼、希姆莱等人都乘虚而入,动摇了他的部长地位。两个半月后,施佩尔病愈,第一次感到希特勒面目可憎,说明他在思想上已经同希特勒有了距离。此后,施佩尔不再屈从于希特勒的个人影响,于是在受过希特勒多年青眼有加、特别恩宠之后,开始受到辱骂和谴责。他反对希特勒集中一切力量搞地下大型设施,以便把军备工业转移到山洞或地下生产的决定,并且表示不接受意见,就请求辞职。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延长病假,留在部长任上。施佩尔开始从颠峰滑向波谷。经过一番波折之后,他还是摆脱不了权利的掌握而获得的刺激,最终又回到希特勒的小圈子中。

1944年中期美国空军连续轰炸了德国的许多燃料工厂和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主要炼油厂,使德国飞机燃料的生产减少了一半,迫使希特勒命令戈林将空军军备生产也移交给施佩尔。7月,98%的飞机燃料生产都停止了。施佩尔立即组织35万名熟练工人进行抢修,到11月,日产量就上升到原产量的28%。因此盟国舆论认为,对于德国作战实力来说,他比希特勒本人更重要。

盟军诺曼底登陆,施佩尔认为局势已经毫无希望了。1944年7月20日,暗杀希特勒事件失败后,施佩尔受到审查,因为政变的组织者在未来政府的名单中,给他留下了军备部长的位置,不过他后来没有事情。

1945年初德国国内工业生产已基本停顿,1月30日是希特勒掌权的12周年,他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宣称在重工业和军备方面的战争已经结束,应把粮食、电力、生活放在优先于坦克、飞机的地位予以考虑。他提出,盟国在物质方面的优势已不可能再用德国士兵的勇敢去弥补了。2月中旬,第三帝国败局已定,希特勒下达“焦土命令”。施佩尔曾计划用毒气除掉希特勒,后因希特勒下令修改了地下室的通风管道,而未能实现。但施佩尔仍决心阻止命令的执行。他说服大区区长们把彻底破坏工厂的命令改成使工厂临时瘫痪的命令。他还设法说服了莫德尔元帅,使他下令不准破坏工厂,尽可能在工业区以外战斗。他认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维持战后德国人民群众生存的基础。希特勒自杀前几天,施佩尔冒着苏军的炮火,飞抵被围困的柏林,和希特勒做了最后告别。

纽伦堡审判中他被定为一级战犯,但没有判以死刑,因为往后数年才成立对抗华沙组织的北大西洋组职NATO,决定仍重用史的组职与发明长才,也因西德是北约联盟在欧陆次大国。战后,他与情妇一起前往英国伦敦,在接受访问时发生中风而逝世。

战后他写下了《第三帝国内幕(英语:Inside the Third Reich)》一书,是他本人的回忆录,也是研究纳粹德国的重要史料。

他的儿子小阿尔伯特·施佩尔也是著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师,是著名的城市规划设计所“施佩尔设计所(英语:Albert Speer & Partner GmbH)”的拥有者和主设计师,主持设计规划了诸如上海安亭新城等大型城规项目。


相关

  • 仡佬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卡奔塔利亚湾卡奔塔利亚湾(英语:Gulf of Carpentaria)是澳大利亚北部的一个海湾,三面环陆,北面是阿拉弗拉海(一个在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之间的水体)。从地质学角度来说,卡奔塔利亚湾相当年轻,在上
  • 1585年商朝第二任君主外丙继位。埃及人发明的一种全新的历法,该历法来源于月亮和星星。该历法比巴比伦历法要先进。
  • 帝国战争博物馆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是英国的一座国立博物馆,分布于英格兰的五个地点,其中三处位于伦敦。它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记录大英帝国战争努力和牺牲。今
  • 赛格广场赛格广场(英语:SEG Plaza),是位于深圳福田区华强北的一座摩天大楼,由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投资兴建。大楼高71层,总高度355.8米,实高292米,建筑面积16.43万平方米,现为深圳第五
  • 皇家转写皇家泰语音译通用系统(泰语:การถอดอักษรไทยเป็นอักษรโรมันแบบถ่ายเสียง,简称:RTGS),泰国政府官方把泰文音译为欧洲语言的系统,由泰国皇家
  • 莱茵-鲁尔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莱茵-鲁尔都会区(德语:Metropolregion Rhein-Ruhr)是德国最大的都市区,拥有超过1100万人口,拥有多个中心都市。莱茵鲁尔区面积7110平方公里,位于北莱茵-威斯特
  •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兰语: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4月14日-1695年7月8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土卫六的发现者。他还发现了猎户座大星云和土星光环。惠更斯于1629
  • 路易斯·施波尔路易斯·施波尔(德语:Louis Spohr,1784年4月5日-1859年10月22日),原名Ludwig Spohr,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 施波尔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小提琴协奏曲的数目很是惊人。其歌剧
  • 彰2线彰2线 海边-什股,是位于彰化县的一条乡道,东起彰化县伸港乡什股村海岸边,彰化县伸港乡泉厝村、新港村、大同村什股桥,全长2.345公里。本线有解编可能本线自1961年即编为彰2线,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