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礼部尚书,为明朝六部中礼部的最高级长官,别称“大宗伯”(左右侍郎称“少宗伯”),负责掌管全国的礼仪、祭祀、宴飨、贡举、外交、宗教事务等政令,为正二品。永乐迁都后,明朝设置南京六部,其实“南京礼部尚书”以及其他五尚书等职位,多为虚衔,多为参赞机务或养清望闲职之所,重要性已无关政体本身。
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设置礼部。洪武六年,增设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各一人,并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这四个部门各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三人,隶属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案,明太祖朱元璋罢黜宰相与中书省,并仿照《周官》六卿之制,直属六部,并各设尚书、侍郎各一名。洪武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洪武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合并后的礼部职权包括祭祀、典乐、典教、宗籓、外蕃,以致医师、膳夫、伶人等均由概兼管。成化、弘治年间以后,均以翰林院儒臣担任礼部事务。
(洪武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