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鲑鱼

✍ dations ◷ 2025-09-16 04:20:33 #大西洋鲑鱼
大西洋鲑(学名:Salmo salar)又名安大略鲑,是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海域及周边河流的一种鲑鱼。成鱼尺寸平均约90CM,大型个体可至110~150CM,重达40公斤以上。大西洋鲑的学名是由卡尔·林奈于1758年所取的。有指其种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跳跃者”,但也有认为是“海水的住客”。大西洋鲑幼鱼的颜色与成年的不同。当它们仍在淡水生活时,身体上有蓝色及红色斑点。当它们进入海水后,它们就会呈银蓝色。最容易辨认它们的是其侧线上的黑色斑点。当它们进行繁殖时,雄鱼会呈浅绿色或红色。它们呈梭形,有发育完好的牙齿。除了脂鳍外,所有的鳍都有黑边。大西洋鲑鱼苗在出生数天内就会开始觅食。在完全吸收卵黄后,它们会开始猎食,主要吃细小的无脊椎动物,包括石蚕蛾、蚋、蜉蝣及石蝇。当它们足够大时就会在河床及水流中觅食细小的鱼类。有些甚至会吃其他大西洋鲑的卵。成年的大西洋鲑会吃较大的食物,包括黵乌贼、玉筋属、端足目、北极甜虾及鲱属。它们此时的生长率甚高。大西洋鲑的鱼苗及鱼秧有指是地盘性的,因为它们会保卫领地。虽然它们有时会互相攻击,但对于其社群架构却不明。它们很多时会组成群落,尤其是在离开流域的时候。成年的大西洋鲑比其他鲑鱼较具攻击性。它们在北太平洋成为了入侵物种,会攻击大鳞大麻哈鱼及银大麻哈鱼。大西洋鲑在这些河流进行繁殖:在西欧,由北葡萄牙北至挪威、冰岛及格陵兰;在北美洲东岸由美国康乃狄克州北至加拿大北拉布拉多。那些游离水产养殖场的大西洋鲑在英属哥伦比亚通往太平洋的河流流域出没。它们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对出的海洋,并会回到其出生的河流。于19世纪前,它们也有在纽约州中部出没。但因建造奥斯威戈河(Oswego River)水坝而断绝了它们的产卵地,继而从当地绝迹。大西洋鲑会在河床碎石间筑“巢”。雌鱼强壮的尾巴会在碎石间制造回流,再在河床挖出陷坑。雌鱼和雄鱼会分别在陷坑的上游产卵及排出鱼精。雌鱼会再一次使用其尾巴,拌动碎石覆盖陷坑中的卵及鱼精。大西洋鲑是多次繁殖的,即它们不会在产卵后死去,而是会恢复自己,回到海洋生活并重复产卵的过程。大部分大西洋鲑都是溯河回游的,即它们大部分时间会在海水中生活,但会游到其出生的淡水河流产卵,幼鱼也会在淡水环境中生长经历几个阶段。大西洋鲑并非倚赖海水环境来生存,在北半球有大量例子更是完全淡水生活的。在北美洲,就有一种称为安妮克鳟的群落。大西洋鲑介乎1-5岁间都是在淡水阶段。在南部河流(如英吉利海峡)的幼鱼只要1岁大就会离开,但在较北地区的(如苏格兰)则要超过4岁大才会离开。平均离开的年龄则与超过7℃水温有关。在鱼苗阶段,它们会留在繁殖地,并会吃卵黄余下的养份。其鳃于此时会发育,且会主动猎食。到了鱼秧阶段,它们会成长及最终会离开繁殖地到较多猎物的地方寻找食物。成长到幼鱼的阶段,它们就会准备游到大西洋中。不过此时它们最易受到掠食。接近40%会被鳟鱼所吃,其他掠食者还包括其他鱼类及鸟类。当幼鱼长大后,它们就会开始进入海洋的旅程,旅程往往始于3月至6月间。它们会按水域的盐度来进行迁徙。大西洋鲑离开出生的河流后的1-4间发育很快。它们一般会迁徙到格陵兰西部对出的大陆板块。这段时间它们会受到人类的捕猎,小头睡鲨、鳐科、鳕鱼及大比目鱼的掠食。一些海豚曾被发现玩弄大西洋鲑的尸体,但是否会吃它们曾不明。大西洋鲑长大后会游回自己出生的淡水流域。当回到出生的河流后,它们就会停止进食待产。虽然它们如何回到自己出生的河流仍然不明,但有指它们是循着气味而回到此地。当它们重达250克后,鸟类及多种鱼类都不能再掠食它们,但海豹则除外。大西洋鲑在此时的生存率介乎14-53%之间。在挪威、智利、加拿大、英国、法罗群岛、俄罗斯及塔斯曼尼亚都是大西洋鲑的主要养殖地。大量的大西洋鲑离开笼子,若进行繁殖则会降低遗传多样性及引发低生存率。在北美洲西岸(尤其是阿拉斯加及加拿大),非原产的大西洋鲑成为了入侵的威胁。它们与当地的鲑鱼争逐资源,传染疾病及杂交。北大西洋鲑鱼养护组织(North Atlantic Salmon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是一个由加拿大、丹麦、欧盟、冰岛、挪威、俄罗斯及美国组成的国际机构。成立于1983年,目的是透过国际间的合作协助保护大西洋鲑,其总部设于爱丁堡。它们致力收复大西洋鲑的栖息地及提倡保育大西洋鲑。

相关

  • 肺炎分枝杆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霉浆菌性肺炎)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支原体细菌,也有机会导致冷凝集素症(英语:cold agglutinin disease)。这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又称作霉浆
  • 群体集体又称群体(英语:collective),当多个团体中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或动机,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组合成集体来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集体可以提出或行使政治或社会权利。有些集体是建立
  • 尸冷尸冷(Algor mortis)是指恒温动物死亡后,新陈代谢和产热停止,由于自然散热体温下降的现象。尸冷的温度下限是环境温度,但后来腐烂过程开始后,尸体温度可能又会上升。成年人类死亡后
  • 纵膈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上髁炎上髁炎(英语:Epicondylitis)是一种肌肉骨骼疾病(英语: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是指上髁(英语:epicondyle)炎症 。由反复性的活动所引起。在运动员中,与技术水准不足有相关 。大约95
  • 低血钾低钾血症(拉丁语:hypokalemia、hypopotassemia)是指血液中钾离子(K+)不足的情形。正常的钾离子在3.5至5.0mmol/L(3.5至5.0mEg/L)之间,若浓度小于3.5mmol/L,即为低钾血症。钾离子略低
  • 病毒性脑炎脑炎(英语:encephalitis),一种急性脑部的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造成。病患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呕吐、意识混乱、疲倦、嗜睡和畏光。 严重的症状包括癫痫、颤抖(tremors)、幻觉、记忆
  • 蕈类中毒蕈类中毒(英语:Mushroom poisoning)是指因为摄取有毒蕈类后因为其毒性物质(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造成的中毒反应。症状轻微的话,可能只有肠胃不适,而严重时也会致命。蕈类中的毒
  • 菇类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脂肪肝脂肪肝(英语:fatty liver disease,简写FLD),又叫肝积脂病或肝性肥胖症,是可逆转的病情。大甘油三酸酯脂肪液泡通过脂肪变性(steatosis)积累在肝细胞(Hepatocyte)。这是用鹅制作鹅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