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

✍ dations ◷ 2025-11-19 04:26:43 #底片
胶片,是一种制成影像物料。现今广泛应用的胶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胶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胶片等等。早期的胶片用玻璃作片基,19世纪晚期塑胶工业技术成熟,压成薄片的塑胶片取代玻璃成为片基。胶片以感光速度(din/ISO)来分别,由最低速之ISO25度至高速之ISO3200,一般来说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最常用的胶卷为din21度/ISO100,其次是快片,即din24度/ISO200。其它速度的胶卷,由于价格,冲片技术要求特殊,在2000年左右数字摄影兴起后,几乎只有专业人士才会使用。但由于复古风兴起的缘故,胶片又再次稍为普及。负片(英语:Negative (photography))是最普遍的胶片型式,同反转片属拍摄用胶片,为照相、电影等摄影所使用获取负像(negative)的感光材料。原理是明暗、色调皆与原来景物相反的负像经曝光和冲洗,即得被摄体负像的胶片,可经由印相(contact printing)或放大的手续印制成为照片、幻灯片或投影片。黑白胶片上的影像、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彩色胶片上的影像,色彩与被摄体互为补色。以片幅大小来分别有常用的(中画幅胶片)、(最常用,胶片宽35毫米)、110型(小型匣式),17.5毫米型、16毫米型等,还有另外为拍摄广告或大型海报而设的诸如4"x5"或8"x10"大画幅散页胶片。以感光类型来分的则有黑白胶片、彩色胶片、红外线胶片及X光片等。而彩色胶片因应不同的光源色温,又分为日光片与灯光片,若用灯光片拍摄日光下的景物,则照片色调会偏蓝,反之则偏黄。以包装方式来分别,又可分为软片和硬片。制成长条卷状的软片又称胶卷。另外尚有可使用胶卷分装器分装的长装胶卷。120型胶卷可以拍摄8张6x9、12张6x6或是16张6x4.5,俗称2吋半的胶片。用一条较长的不透光纸卷起,一头插在铁片做的轴心上。纸向里面黑色,向外黄色(也有粉红色绿色),印有数字。部分照相机后背有小窗孔,拧转卷片把手或卷片钮,看到号码对正窗孔就是到了预定位置。135型胶卷可以拍摄24张或36张24x36毫米俗称1吋的胶片。片基上两边打有齿孔(见图),相机内有齿轮勾住齿孔,拍摄时拧转把手过片。1960年代以前,常用的胶片规格是120型。此后由于镜头生产技术的发展,中下价135照相机镜头质量大大提高。又因为胶片质量的提高,135型胶片开始普及。直至1970年代彩色摄影技术成熟,全自动的135彩色冲片晒相机充斥市面,120型胶片在非专业领域被取代。1980年代柯达亦曾推出碟式胶片,主打当时候的女性消费市场,之后因为135片幅相机进入自动对焦的时代,90年代又迈进数字摄影的进程,因此碟式胶片便走入历史。以使用对象来分,又分为专业用胶片及一般消费用胶片,专业用胶片以专业摄影师等为销售对象,通常有感光度从ISO50到ISO1600不等的产品,保存条件较严格,通常需放入冰箱中低温保存,大多仅在贩售摄影器材的店家才可购得,售价略高。一般用胶片以一般人为销售对象,不需低温保存,数字摄影普及之前在大多数商店即可购得,感光度大多从ISO100到ISO400。。For roll holder means film for cartridge roll holders, allowing roll film to be used with cameras designed to use glass plates. These were spooled with the emulsion facing outward, rather than inward as in film designed for native roll-film cameras. Types 106 to 114 were for Eastman-Walker rollholders, while types 50 to 54 were for Graflex rollholders.The primary reason there were so many different negative formats in the early days was that prints were made by contact, without use of an enlarger. The film format would thus be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size of the print—so if you wanted large prints, you would have to use a large camera and corresponding film format.1835年英国发明家塔尔博特开始使用涂有氯化银或硝酸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料,在照相机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为卡罗法。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这种技术以碘化银感光,用汞显影,用食盐定影。感光速度很慢,在阳光下需15至30分钟。1847 年,法国陆军官尼普斯的堂兄弟维克托(英语:Abel Niépce de Saint-Victor)(Niepce de St Victor)与于巴黎大学,发表了使用玻璃板上的蛋青加一些感光材料,制成感光板,放入相机中照像,再用塔尔博特所用的液剂来现影而制成负片。1851年,英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又称火棉胶摄影法。该法以卤化银感光。虽因版干后不再感光,但成本较达盖尔银版法低很多,且感光速度有较大提高(5-15秒),在此后30年独领风骚。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1865年,柯罗叮溴化银干版被研发出。感光版制成后不必马上装入相机中拍摄,曝光后也不必马上冲洗加工,但乳剂层干燥后感光度下跌,曝光时间要数倍于湿板,应用受限十分明显。1868年,W.H.哈里森提出使用胶棉明胶来替代胶棉乳剂的设想。并在随后的1871年被英国医生R·L·马多克斯证实可行。感光速度大幅提升至几十分之一秒。1877年,查尔斯·贝内特发现了,把溴量过剩的乳剂,延长加热时间,即延长乳剂的成熟时间,乳剂的感光度大大提高。这样制得的明胶乳剂干版,印相曝光速度提高到了1/125秒,在此之前,湿版至少也要数以秒计的时间进行曝光才能照相和印相。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至此,胶片的形态固定了下来。美国电影业的发达,刺激感光材料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感光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知名品牌有美国柯达,欧洲爱克发和日本的富士。中国的国产照相材料工业始于40年代。南洋归国华侨在创办广东汕头公元照相材料厂,生产公元牌黑白胶片胶卷和相纸。此后上海,保定也生产黑白照相材料。中国的彩色摄影技术研发起步太晚,70年代保定开始试产彩色胶卷。由于质量太差,又缺乏配套的照相机和冲晒机工业支持,丧失生存空间。80年代中期,外国彩色照相材料大举进入中国,雄霸中国市场20多年。中国的照相材料工业完全衰败。到了21世纪,电脑科技的突飞猛进和CCD、CMOS的发明促使数字图像技术日益普及,也促使感光化学工业的彻底没落。今天,采用胶片摄影的人已经不多了,虽然胶片有其无可取代的优点,例如135胶片面积就比多数数字相机感光板(数字介质)大,如果要制作大幅照片,仍然是用胶片较佳,另外胶片影像层次感较强、色彩自然(模拟产生的色彩)、影像细腻(像素高)、宽容度大(容易保留亮部或暗部细节)等,其成象质量较数字相机为佳。尤其在光线暗的情况下,会需要长时间曝光拍摄,或在冲洗胶片时作增感显影(提高显影液浓度或拉长显影时间),例如Kodak Tri-X 400增感显影至ISO1600,甚至Kodak T-max p3200增感显影至ISO6400也有不错的画质,然而长时间曝光在数字摄影上会产生大量噪声,因此有部分摄影师仍坚持使用胶片拍摄。虽然用胶片拍摄能制作画质高的照片,但是需要熟习暗房技巧,一般来说快冲印店难以充分发挥胶片的优点,所以用胶片摄影者最好亲自冲印照片,例如可以在印放照片的时候实行分区曝光,自行调整照片反差及裁剪,另外也因为黑白冲印所用的药水毒性远较彩色冲印低,并且冲印过程较简单,所以现在很多人在黑白暗房作手工冲印,彩色胶片多数用自动冲印机来避免接触彩色冲印的药水,不过手工冲印的画质比自动冲印机器佳。数字摄影在成像、存储、发送、收藏和检索等方面,有胶片摄影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接收者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千里外镜头内的现场。一火柴盒存储器存储的照片,用胶片足够堆积一间房。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胶片市场逐年萎缩,例如1935年开始上市的柯达克罗姆胶卷(Kodachrome)在2009年正式停产,全球最后一间可冲印这款胶片的美国堪萨斯州Dwayne's Photo公司也已于2010年12月30日之后终止Kodachrome冲印服务。但是由于胶片数字化的存在,加之胶片摄影在大画幅摄影领域的优势,以及胶片独特的“发色”(指胶片更加逼真的颜色),胶片摄影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数字摄影处于共存状态。2016年,成立于1957年的上海电影技术厂于十月底前关闭最后一条胶片生产线,胶片电影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长江图被冠上“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的落寞定语。

相关

  • 骨科骨科即骨外科,也被称为矫形外科(英语:Orthopedic surgery 或 Orthopaedics,美式英文:Orthopedics)是使用手术和非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创伤、脊柱损伤、运动损伤、退行性
  • 技术技术可以指人类对机器、硬件或人造器皿的运用,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学和技巧。它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如电脑等新技术的增生使人们相
  • 工业发酵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
  • 羊膜破裂羊膜囊破裂(Rupture of membranes,简称ROM)是指孕妇的羊膜囊破裂。此时会有少量羊水从阴道流出,因此也称为破水。一般羊膜囊破裂是发生在妊娠期满,可能在分娩开始或是分娩过程中,
  • 同位素列表同位素列表列出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的同位素。此表由左到右按照原子序数的增长而排列,由下到上依照中子数目由少到多排列。表格中的颜色表示各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参见图例),表格
  • Netscape Messenger 9Netscape Messenger 9是由网景制作的一个跨平台的独立电子邮件客户端及新闻组程序,建构于Mozilla Thunderbird。最初于2007年6月11日公开的时候以Netscape Mercury之名宣传,这
  • 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英语:Creole Language或Creole)是一种稳定的自然语言,由皮钦语进一步发展而成。其特征为混合多种不同语言词汇,有时也掺杂一些其他语言文法的一种语言,也称为混成语或
  •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
  •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一种结构化的决策支持技术,它的目的是在信息收集过程中,通过多位专家的独立的反复主观判断,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意见和见解。调查组通过匿名方式对选
  • 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英语:interneuron),又称转接神经元(relay neuron),或共同神经元(association neuron)或局部回路神经元(local circuit neuron),是一种多极性神经元,在神经传导路径中连接上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