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

✍ dations ◷ 2025-04-24 19:39:45 #逮捕
逮捕指以强制力拘束人身自由之强制处分,逮捕之主要目的为预防犯罪或是为进行侦查。逮捕,是指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它不仅剥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后除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和符合变更强制措施条件的以外,对被逮捕人的羁押期间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为止。由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逮捕或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被羁押于看守所。公安机关移送要求审查批准逮捕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有批准权,一般是由检察院批捕科或者侦查监督科来批捕,批捕期限为7日,可提审犯罪嫌疑人核实证据;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一般要由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或者审查起诉中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律规定的逮捕条件,应予逮捕的,有权自行决定逮捕。因此,对于未被羁押(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检察院公诉科在审查起诉中可报请检察长决定逮捕收押。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中,对被告人需要逮捕的,人民法院有决定权;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发现需要逮捕(出于取保候审状态中的)被告人的,主审法官可以提请法院院长决定逮捕。如果公安机关不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在侦查监督中认为应该逮捕的,检察院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对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报请该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对有犯罪嫌疑的政协委员采取逮捕强制措施前,应向该委员所在的政协党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同时或事后及时通报。外国人、无国籍人涉嫌以上犯罪以外的案件,由地市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出意见,报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省级人民检察院征求同级政府外事部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同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直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错误逮捕的,由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或决定逮捕的人民法院负责国家赔偿。根据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第一项,合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但其后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受害人要取得国家赔偿必须满足拘留超过羁押期限(最长37天),也即依法刑事拘留的国家赔偿的豁免。200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第二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附条件逮捕理念,放宽了部分案件的批准逮捕证据条件。2006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了附条件逮捕的必要条件和工作流程。“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如果是“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基本构成犯罪”,办案方认为确需逮捕,可报请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或批准逮捕。逮捕后,检方侦查监督部门应给侦查机关发《补充证据通知书》,开列补充侦查提纲,列明需要查明的事实和需要收集、核实的证据,并跟踪侦查取证情况;侦查机关经过进一步努力仍然难以取到证明构成犯罪的证据的案件,要及时撤销逮捕决定。在中华民国,现行犯人人皆可逮捕(刑事诉讼法第88条),通缉犯得由利害关系人径行逮捕(刑事诉讼法第87条),其余情况限由检察官和司法警察逮捕。若是一般民众逮捕,须立即将嫌疑犯交付检察官、司法警察机关或地区宪兵队(刑事诉讼法第92条)。若是司法警察逮捕,于确认身份及初步询问后,应立即将被逮捕人移送检察署由检察官再次讯问,并决定是否向法院声请羁押。仅警察、廉政公署、海关、入境处这4个执法机关具法律所授权的逮捕权(power of arrest)。逮捕前都必需跟从法律规定的程序向裁判法院申请拘捕令或逮捕令(arrest warrant),向法院解释逮捕的因由及逮捕是否符合法律的先决条件,以保障市民的人身自由。如违反这要求的话,市民可从民事司法程序指控有关执法人员侵权并可向该执法人员申取赔偿。执法人员不可能在每次逮捕前均向法院申请逮捕令,法律亦给予执法机关使用逮捕权时一定的弹性及自由,以平衡维持社会安定与个人人身自由。这些弹性并不是没有法律监督的,以警察为例,《警队条例》第50条就有这样的指引:(a) 任何由法律订定判处的罪行,或有人(就该罪行首次定罪时)可被判处监禁的罪行;或(b) 如该警务人员觉得因以下理由将传票送达并非切实可行,则任何罪行─(1A) 警务人员可根据第(1)款行使拘捕任何人的权力,即使他没有为此而发出的手令,亦不论他是否目击任何人犯罪。...

相关

  • 蛋白质复合物蛋白质复合体(英语:protein complex)是有两个以上功能相关的多肽链通过二硫键或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蛋白质复合体的种类繁多,许多种的性质与功能都还不为人所知,
  • 异位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叫过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常见症状包含发痒、红肿,以及皮肤龟裂。发炎区域常有清澈液体流出,液体会随着发炎时间越久而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语: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 NEJM)是由美国麻省医学协会(英语: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它也是
  • 欧洲联盟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欧洲联盟(英语:European Union;西班牙语:Unión Europea; 法语:Union européenne;德语: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英语:EU;西班牙语:UE;法语:UE;德语:EU),是欧洲多国共
  • NADH脱氢酶NADH脱氢酶(英语:NADH dehydrogenase,又称为NADH脱氢酶复合物、NADH:辅酶Q还原酶或复合体Ⅰ,EC 1.6.5.3)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催化电子从NADH传递给辅酶Q的酶。此酶是线粒体中氧
  • 马蒂亚斯·许莱登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1804年4月5日-1881年6月23日)是一位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之一。他出生于德国汉堡,大学时原本研读法律,但后来转向其
  • 安·格雷比尔安·玛丁·格雷比尔(英语:Ann Martin Graybiel,1942年1月25日-),美国神经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同时也是麦戈文脑科研究所(英语: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
  • 生物分类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羧酸酯羧酸酯,属于有机化合物,由醇类和羧酸经酯化反应制得。多带有香味,但亦有一些种类有刺激性,常被用于香精和香料,亦或有杀菌用途。羧酸酯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带有香味的无色中性液体
  • 米氏常数米-门二氏动力学(英语:Michaelis-Menten kinetics),又称米氏动力学,是由雷昂诺·米凯利斯(英语:Leonor Michaelis)和贸特·门顿(英语:Maud Menten)在1913年提出,它在酶动力学中是一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