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规则

✍ dations ◷ 2025-07-15 06:34:35 #顺序规则

顺序规则(Cahn–Ingold–Prelog (CIP) sequence rules、CIP priority rules)是一套用于有机化学的规则,用来命名有机分子的立体异构现象。一个有机分子可能含有多个立体中心和双键,而每一个都给了这个分子两种可能的排布。这个规则的目的是给予立体中心R/S标记(英语:Absolute configuration),双键E/Z标记,而使每个排布都可以用系统性的语言来描述。

顺序规则和其他的命名原则,如IUPAC命名法有显著的不同,原因是此规则是被制定来命名有立体异构体的分子,而不是来一般的分类与描述化合物。

使用顺序规则的步骤通常是:

R/S和E/Z标记是建于与立体中心(或双键)相连的基团的优先级上的。所以标示这些优先级的步骤,是整个顺序规则的核心。

首先比较的是直接接到该立体中心的原子的原子序(原子序数),原子序愈大的即可拿到较大的优先级。假如是原子序相同的情形,则分别表列直接连接该原子的原子,即与立体中心距离为二的那些原子,并以原子序降序排列。然后逐原子比较,当一有差别出现,拥有较大原子序的一方即有较大的优先级。如果还是相同,在表上的原子将被他们所们所接的原子,即与立体中心为三的原子所取代,并个别做降序排列,然后再度逐原子比较。整个步骤将重复不断进行,直到出现差异为止。

重复上述步骤时,如果遇到构型不相同的立体中心或双键,则它们之间的顺序也不相同。含R构型立体中心的基团在先,含S构型立体中心的基团在后;含Z型双键的基团在先,含E型双键的基团在后。

举些例子以助于说明这个比较的过程:

当两基团只有同位素的差别,则以质量数来比较:

如果甲原子与乙原子之间为双键,则把甲原子视为用单键与两个原子连接:乙原子以及一个与乙原子有相同原子序且只与甲连接的虚拟原子。当进一步追溯到与乙原子相连的原子时,甲原子本身不算,以避免往回找的现象,但是会算上一个虚拟的甲原子,这样,双键就被正确的诠释了。例子:

当遇到含有碳环的化合物时,必须要把他展开为树状(被作者称为分层图)。方法是从立体中心开始,走所有可能的路径,当在某条路径上,遇到一个该条路径已经走过的原子时,把该原子变成个虚拟的原子,以确保这树是有限的。同一个原子可能在该树上出现多次,有时是原本的,有时是虚拟的。

当一个立体中心的四个基团都被给予了优先级之后,使该分子在空间中,拥有最低优先级的取代基是指远离观察者的(即位于虚形键上)一个。假设四个基团分别被标示为1(最高优先)到4(最低优先),那么从1到3所转的方向标记了该个立体中心。当1到2到3的方向是顺时钟时,我们标记它为R,若是逆时钟则为S。这些记号分别是由拉丁文的右()和左()来的。

对于烯类和那些具有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基团还是一样的被标记优先级,但在这里,重要的是双键两边的碳原子所接的基团中,优先级较高的那一个的相对位置。当两个优先级较高的基团在双键的同侧,即是顺的位置,即把这双键标记为Z。若在相对的位置,即标记为E。这些记号来分别自于德文的一起()和相对()。

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化合物中,可能会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标记。举例来说,麻黄碱可以在(1R,2S)和(1S,2R)的形式存在。但(1R,2R)和(1S,2S)的组成也是存在的。基本上,有n个立体中心和双键,就会有2n个异构体,但有时候,有些异构体是不可能存在的,从而降低了可能存在的异构体数目。

“Cahn-Ingold-Prelog顺序规则”的最初文献:

IUPAC的立体化学命名法:

相关

  • 帕劳帕劳华人,自19世纪以来,一直在帕劳定居。早期的移民由商人和劳工组成,经常与帕劳妇女通婚。他们的后代迅速被当地民众同化,一般认为自己是帕劳人。近年来,在帕劳1999年与台湾建立
  • 海蚀洞海蚀洞是受海水的侵蚀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洞穴。在岩岸地区,波浪拍击岸边的强劲压力,每平方米可以高达数万公斤重,再加上水中夹带的沙砾,其侵蚀作用是相当惊人的。海流与波浪一样挖
  • 二等兵二等兵是近代国家的军队中阶级最低的士兵。新加入军队的士兵经过基础训练即为二等兵,一般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昇为一等兵。中华民国国军的士兵 共分九级,二等兵相当于美国
  • 南卡罗来那州南卡罗来纳州(英语:State of South Carolina),简称南卡州,是美国东南方州份中的一州,曾是美国早期13州联盟里的南卡罗来纳省(Province of South Carolina),在反抗英制高税的美国独立
  • 尼克·马丁尼兹MLBNPB尼克·马丁尼兹(英语:Nick Martinez,1990年8月5日-) ,为美国的棒球选手之一,于2011年美国职棒选秀以第十八轮为德州游骑兵选进,曾于2014-2017年四个球季于德州游骑兵上过大联
  • 朱安渤新会康惠王朱安渤(1515年-1563年),明朝周藩第二代新会王,新会恭简王朱同锵的嫡长子。嘉靖八年(1529年)十月,朱安渤袭封新会王。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朱安渤去世,享年四十九岁,谥号康惠。
  • 费斯峰坐标:46°43′40.9″N 9°17′22.7″E / 46.728028°N 9.289639°E / 46.728028; 9.289639费斯峰(Piz Fess),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南部,由格劳宾登州负责管辖,属于勒蓬廷山的一
  • 金中浩金中浩(1948年-),上海人,中国书法家。曾任吉林省政协常委,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秘书长,吉林省书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社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正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理事。现
  • 1987年飓风弗洛伊德飓风弗洛伊德(英语:Hurricane Floyd)是1987年大西洋飓风季中唯一登陆美国的飓风,也是该季最后一场获命名的风暴,于10月9日在尼加拉瓜东岸近海发展形成。成为热带风暴后,气旋北上穿越古巴西部。受逐渐逼近的冷锋影响,弗洛伊德意外转向东北,于10月12日晚在佛罗里达礁岛群附近达到飓风强度。风暴经过佛罗里达州南部,催生出两场龙卷风并引发轻度破坏,还在得克萨斯州南部产生离岸潮并夺走一条人命。弗洛伊德只在飓风强度下保持12小时,然后就因冷锋导致外界环境不利而减弱。气旋经过巴哈马并逐渐转变成温带气旋,最
  • 西方-81演习西方-81(俄语:Запад-81)是由苏联举行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演习,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假想敌。此演习开展于1981年9月4日,历时约8天,参演军种包括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并公开了几种新武器。如RSD-10中程弹道导弹和基辅级航空母舰。 该演习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苏联强大的武力。北约国家智库认为,苏联除了炫耀武力,还威慑了波兰内的改革派。波兰人民共和国在7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革失败,使国家进入内乱的状态。苏军在格但斯克附近进行两栖登陆演习,是为了告诫波兰人在必要时刻苏联会动用武力来维护社会主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