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帕巴德

✍ dations ◷ 2025-09-08 06:37:51 #领袖,军衔

斯帕巴德()(中古波斯语:������;也拼写成 和 ,早期写法为 )是中古波斯语的称谓,意为“军团长”,主要用于萨珊王朝。最初只有一位, 称为 “Ērān-spāhbed,(总司令,Commander-in chief)”,是萨珊王朝军队(英语:Military of Sasanian Empire)的大元帅。从霍斯劳一世(统治期间约公元531年到579年)时代起,这个头衔从一个增为四个(即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地区都有一位 。 公元7世纪, 穆斯林征服波斯之后,在东方的 设法保住了对里海南岸人迹罕至的塔巴里斯坦山区的控制权,这个头衔,通常在伊斯兰的写法为(波斯语:اسپهبذ; 阿拉伯语:اصبهبذ ),作为当地统治者的称呼,保留到13世纪,当地被蒙古人征服后才停止使用。 在10到15世纪,这个由波斯起源,穆斯林采用等效头衔的 ,在整个穆斯林世界中也被广为使用。

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语:սպարապետ,)和乔治亚人(乔治亚语:სპასპეტი,),于阗人(),以及中亚的粟特人()也采用了这种头衔。古希腊语的资料里面也有 (ἀσπαβέδης),佐证这种头衔的存在。 这个头衔在20世纪由巴列维王朝重新使用,现代波斯语中的 (سپهبد),相当于三星的中将(Lieutenant General),官阶在 (上将,full General)之下。

更多信息:萨珊王朝军队(英语:Military of Sasanian Empire)这头衔可在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用古波斯语写法的 ( “军队” 和 “司令”))得到印证,代表是军队的总司令。 这个头衔(安息语:�������)在安息帝国(Arsacid Parthian Empire)时期继续使用,在伊朗七大家族的其中的一个家族,这个头衔似乎是世袭的。

继安息帝国之后的萨珊王朝,保留了这个头衔,这头衔在3世纪的一系列铭文中得到证实。直到公元6世纪初,一直只有一位拥有 的头衔 ,根据9世纪穆斯林历史学家雅库比整理的前朝名号级别清单中,这个头衔在宫廷体系中排序是第五位。

拜占庭帝国用叙利亚语记载的资料来源中,记录了好几位资深将领的资料,这些人可能在6世纪初拥有这个头衔。因此,在公元502-506年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之间的阿纳斯塔斯战役(英语:Anastasian War)中,一位波斯人,与拜占庭的大臣菲塞卢姆·塞勒(英语:Flavius Celer)谈判,但在505年去世的人名为 Boes(Bōē),在叙利亚语记载的资料中被称为 (也被拼写为 ,,)。在谈判中未透露姓名的继任者也享有这一头衔。一些现代学者已将其解释为与拜占庭的大臣相对应的新头衔,或许这个头衔是由卡瓦德一世在503年前不久设立的,目的是削弱伍兹古拉·法拉玛达尔(,官衔名称,约与宰相相同)的权威。但是这个叙利亚语的字很可能只是 (在叙利亚语中通常记录为)的变体,或者也可能是 (“骑兵司令,chief of the cavalry”),因为希腊语记录中,这第二个人的名字为(拉丁文:),或 (拉丁文:)。 再一次,在拜占庭帝国与萨珊王朝的高加索伊比利亚战争(英语:Iberian War)(526年到532年)期间,根据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的说法,一个名叫 Aspebedes(即Template:Lin-en)的人,他是霍斯劳一世的舅舅,在527年,他参加了与拜占庭特使的谈判,在531年,他连同萨珊王朝东北方司令(英语:kanārang)(Chanaranges),以及名为米尔-米卢(英语:Mihr-Mihroe)的将军(Mermeroes),侵入美索不达米亚。但是威霸因为加入其他贵族支持霍斯劳一世的兄弟 Zames,密谋推翻他,旋即被霍斯劳一世处决。

为了遏制大元帅过于强大权力,或许霍斯劳一世的父亲卡瓦德一世(统治期间约499年到531年)已经计划了这项改革,霍斯劳一世将“Ērān-spāhbed” 的职务分成四个区域司令部,到四个传统的主要方向(请参考Šahrestānīhā ī Ērānšahr,约可翻译为 伊朗各省的都会(the Provincial Capitals of Iran)):“东方的军队司令(呼罗珊,Khurasan)”(kust ī khwarāsān spāhbed),“南方的军队司令”(kust ī nēmrōz spāhbed), “西方的军队司令”(kust ī khwarbārān spāhbed)和“阿塞拜疆的军队司令”(kust ī Ādurbādagān spāhbed,用西北部的阿塞拜疆省来取代“北”,是因为“北”含有负面的含义)。 由于这项改革仅在后来的文学资料中被提及,过去曾有人质疑这种划分的历史性,或是认为在霍斯劳一世统治时期以后才会发生,但最近发现了一系列的13种印鉴,其中包括八位的名字,证明他们是霍斯劳一世和他的继任者霍米兹德四世(英语:Hornizd IV)(统治期间579年到590年)统治时期的人物;教授 Parvaneh Pourshariati 的看法说其中的两个人可以追溯到霍斯劳二世(统治期间590年-628年)。已知的八位已知的斯帕巴德是:

很难从文学来源中识别出其他拥有这个头衔者的名字,因为斯帕巴德 (spāhbed) 的职务与同一人其他的职务和官衔(例如 “Shaarwarāz ”(“帝国之猪,Boar of the Empire”,boar 这个字被古波斯人认为是善于战斗,而且好战者,而且是琐罗亚斯德教中代表胜利的神祁。请参考萨尔巴拉兹(英语:Shahrbaraz))同时并列,而且常常被当作个人名字。 在后来的文学资料中,造成混乱的另一个因素,是这个头衔与 (“守卫边区藩侯,frontier-warden, margrave”)和 (“地区防卫官,district guardian”)的初级省级头衔互换使用。

在 穆斯林征服波斯的过程中,呼罗珊的斯帕巴德显然是撤退进入塔巴里斯坦的山区。 在那儿,他邀请撒萨人最后一位国王伊嗣俟三世前往避难,但为所拒,伊嗣俟三世在651年于梅尔夫被杀害。 如同萨珊王朝各地区的许多地方统治者,譬如邻近的戈尔甘和吉兰,这位斯帕巴德也与阿拉伯人达成协议,每年呈送贡品,而维持实际上仍然是塔巴里斯坦独立的统治者。 这种统治标志着达布依王朝的成立,他们统治塔巴里斯坦直到759年-761年,之后被阿拔斯王朝征服,并并入哈里发国成为其中的一个省。这些波斯小王朝的早期统治者企图明显,他们铸造了自己的硬币,上面有中古波斯语巴列维字母(英语:Pahlavi scripts)的图案,和从萨珊王朝于651年覆亡后接续的年号系统,并自取封号如吉兰统治者(),帕达什瓦尔加统治者(,shah of Padashwargar,Padashwargar 是塔巴里斯坦山脉的古名)和呼罗珊的伊斯帕巴德(ispahbadh 为 spahbed 的新波斯语写法)。

这个地区的其他地方统治者也自己冠上 的头衔,他们宣称自己与萨珊王朝有遥远的血缘关系:伊朗七大家族之一的卡伦家族(英语:House of Karen),他们视自己为达布依王朝的继承人,统治塔巴里斯坦中部和西部,直到839年/840年,以及东部山区的巴文德王朝,这个王朝的各个分支都得以幸存,直到13世纪这个地区被蒙古人征服。 这个头衔也被塔里巴斯坦临近的德莱木统治者使用。在该地区后来的一些文字资料中,这个头衔只是用来表示地方性的头目而已。

在呼罗珊,这个称号在当地的粟特统治者中被使用。巴尔赫的伊斯帕巴德 在公元709年被提及,在纳沙(Nasa)的伊斯帕巴德 阿尔- 伊斯康德(al-Ishkand),在737年被提及,在9世纪初期这个称号和一位在喀布尔国王有关联。 在1090年代,这个称号是塞尔柱帝国指挥官 Isfabadh ibn Sawtigin 个人的名字(Isfabadh=ispahbadh),此人曾一度取得麦加的控制权。

亚美尼亚王国由安息帝国(Parthian Arsacid)的一个皇族分支所统治,首先以其古波斯语形式,亚美尼亚语表达为 ,然后在萨珊人的影响下又用中古波斯语形式,亚美尼亚语表达为 。头衔和波斯的用法一样,被用作皇家军队的总司令,并由马米科尼扬家族以世袭的方式继承。

在乔治亚机构中的头衔 ,与邻国亚美尼亚的 约略相同 ,是受到波斯萨珊王朝的的头衔 影响下制定的,但不同之处在于是这头衔并非世袭的,而且,不仅用在军队中,还用在文官系统中。

根据中世纪的乔治亚编年史, 的头衔是由公元前3世纪的第一位国王法尔纳瓦兹一世所引入。这头衔历经各种修改,得以幸存到中世纪和现代的乔治亚,直至19世纪初被俄罗斯帝国吞并后才停用。

相关

  • 布兰克特姐妹勃朗特三姊妹(英语:Brontë family or The Brontës),是三位英国著名文学女作家,并且是亲生三姊妹,分别是:1847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妮的《荒野庄园的房客》
  • KAL2 卡门氏症候群卡尔曼综合征(英语:Kallmann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患者是无法进入青春期或青春期发育不完全。该疾病也伴随着嗅觉丧失或嗅觉减退。此种疾病男女皆可发病,但多
  • 骑车骑车,也作骑行,是指出于休闲活动、体能锻炼、体育运动等目的去使用自行车。除了常见的两轮自行车外,人们也会骑独轮车、三轮车、四轮车(英语:quadracycle)等。自行车在19世纪被发
  • 岱依语岱依语是越南岱依族的语言。与侬语、壮语南部方言关系密切,同属侗台语族壮傣语支的中部语群。岱依语曾用岱喃字书写。后来同越南语一样改用拉丁字母拼写。
  • 2014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参赛资格本条目列举2014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参赛资格及运动员名单。本届比赛包括五个项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及混合双打。本届比赛的运动员总人数限额为400人
  • 家乡家乡是一个文化地理学上一个民族集团世代流传且富含文化意义的概念。作为一个常用名词,它一般隐含着那个个人的籍贯、户口所在地、或者成长地点的意思,亦可指自己的家庭定居地
  • 闹热打擂台《闹热打擂台》为客家电视台歌唱综艺选秀节目,由罗时丰、吉那(杨淑喻)主持。每周六17:00~19:00于客家电视台CH17频道首播,每周日13:00~15:00重播。 每周六傍晚五点,全台客家乡亲,
  • 萨道拉萨道拉(Sadaura),是印度哈里亚纳邦Yamuna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18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3181人,其中男性6941人,女性6240人;0—6岁人口1446人,其中男811人,女635人;识字率
  • 玄昉玄昉(?-746年),奈良时代僧人,俗姓阿刀氏,大和(今奈良县)人。出家后从龙门寺义渊学唯识学说。717年(养老元年)奉敕入唐,从智周学法相宗。留学20年,受唐玄宗赐紫袈裟。735年(天平七年)归国,带
  • 浅仓大介浅仓大介(1967年11月4日-),日本音乐制作人、作曲家、编曲家。出身于东京都台东区。毕业于东京都立藏前工业高等学校。目前隶属于Darwin(ダーウィン)旗下。通称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