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台北古地图
✍ dations ◷ 2025-04-03 17:12:54 #大台北古地图
大台北古地图,原名《淡水与其附近村社暨鸡笼岛略图》(荷兰语:《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为1654年由荷兰人所绘制的大台北地区的地图。荷兰于1624年开始统治台湾南部,西班牙则约为同时占据台湾鸡笼(今基隆)。随后在多次战役后,荷兰战胜西班牙,取得基隆,不过其统治地方,只有基隆与淡水两港口的周围,其余地方均为平埔族所居。1644年荷兰派驻台湾的第6任长官杜拉第钮斯前后派兵几百名,进攻大肚王国,事败。
1645年,为了描绘统辖的区域,该总督再派船只与绘图匠前往台湾北部描绘该区域地形。原名《淡水与其附近村社暨鸡笼岛略图》的地图,描绘重点虽着重于当时已经开发的基隆与淡水,但是对于八里,台北市却仍有相当精准的描绘。一般来说,是迄今考证中,最早描绘台北市区的地图。就图细分研析,大台北古地图图左下方的大岛为和平岛,图右下为淡水河入口与淡水区,淡水河中段呈90度向左转处为基隆河与交接处的关渡,沿基隆河之平埔族村落有由下方至上方顺序为唭哩岸、社子,剑潭、大直、内湖、汐止与松山。而转弯处不转,向图上延伸的河流则为淡水河末段,在末段尾处则有万华、板桥、中和、碧潭等平埔族部落。1929年,兼任总督府史料编纂会编纂部长村上直次郎为了翻译《巴达维亚城日志》,特地前往海牙荷兰海牙国家档案馆翻拍回来。之后,台北市文献会的《北台古舆图集》与基隆市政府的《基隆市志》等,都曾夹带此图。不过并没有专书论及此图。直至1950年代,才开始有人利用此图来作为“清康熙台北湖”形成之前的台北盆地面貌与淡水红毛城旧貌。1990年之后,因为日本学者中村孝志将此图的左上角文字译成日文,并来台发表《十七世纪中叶的淡水、基隆、台北》的演说所影响,这张图开始于近几年内,受到学界重视。该地图经过多位学者考证后,发现地图所呈现的考古事实与现行以清代文献的台湾历史有所出入。例如,早在汉人之前,荷兰人就曾经在剑潭垦荒,松山地区于泉州人来之前,在郑氏王国前后就有福州人前来开垦,而陈赖章垦号的垦荒范围与其影响,更比预计的小很多。而此一地图考证,除了证明汉人移民在西荷时期就开始建立淡水、基隆垦区,也证明台北地区部分平埔族有初步的开垦和灌溉。且众多平埔族番社因汉人而被迫迁移的说法可能有误,从古地图显示番社址位置与后世无太多变动。除此,此古图的详细考证下的推论下,也证明了台北于三百多年前,就已因西班牙,荷兰,汉人的多元统治,而具有都市的粗胚样貌。
相关
- 科学分类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梭伦梭伦(希腊语:Σόλων,约前638年-前559年),生于古希腊城邦雅典,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也有人认为他出生于中产阶级,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
-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 皮肤溃疡皮肤溃疡(英语:Skin Ulcer)指的是皮肤或者黏膜上出现的疮,并伴有组织脱落的迹象。皮肤溃疡可导致表皮完全脱落,此外真皮甚至皮下脂肪也时有部分脱落的情况。
- Da原子质量单位(Atomic mass unit,amu),现称统一原子质量单位(Unified atomic mass unit,u)或道尔顿(dalton,Da),是用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单位,定义为静止未键结且处于基态碳12原子质量的1/12
- 中东亚力酒亚力酒(阿拉伯语:عرق,英语:Arak,或Araq),中国古译阿剌吉、哈喇基,是一款蒸馏酒,是一种透明无色,茴香味且不甜的茴香酒。起源于黎凡特地区,在中东地区的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
- 肯定推得否定肯定前提推得否定结论(英文:negative conclusion from affirmative premises)是一种形式谬误,是因三段论中前提皆为肯定,而结论为否定,导致论证无效。例句:推理规则:例句分析结果:有
- 肌肉细胞肌细胞也称为肌纤维,可以在肌肉组织中见到,这些细胞型态上属于长型且管状,肌肉细胞是从肌肉母细胞发育而来。经过肌肉生成(英语:Myogenesis)后肌细胞会特化成数种型态,包括骨骼肌、
- 任脉任脉(Ren Meridian,RN)是一条经脉,“奇经八脉”之一,与督脉并称任督二脉。计二十四穴,分布于面、颈、胸、腹的前正中线上。“任”字,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为“手、足三阴脉之海”。
- 3-甲基-3-戊醇3-甲基-3-戊醇(英语:3-Methyl-3-pentanol,IUPAC名:3-methylpentan-3-ol)是一种叔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可用于镇静剂依米氨酯(英语:emylcamate)的合成3-甲基-3-戊醇可通过乙基溴化镁与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