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古地图

✍ dations ◷ 2025-11-25 16:06:05 #大台北古地图
大台北古地图,原名《淡水与其附近村社暨鸡笼岛略图》(荷兰语:《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为1654年由荷兰人所绘制的大台北地区的地图。荷兰于1624年开始统治台湾南部,西班牙则约为同时占据台湾鸡笼(今基隆)。随后在多次战役后,荷兰战胜西班牙,取得基隆,不过其统治地方,只有基隆与淡水两港口的周围,其余地方均为平埔族所居。1644年荷兰派驻台湾的第6任长官杜拉第钮斯前后派兵几百名,进攻大肚王国,事败。 1645年,为了描绘统辖的区域,该总督再派船只与绘图匠前往台湾北部描绘该区域地形。原名《淡水与其附近村社暨鸡笼岛略图》的地图,描绘重点虽着重于当时已经开发的基隆与淡水,但是对于八里,台北市却仍有相当精准的描绘。一般来说,是迄今考证中,最早描绘台北市区的地图。就图细分研析,大台北古地图图左下方的大岛为和平岛,图右下为淡水河入口与淡水区,淡水河中段呈90度向左转处为基隆河与交接处的关渡,沿基隆河之平埔族村落有由下方至上方顺序为唭哩岸、社子,剑潭、大直、内湖、汐止与松山。而转弯处不转,向图上延伸的河流则为淡水河末段,在末段尾处则有万华、板桥、中和、碧潭等平埔族部落。1929年,兼任总督府史料编纂会编纂部长村上直次郎为了翻译《巴达维亚城日志》,特地前往海牙荷兰海牙国家档案馆翻拍回来。之后,台北市文献会的《北台古舆图集》与基隆市政府的《基隆市志》等,都曾夹带此图。不过并没有专书论及此图。直至1950年代,才开始有人利用此图来作为“清康熙台北湖”形成之前的台北盆地面貌与淡水红毛城旧貌。1990年之后,因为日本学者中村孝志将此图的左上角文字译成日文,并来台发表《十七世纪中叶的淡水、基隆、台北》的演说所影响,这张图开始于近几年内,受到学界重视。该地图经过多位学者考证后,发现地图所呈现的考古事实与现行以清代文献的台湾历史有所出入。例如,早在汉人之前,荷兰人就曾经在剑潭垦荒,松山地区于泉州人来之前,在郑氏王国前后就有福州人前来开垦,而陈赖章垦号的垦荒范围与其影响,更比预计的小很多。而此一地图考证,除了证明汉人移民在西荷时期就开始建立淡水、基隆垦区,也证明台北地区部分平埔族有初步的开垦和灌溉。且众多平埔族番社因汉人而被迫迁移的说法可能有误,从古地图显示番社址位置与后世无太多变动。除此,此古图的详细考证下的推论下,也证明了台北于三百多年前,就已因西班牙,荷兰,汉人的多元统治,而具有都市的粗胚样貌。

相关

  • 醋(英语:Vinegar),旧称为醯、苦酒等,是烹饪中常用的一种液体酸味调味料。醋的成分通常含有3%-5%的醋酸,有的还有少量的酒石酸、柠檬酸等。理论上讲,几乎任何含有糖分的液体都可以发
  • 鞭虫鞭虫是一种圆虫(一种寄生虫),因为其形状与鞭子相似而被称为鞭虫。
  • 和县人和县人(学名:Homo erectus hexianensis),旧称和县猿人,学名直立人和县亚种,是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华东地区的直立人的代表之一。1980~1981年间,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
  • 奶粉奶粉、乳粉主要是指以牛的乳汁为原料,经过消毒、脱脂、脱水、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粉末。也可指为使用山羊等其他动物的乳汁生产的产品。 奶粉为再加工品,而非原态食物。奶粉按生
  • 血清素受体激动剂血清素受体激动剂是激活血清素受体的化合物,作用机制类似于血清素。非选择性激动剂:脱磷酸裸盖菇素和二甲基色胺(DMT)被血清素在某些植物或蘑菇发现类似物。这些化合物作用于多
  • 从意大利南部推进意大利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深入意大利内陆及包围德军和意大利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作战时间长达1943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参战盟军司令部(英语:AFHQ)策划所有在地中海盟军登陆
  •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奥林匹克国家公园(Olympic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北角的奥林匹克半岛上,濒临太平洋,离西雅图约有三至四小时车程。国家公园由雪山、温带雨林和海滨三部分组成,从海边
  • 诺曼底公爵诺曼底公国(法语:Duché de Normandie)起源于8世纪时,在诺曼人入侵法国的时候。911年时,糊涂王查理与诺曼人首领罗洛签订圣-克莱尔-埃普特条约,将北部沿海地区封予罗洛,建立诺曼底
  • 扁盘动物黏丝盘虫(Trichoplax adhaerens)是1883年由德国生物学家Franz Eilhard Schulze (1840-1921)在奥地利Graz大学的水族馆发现的。目前在扁盘动物门中仅确认此一种,一般称丝盘虫即
  • font style=color:#888small定难军br /881–982/small/font&定难节度使,又称夏绥节度使,是唐朝在今中国西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此据地自立,成为西夏的渊源。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