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

✍ dations ◷ 2025-09-10 12:38:30 #法律术语,法理学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非法律主体不可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一方。物不能成为法律主体,因为法律主体必有意志,才能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利益和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因此,物权关系中人与物的关系并非法律关系,而是权利主体与权利客体的关系。物权关系是人与对物享有物权的权利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力的关系。这是法律关系不同于道德上的亲朋好友关系和宗教上朝圣、接受洗礼等宗教关系的重要区别。

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部分构成。

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包括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分为:物、行为、人格利益、智力成果。

一般法律关系与具体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

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法律事实。所谓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根据不同的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事件和人的行为。

(一)事件

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但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1.人的出生和死亡。

2.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

3.时间的经过。时间的经过可以引起一些请求权的发生和消灭。

(二)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活动。根据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表意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1.法律行为,即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

2.事实行为,即与表达法律效果、特定精神内容无关的行为。如创作行为、侵权行为等。

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引起法律后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法律规范、权利主体、法律事实。

相关

  • 头后大直肌头后大直肌(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ajor muscle)以点状的腱起始于轴椎的棘突,然后在上升中逐渐变宽,最后附着至枕骨的下项线及略低此线的骨头的表面。因为两侧的肌肉向上和
  • 卡尔森阿尔维德·卡尔森(瑞典语:Arvid Carlsson,1923年1月25日-2018年6月29日),瑞典科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研究以及该物质在帕金森氏症中的作用,他也因此成为2000年
  • 王 水王水(1942年4月12日-),空间物理学家。生于江苏南京。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技大
  • 实际气体在研究气体时,现实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忽略时,气体状态方程则会偏离与压力,密度和温度的线性关系,在应用理想气体的理论时会引起一定的偏差。与理想气体相对,称为实
  • 宜都市550.5亿元宜都市是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市,隶属地级宜昌市管辖,位于长江南岸,长江与其支流清江交汇处。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之称,面积1357平方公里,人
  • 哈伯序列哈伯序列是哈伯在1926年提出的星系型态分类法,由于它的图形表示法很像音叉的形状,所以也称为哈伯音叉图。 哈伯的系统建立在目视观测(原始的摄影干片)的基础上,将大部分的星系分
  • 卢普卢伊乡坐标:47°11′N 27°30′E / 47.183°N 27.500°E / 47.183; 27.500卢普卢伊乡(罗马尼亚语:Valea Lupului, Iași),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东北部,由雅西县负责管辖,面积11平方公
  • 夏尔-玛丽·维多尔夏尔-玛丽·让·艾伯·维多尔(法语:Charles-Marie Jean Albert Widor,1844年2月21日-1937年3月12日)是一名法国管风琴师,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维多尔出生于法国里昂,其家庭为管风琴
  • 游荡诗人游荡诗人(Goliard),是指于14世纪至19世纪期间,英国、普鲁士及法国境内,不受社会礼俗规范及不遵守教会规律的游荡学者与神职人员。他们普遍有才气,家世高尚,但是却对沉闷社会表示厌
  • 歌华有线北京歌华有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歌华有线网络股份、北京歌华有线网络、歌华有线、BGCTV(英语:Beijing Gehua CATV Network Co., Ltd.,上交所:600037),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