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

✍ dations ◷ 2025-04-26 17:31:41 #文学概念,后现代术语,后结构主义,互文性

互文性(英文:intertextuality)是指文本的意义由其他的文本所构成。作者将其他的文字借用和转译到创作之中,或者读者在阅读时参照其他的文本。互文性一词在1966年由后结构主义学者茱莉亚·克莉斯蒂娃创造以来,多次被借用和转译。评论家Wiliam Irwin说:“对这个词的歧见之多,几乎和使用它的人数相当。从忠实地遵照 Kristeva 的原意,到只是将它当作是‘引喻’和‘影响’的时髦说法。”

茱莉亚·克莉斯蒂娃创造这个词的用意,是为了综合弗迪南·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Bakhtin 的对话主义,前者探讨符号如何从文本的结构中产生意义,后者则研究不同文本(特别是小说)和词组中的歧义现像。克莉斯蒂娃主张意义并非由作者传达给读者,而是由诸多其他文本传授给作者和读者的符码(codes)所中介或过滤出来的,这种现象就被她称为“互文性”。

互文性和结构主体有争议。

相关

  • 盾形动物门盾形动物门(学名:Proarticulata),又名盾状动物门,是一个已经完全灭绝的动物门,由Mikhail Fedonkin(英语:Mikhail Fedonkin)在1985年所建立。它们是一类非常早期的两侧对称动物。其化
  • 叶绿素ic1叶绿素 c1是六种叶绿素的其中一种,与叶绿素c2有相同的结构。它会使植物形成金黄色或棕色,并且是一种辅助色素。叶绿素c1主要帮助有机体收集光,但不是运用在光合作用上。
  • 地的含义有:
  • 孩子《孩子》(法语:L'Enfant)是2005年由比利时导演尚-皮耶·达顿与卢·达顿执导的电影,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金棕榈奖,这也使达顿兄弟成为影史上第六组获得两次金棕榈奖的电
  • dual existence《dual existence》是fripSide(第二期)的第17张单曲,将于2020年8月19日由NBC环球娱乐发售。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1941-1945年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俄语:медаль «За доблестный труд в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е 1941–194
  • 反击 (美国电影)《反击》(英语:,或称作)是一部2015年美国惊悚片,为丹尼尔·阿尔弗雷德森执导,安东尼·霍普金斯、朱丽娅·斯蒂尔斯、雷·李欧塔与亚历山大·路德韦格主演。改编自Castle Freeman,
  • 巴西游走蛛巴西游走蛛(学名:)与近亲巴西流浪蜘蛛()同为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蜘蛛之一,又被称为巴西流浪蜘蛛、香蕉蜘蛛,巴西流浪蜘蛛此名称也适用于,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
  • 萨米语支萨米语支是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中的一个语支。讲该语支的是萨米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北欧的芬兰、挪威和瑞典这些国家的北部地区以及俄罗斯极西北地区。根据分类的性质和
  • 迪利普·库马迪利普·库马(乌尔都语:دلیپ کمار‎‎,英语:Dilip Kumar,真实姓名为:穆罕默德·尤萨夫·汗(Muhammad Yusuf Khan);1922年12月11日-)是印度知名电影男演员。迪利普·库马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