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协

✍ dations ◷ 2025-05-16 14:04:53 #3世纪出生,322年逝世,晋朝人,刁姓,渤海刁氏

刁协(3世纪-322年),字玄亮,渤海郡饶安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人。两晋时期官员,在东晋官至尚书令。与刘隗一同被晋元帝重用以抗衡琅琊王氏势力,最终导致王敦之乱,刁协亦于王敦之乱期间被杀。

刁协喜好经籍,博闻而又好记忆力,曾任濮阳王文学、太常博士、渤海郡大中正等官。后先后任成都王司马颖司马、赵王司马伦参军、长沙王司马乂司马及东嬴公司马腾的长史,颍川太守。

永嘉初年调任河南尹,但刁协不上任而避乱江东。当时仍是琅邪王的晋元帝司马睿任为刁协为镇东军咨祭酒,后转长史。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曾召他为御史中丞,但刁协仍留江东不上任。建兴三年(315年),司马睿进位丞相,任命刁协为左长史。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登帝位,刁协官拜尚书左仆射。当时政权新建,典章制度未立,而刁协因曾在朝中任职,因而熟悉制度。于是朝廷的典章制度,都由刁协制定。不久迁任尚书令,数年后加金紫光禄大夫。

元帝当时为抑制王导兄弟权势,重用刁协和刘隗,而刁协亦尽心协助元帝。同时推行崇上迎下,排抑豪强的一系列刻碎之政以对抗王导等豪强势力,因而受到王氏所不满。因着元帝试图平抑士族的行为,手握重兵的江州牧王敦于永昌元年(322年)起兵,以诛刘隗为名,带兵攻打建康,不久亦上奏刁协的罪状。晋元帝决心抗争,召回出镇的刘隗和戴渊,准备决战。王敦到建康后即进攻石头城,守将周札开门迎王敦,元帝于是派刁协、刘隗、王导、周�等领兵进攻石头,但都被击败,王敦成功攻陷建康。刘隗和刁协兵败后回宫见元帝,元帝握著二人的手,流着泪劝他们离开避祸,刁协起初不愿但元帝坚持,并给二人人马护送二人。刁协因为年老不能骑马,而且与人无恩情,元帝招募随从陪同刁协时竟然全都推辞。才到江乘,刁协就被人杀死,并将头颅斩下送交王敦,由王敦派人收葬。元帝知道刁协被杀十分悲痛,更秘密收并诛杀送刁协头颅给王敦的人。

王敦之乱后,被王敦诛杀的周�和戴渊等都被恢复名位并获追赠,但刁协却因出逃而不获同等待遇。在刁协子刁彝请求和丹扬尹殷融及左光大夫蔡谟的支持下,最终获晋成帝恢复本职。

《晋书.刁协传》

相关

  • 大写高度在西文字体排印学中,大写字高(英语:Cap height)是指某种字体中,位于基线(baseline)以上的大写字母的高度。尤其指相对平顺的字母“H”和“I”的高度。因为圆型的字母“O”和尖形字
  • 2005年 伊兹密尔第二十三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05年8月11日至8月22日在土耳其的伊兹密尔举行,这是土耳其首次主办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该届比赛共设14个大项。*  主办国家/地区(土耳其
  • V03AG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3(其它各种治疗用药品)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 下一代网络下一代网络(英语:Next Generation Network,缩写为NGN),又称为次世代网络,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在集成现有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基础上(统称FMC),
  • 邪眼邪眼(英语:Evil eye),也称“邪视”,是一些民间文化中存在的一种迷信力量:由他人的妒忌或厌恶而生,可带来噩运或者伤病。这一概念在《旧约圣经》中也有所提及。因为它的力量强大,所以
  • J·H·C·怀特海德约翰·亨利·康斯坦丁·怀特海德 FRS (英语:John Henry Constantine Whitehead,1904年11月11日–1960年5月8日)是一名英国数学家,是同伦论的创始人之一。怀特海德生于印度金奈 (当
  • A Million Lights 是英国女歌手 雪莉儿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由魅力唱片(英语:Fascination Records)于2012年6月15日发行。自与前夫艾殊利·高尔离婚后,第一张以单名 Cheryl 所发行的专辑。这张专
  • Kel-Tec SU-16半自动步枪SU-16是一种半自动卡宾枪,由美国Kel-Tec公司研制及生产。其名称中的“SU”为“运动用途步枪”(Sport Utility rifles)的缩写。由于可以折成两部分以方便携带,该枪显得十分紧凑。
  • 陈赏 (明朝)陈赏(?-?),字邦□,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弘治十七年,浙江乡试第三十七名。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进士第二甲第七十名进士。官兵部武库司主事。嘉靖时,避讳去“天”,改
  • 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生命,宇宙以及一切》(英语: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是著名英国科幻小说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所著五本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科幻喜剧系列小说中的第三本。台湾时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