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

✍ dations ◷ 2025-09-10 03:59:48 #皇族称谓,中国古代制度,中国皇室,日本皇室,日本制度史,朝鲜王室,朝鲜古代制度,越南皇室,越南古代制度,太上皇

太上皇,简称上皇,是东亚国家于实行君主制时期,一种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内禅的皇帝,且退位皇帝和现任皇帝系同一政权的元首。

中国历史上首位在生时禅位给儿子的君主是战国时代之赵武灵王,他传位给儿子赵何后自称“主父”但仍主持军政要务,其地位就有如后来的太上皇。之前的君主也有生前因病禅位的,如春秋时期的晋景公病重之际立太子寿曼为君,即后来的晋厉公。

而中国史上第一位正式被尊称的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不过秦庄襄王未曾称帝,生前也并未称太上皇,其太上皇之号是秦始皇称帝后追尊的,自此之后就除唐玄宗隔多代追尊老子之父李敬为“先天太上皇”外(李唐皇室宣称自家为老子李耳之后),再为没有死后被追尊为太上皇之例。安史之乱时燕帝安禄山被子安庆绪所弑,安庆绪秘不发丧,自称安禄山禅位给自己,尊安禄山为太上皇,但这时的安禄山被视为仍然在世,不属于追尊。

第一位在活着时已被尊为太上皇是汉太祖刘邦之父刘太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为帝王却被尊为太上皇的人(五代十国时期称帝的卓俨明也尊其父为太上皇,但其政权不被广泛承认)。清朝及中国的最后一位太上皇是清高宗乾隆帝。

除了部分被以武力逐离帝位的皇帝以外,一般情况下,内禅皇帝大都能得到“太上皇”的称号。也有不少人虽在生前是皇帝的父亲,也因与皇帝关系不睦(如五代十国时期燕国皇帝刘守光父刘仁恭)、皇帝已出继大宗(如曹奂生父曹宇、宋孝宗生父赵子偁、宋度宗生父赵与芮、清朝光绪帝生父奕�、宣统帝生父载沣)等原因未获尊为太上皇。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内禅看似以和平方式进行,实际上皇帝却是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的,如唐高祖、唐玄宗、宋光宗、唐昭宗、明英宗等;只有少部分的太上皇虽已内禅,但手中仍拥有不少实权,如北周宣帝、宋高宗、宋孝宗、清高宗、北魏献文帝。北魏献文帝退位后,在大臣建议下,以自己并未放弃政事为由,定称号为“太上皇帝”,而非“太上皇”。

中国史上最多太上皇的朝代是宋朝,共出现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四位太上皇。

由于太上皇不是中国传统政治中所固有的制度,因此其出现通常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如西晋八王之乱中的赵王伦胁持侄孙晋惠帝后矫诏继位为帝,赵王伦称晋惠帝为太上皇;隋朝末年,军阀李渊夺取京城长安,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隋炀帝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成为了太上皇;唐朝安史之乱期间,皇太子李亨在父亲唐玄宗出逃之际于灵武即位并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明朝的明英宗在土木之变被瓦剌所俘,因为明朝于谦等大臣立其弟郕王朱祁钰为帝,而英宗于是成为太上皇。

日本的国家元首称做天皇,故太上皇在日本称为太上天皇,同样也简称为“上皇”(亦称“院”或“上院”);出家为僧的上皇则称太上法皇,简称“法皇”。日本历史上许多太上天皇是出现在“院政”时期,院政是一种君主直接掌权的方式,假意禅让于储君,自己退休离开朝廷,实际上摆脱日本政治中摄关公卿的控制。在该制度下,政治实权是握于太上天皇而非天皇之手。

日本自最早的持统天皇让位予文武天皇而称太上天皇起(皇极天皇让位予其弟孝德天皇,虽然早于持统天皇,但当时皇极天皇并无“太上天皇”的称号。又后来皇极天皇一度复位称齐明天皇),至江户时代后期,光格天皇让位予仁孝天皇为止,共计曾有59位太上天皇。

1868年明治天皇后行一世一元制,以及现行的《皇室典范》不允许天皇于生前禅位,因而不再有“太上天皇”的称号。

但随着天皇明仁于2019年退位,日本200年来再度出现太上天皇。经宫内厅研议,称他为“上皇”,英文为“His Majesty the Emperor Emeritus”;皇后美智子成为“上皇后”,英文称呼为“Her Majesty the Empress Emerita”。原二皇子秋篠宫称为“皇嗣”,英文的称谓同皇太子的英文“the Crown Prince”。

在朝鲜的历史上,1897年以前因做为中国的藩属,其国家元首祇能称“国王”,并不称皇帝,因此自然无太上皇,只有太上王和上王的存在。朝鲜王朝时期,某宗室的儿子若登上王位,则该位宗室,会被尊为大院君。

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后,只有一个退位皇帝的例子,即朝鲜高宗,1907年,他因受到大日本帝国胁迫退位而改称太皇帝。

至于越南的历史,本来如同朝鲜一般,作为中国的藩属,理论上不会有太上皇存在,但由于越南政权的君主,虽然向来仅受中国册封为王,但却对国内臣民自称皇帝,因此仍有太上皇存在的可能。李朝的宗室崇贤侯是越南第一个太上皇。

在陈朝,为避免皇位的争夺,皇帝往往于生前让位,使得该朝太上皇辈出,只不过国家大事仍由太上皇决定而已,颇似日本的院政制度。而陈朝第一名是太上皇却是未曾为帝王的陈太祖陈承,这因其子陈太宗在陈朝成立时才8岁,所以陈承“权摄国政为上皇”至1234年去世。后来太宗也于1258年逊位于以抵抗蒙古军闻名的陈圣宗,成为太上皇,尊号显尧圣寿太上皇帝。

1278年,圣宗仿照其父,让位予陈仁宗,并在1282年指挥抵抗元军入侵,直至1291年驾崩。

自此,陈仁宗、陈英宗、陈明宗、陈艺宗、陈顺宗亦曾当太上皇,其中陈明宗是两朝(陈宪宗、陈裕宗)太上皇,陈艺宗更是三朝(陈睿宗、陈废帝、陈顺宗)太上皇,是东亚国家鲜有的例子。

陈朝后期,外戚胡季犛专权,陈顺宗被逼让位给其子陈少帝去当太上皇的,及后顺宗被杀,少帝被废为保宁大王,陈朝亡。

胡季犛建立胡朝后不久,就传位给其子胡汉苍成为太上皇,6年后明朝攻胡朝,胡季犛父子被俘,下落不明。以后21年间越南由明朝统治,没有皇帝,更没有太上皇。

后黎朝后期,黎神宗、黎熙宗、黎裕宗、黎懿宗,和莫朝的莫登庸亦曾当太上皇。

相关

  • 胃癌胃癌(Stomach cancer、gastric cancer)是发生在胃部黏膜的癌症。 早期的症状包括胃灼热,上腹疼痛,恶心及食欲不振。 症状与消化性溃疡类似,是导致延误就医与高死亡率的原因,但其痛
  • 日尔曼语日耳曼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语族。这一族语言有鲜明的特征,最著名的有关于辅音演变的格里姆定律。一些早期(约公元2世纪)的日耳曼语言发展出自己
  • 缓和政策缓和政策(法语:Détente)或称低荡,原意为缓和紧张关系。在国际政治上,缓和政策指的是196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末期期间,美国与苏联两国于军备竞赛、外交立场的基本态度,从紧张对立渐
  • 鹿豚属鹿豚(学名:Babyrousa)又名鹿猪,为偶蹄目猪科鹿豚亚科下的唯一一个属,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岛、托吉安群岛、苏拉群岛及布鲁岛。此属原被认为是单型,但现已分成几个物种。最初鹿豚被
  • 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宪法正文 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裕华街道裕华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裕华街道下辖以下地区:二中社区、莲池社区、力高社区、环南社区和裕华园社区。
  • 大镇压大镇压(蒙古语:Их Хэлмэгдүүлэлт,Ikh Khelmegdüülelt)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在霍尔洛·乔巴山领导下于1930年代进行的大规模镇压运动,在1937年至1939年达到高潮。192
  • 马渊东一马渊东一(1909年-1988年),日本籍台湾人类学者。出生于日本千叶县,1931年(昭和6年)毕业于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史学科。他从学生时代即被台湾原住民文化所吸引,每年暑假入山进行田野
  • 董良翚董良翚(1941年-),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董必武之女。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文化艺术界
  • 老科尼·齐利亚克斯孔拉德·维克多·西利亚库斯(瑞典语:Konrad Viktor Zilliacus,1855年12月18日-1924年6月19日),芬兰独立运动活动家,日俄战争期间接受日本间谍明石元二郎的资助,参与策划了格拉夫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