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伤害

✍ dations ◷ 2025-11-16 03:57:15 #自我伤害
自我伤害(英语:Self-harm),又称自残(self-injury),是指有意且直接地伤害身体组织的行为,当事人一般没有自杀的意图。较近期的文献多会使用以上两者去取代较不中立的“自残”,特别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出版以后。最常见的自残方法是使用尖锐的物体割破当事人自身的皮肤,但自残也包括各式各样的行为,包括自焚、划伤身体部位、把身体撞向硬物、用拳头或其他会造成伤害的物件打向自己、干扰伤口愈合(抠皮症(英语:dermatillomania))、拔毛(拔毛癖),以及摄入有毒物质。物质滥用和进食障碍一般不会视作自残,因为所造成的组织损伤通常都是无意的附加后果。然而,相关定义的界线并不总是明确的:如果当事人故意以一些通常不视作自残的行为伤害自己,那么亦可界定为自残。虽然自杀并不是自残者的意图,但自残与自杀之间存在着一段复杂的关系,因自残行为具有致命的潜在风险。自残者拥有相对较高的自杀风险;40–60%的自杀者亦曾出现过一定程度的自残行为。尽管如此,仍不能归纳性地认定大多数自残者最终都会自杀。“对自残的渴求”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患有其他精神病的人亦可能会自残,例子包括重性抑郁障碍、焦虑症、物质滥用、进食障碍、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精神分裂症,以及好几种的人格障碍。亦有一些人士并无心理疾病,出于博人眼球、自我炒作的目的将自己自残的影片上传到网络上。

相关

  • 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指以基因为主要致病原因的疾病。依据成因又可以细分成:其中因单一基因缺陷而引起的遗传疾病,又称为孟德尔型病症。临床上大多透过遗传基因检测来辅助诊断以及带因
  • 胂凡纳明洒尔佛散(德语:Salvarsan),也称作砷凡纳明或胂凡纳明(英语:Arsphenamine)或606,是第一种有效治疗梅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又用于治疗昏睡病,还是第一种现代化疗药物,1910年代初投入应用。19
  • 罗他霉素罗他霉素(英语:Rokitamycin)又称为“罗吉他霉素”“丙酰吉他霉素”或“丙酰白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由北里链霉菌(Streptomyces kitasatoensis)的菌株中发现的。罗他
  • II型第二型致病免疫反应(tissue-specific or cytotoxic 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抗体诱发型过敏 ,其起因为患者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抗体会对于患者细胞上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细胞毒杀
  • 多孔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学名:Porifera)为原始的多细胞生物,也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tia或Spongia),一般称为海绵。海绵没有神经元/神经系统、消化和循环系统,相反,它们大多依靠海水流过自己的身体
  • 蜷丝生物蜷丝动物(学名:Filozoa)是后鞭毛生物下的一个单系群,包括动物与其他相近的单细胞生物。蜷丝动物的学名Filozoa系由拉丁字filum(意指“丝线”)与希腊字zōion(意指“动物”)所组成。
  • 凯利·穆利斯凯利·班克斯·穆利斯(英语:Kary Banks Mullis,1944年12月28日-2019年8月7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93年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迈克尔·史密斯分享诺贝尔化学奖。同年还获得日
  • 食欲素结构 / ECOD食欲肽(英语:orexin),又名下丘脑泌素(英语:hypocretin),是对两种不同的神经肽激素的统称,其主掌人体的醒觉(英语:arousal)、觉醒(英语:wakefulness),使中枢神经处于清醒状态,也掌
  • 墨西拿墨西拿(意大利语:Messina)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第三大的城市,也是墨西拿省的首府。墨西拿在西西里岛的东北角,正对墨西拿海峡。墨西拿为古代来自希腊麦西尼亚的殖民者于公元前8世记
  • 张仲景张仲景(150年-219年),名机(《历代神仙通鉴》作玑),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写的自序,东汉末年动乱频繁,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