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敏·巴奈

✍ dations ◷ 2025-02-24 07:22:52 #1908年出生,1970年逝世,印尼作家

尔敏·巴奈(印尼语:Armijn Pane;1908年8月18日-1970年2月16日),已故印度尼西亚(印尼)作家,作家萨努西·巴奈的胞弟,也是荷属东印度时期文学杂志《新作家》的创办人之一。著有小说《枷锁》等文学作品,其中《枷锁》讲述一对夫妻貌合神离的关系,以及丈夫的婚外情,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却因为选材而遭到时人的责难。

尔敏·巴奈在1908年8月18日生于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打板努里(印尼语:Tapanuli)慕哇拉希朋义(印尼语:Muara Sipongi, Mandailing Natal)(Moeara Sipongi,今属北苏门答腊省曼代灵纳塔尔县),在家中排行第三,有七个兄弟姊妹。他的胞兄是作家萨努西·巴奈。他曾经在巴东石林潘和丹戎巴来的荷印学校(印尼语:Hollandsch-Inlandsche School),以及实武牙和武吉丁宜的欧洲人小学(印尼语:Europeesche Lagere School)读书,并于完成小学课程之后到爪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土著医师训练学校(英语:STOVIA)和泗水荷印医学院(印尼语:Nederlandsch Indische Artsen School)学医,却没有成功。之后他便转到梭罗的普通中学(印尼语:Algemeene Middelbare School)就读,并在同时把攻读方向改为文学创作,修读西方古典文学,直至1931年毕业为止。

巴奈在梭罗读书的时候曾经一度成为青年民族主义组织印度尼西亚青年(Indonesia Muda)的活跃会员,不过为了写作,不久后他就退出了这个组织。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当时的工作地点是巴达维亚和泗水;他也曾经在谏义里和巴达维亚的学生园(英语:Taman Siswa)学校任教。他在1932年便已经开始向《图书旗帜》杂志的文学专栏投稿,并在1933年联同该专栏的主编苏丹·达迪尔·阿里夏巴纳和诗人阿米尔·哈姆扎创办文学月刊《新作家》,兼任杂志社的秘书兼编辑,直至1938年为止;他还在1936年加入图书编译局。巴奈在这段期间创作的作品包括剧本《楞刚·甘扎纳姨娘》(,1937年)、诗集《生命中的生命》(,1941年)和小说《枷锁》(1940年)。

巴奈的小说《枷锁》被视为他对印尼文学最大的贡献。这部小说在《新作家》月刊发表之后所获得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当时很多人都会以两个理由批评故事的内容:一、故事本身非常不合理,角色的举措也异于常人;二、小说的内容离经叛道。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医生、医生的妻子和情妇之间的三角恋,没有说明角色的是非对错;对很多土著来说,这样的题材是很崭新的,也是很令人震惊的。不过巴奈也在这部小说中探索角色的情感,所以也有评论认为这部小说具有革命性。小说的主人公是土著,接受过现代教育;巴奈以独白的形式呈现出主人公遇到的困惑和徬徨情绪。不论在题材上,还是在风格上,这部小说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巴奈早年创作的短篇故事和《枷锁》的主旨都是相似的。他在1935年发表的短篇故事《不值钱的东西》()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和《枷锁》很相似,同年发表的短篇故事《人生目的》则讲述一名年轻女子试图鼓起勇气,独自在未来生活。

部分论者认为,巴奈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所创作的作品在风格上颇有差异。研究印尼文学的荷兰学者A·德欧(英语:A. Teeuw)指出,巴奈在这段时期创作了几部剧本,不过在这几部剧本中,角色都没有表现出他们的困惑,以及他们内在的问题;在理想这方面,这些剧本和巴奈早年创作的作品是有差别的。他在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期间仍然是当地最活跃的剧作家,后来他把自己在这段时期创作的剧本辑录成书,名为《貌柔质刚》()。

有称巴奈是所谓“四五年派”的奠基者之一,不过他自己却不属于“四五年派”。1945年苏卡诺宣布印尼独立之后,他曾经先后担任《光谱》()杂志、《印度尼西亚文化杂志》()和《印度尼西亚》(;1948年至1955年期间任职)杂志的编辑,还担任过全国文化协商机构(Badan Musyawarah Kebudayaan Nasional)的秘书。巴奈在印尼独立后完成剧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主要讲述印尼独立后印欧人(英语:Indo people)在当地有何地位。此外,他还会以创办文化组织,撰写专著等其他方式为印尼文学界贡献。他曾经在专著中论述19世纪以来印尼华人社群的历史,以及印尼语的演变。

巴奈在1969年以自己对文学界的贡献获得印尼政府的表扬,却在几个月后(1970年2月)于雅加达逝世。

巴奈编撰的作品包括:

相关

  • 图伦男子图伦男子(丹麦语:Tollundmanden)是一具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酸沼木乃伊。透过放射性碳定年法,推论出他生活于前4世纪,也就是斯堪的纳维亚的前罗马铁器时代。1950年,他在丹麦锡尔克堡
  • 卡西尼定律卡西尼定律(Cassini's laws)对月球的运动提供了一种简洁的叙述。本定律是由著名科学家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在1693年提出的。这之后科学界对卡西尼定律的改进包括天平动机
  • 牛肉罩火烧牛肉罩火烧是中国河北省保定市著名小吃牛肉罩饼演变而来的,做法类似于北京名吃卤煮火烧。河北省石家庄市是目前获得较广泛认可的牛肉罩火烧的发源地。石家庄能品尝到最地道牛
  • 圣安德鲁斯城堡圣安德鲁斯城堡(英语:St Andrews Castle)是位于联合王国苏格兰法夫圣安德鲁斯的一座城堡。城堡建于一座毗邻北海的岬角之上,俯瞰一片叫城堡滩(Castle Sands)的小海滩。从罗杰斯主
  • 阿代尔顿·何塞·多斯·桑托斯·费里奥 阿代尔顿·何塞·多斯·桑托斯·费里奥(Adaílton José dos Santos Filho,1983年4月14日-),生于萨尔瓦多,现效力河南建业。2008年8月,阿代尔顿与山度士续约至2009年12月,在201
  • 什尔夫教堂坐标:53°37′57″N 11°25′4″E / 53.63250°N 11.41778°E / 53.63250; 11.41778什尔夫教堂(德语:Schelfkirche St. Nikolai)是位于德国城市诗威林的一座路德宗的教堂。什尔
  • 鲁塔·美露泰鲁塔·美露泰(立陶宛语:Rūta Meilutytė,1997年3月19日-),立陶宛女子游泳运动员。她在15岁时就打破了9项立陶宛女子游泳记录,后在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夺
  • 春香传 (2000年韩国电影)《春香传》(韩语:춘향뎐,英语:),是根据朝鲜半岛历史悠久的同名朝鲜民间故事《春香传》改编的电影,于2000年上映。本片曾于2001年赴法国戛纳电影节参展,并为韩国电影中首次入围的作品
  • 于尔根·欣茨佩特于尔根·欣茨佩特(德语:Jürgen Hinzpeter,1937年7月6日—2016年1月25日),德国记者,因在韩国光州用相机记录光州事件并公之诸世而闻名。于尔根·欣茨佩特是德国广播电视联盟(ARD)的
  • 希米什·帕特尔希米什·吉滕德拉·帕特尔(英语:Himesh Jitendra Patel,1990年10月13日-)是一名英国男演员和歌手。他以在BBC肥皂剧《东区人》(2007年至2016年)中饰演的塔姆瓦尔·马苏德(英语:Tam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