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安市(越南语:Thành phố Hội An/城庯會安)是越南广南省下辖的一个省辖市。二战之前,会安在法国与西班牙等西方国家被称作“费福”(Faifo)。
会安市东临南海;北接奠磐市社;西和南接潍川县。最初,会安是一座被分割的城镇,以“日本桥”(来远桥)为界,一边为华人区,另一边为日本人落户的地方。这座桥是由日本人所建造,且以独特式的廊桥结构而闻名,桥边也盖了一座佛塔。
会安时常淹水,尤以每年农历10月中下旬最为严重,有时甚至淹到1层楼高。
据会安市人民议会副主席阮文勇表示,近年来,大河口(越南语:Cửa Đại, Hội An)附近的海岸线向内陆推进了150米,该地原为一片杨树林,后来被过度开发才造成这种结果。
早期占婆王国的首都因陀罗补罗(Indrapura,又译“林邑浦”)即设在会安一带,因此附近甚为繁荣。
16世纪时,这座位于秋盆江(越南语:Sông Thu Bồn)江口的城市为国际贸易兴盛的港埠,当时从中国来的华人,与日本人、荷兰人、及印度人等都在此进行贸易。这样的荣景直到19世纪秋盆江逐渐淤塞后,港口功能被岘港取代才逐渐没落。
在法国保护时期(越南语:Pháp thuộc),岘港成为总督直辖地,法属印度支那政府的广南省公使驻地便设在会安。南越成立后,会安成为广南省省莅。
1976年,会安市社划归广南-岘港省管辖。
1978年7月25日,会安市社以占婆岛设立新合社。
1996年11月6日,广南-岘港省重新分设为直辖市岘港市和广南省,会安市社划归广南省管辖。
1999年8月16日,锦河社析置清河坊,锦铺坊和锦河社析置新安坊。
2004年1月12日,锦洲社改制为锦洲坊,锦安社分设为锦安坊和大门坊。
2006年4月3日,会安市社被评定为三级城市。
2007年3月8日,锦南社改制为锦南坊。
2008年1月29日,会安市社改制为会安市,成为广南省第2个省辖市。
会安市下辖9坊4社,市人民委员会位于锦洲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会安是15世纪到19世纪东南亚贸易港保存非常完好的范例,故1999年时以“会安古镇”之名义将其列为世界遗产。
目前,会安市定位成一个旅游城市,当地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整修古迹。
网站《Tripadvisor》在2011年做了一份民调调查亚洲前10名最有吸引力的美食城市,而会安市排名第六。该网站称受访游客皆认为没吃过高楼面、广面(mì Quảng)等当地食物就不算来到会安。
来远桥—会安之标志
潮州会馆
福建会馆
会安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