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科

✍ dations ◷ 2025-04-26 21:53:00 #济科

济科(Zico,1953年3月3日-),原名阿图尔·安图内斯·科因布拉(Arthur Antunes Coimbra),是巴西前足球国脚。

他在1978年、1982年及1986年三度代表巴西出赛世界杯,并在71场比赛中攻入48球。尽管他未能帮助巴西赢得锦标,济科在中场的表现让他在三度当选南美足球先生及在2004年被“球王”贝利选为“当代最伟大的125位球员”之一。1983年被英国《足球世界》杂志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被选入世界最佳阵容。1994年退休前,他曾为巴西的弗拉门戈队、意大利的乌迪内斯队及日本的鹿岛鹿角队效劳。2008年夏季未能与土耳其俱乐部费内巴切达成续约协议而辞任教练。

济科出生于巴西旧都里约热内卢郊区一个低收入家庭。同许多巴西孩子一样,济科从小在街头玩足球,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专业足球员。十四岁时,他参加了当地足球俱乐部弗拉门戈青年队的选拔,成功地获选,并同时入选巴西国家青年队。在青年队的五年内,他代表俱乐部参加了116场赛事,攻入81球,平均每场进球0.69,表现可圈可点。

1971年,济科正式加入弗拉门戈常规队,披上了10号球衣。接下来的十三年内,他带领球队赢得多项荣耀,包括1981年的洲际杯。这段时期可说是他个人也是俱乐部最辉煌的时期。济科不仅是个进球能手,他在中场的视野非常开阔,能够很好地组织进攻。他双脚都运用自如,在任意球方面也很拿手。是弗拉门戈队当之无愧的灵魂。

1972年的奥运会足球赛和1974年的第十届世界杯赛,在出征之前因主教练的偏见他被除名。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赛,在球迷的要求下教练将他召进国家队。济科获得“白贝利”的美誉是在他24岁的时候。在哥伦比亚举办的外围赛中,巴西队以8∶0大胜玻利维亚队,济科一人包办4球,在南美足坛引起轰动。球迷们认为他是贝利退役后振兴巴西足球的希望之星,亲切地称他为"白贝利"。

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所谓“贝利重生”年代中,世界足坛产生了众多“贝利”——年轻的马拉多纳是“小贝利”、普拉蒂尼是“欧洲贝利”、济科是“白贝利”……贝利认为只有济科最像他,称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运动员。在禁区附近的攻门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判断力强,能够在混战中利用最小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施展绝招——反弹球射门和凌空抽射,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1980-1981年,济科和弗拉门戈俱乐部都达到了俱乐部有史以来的巅峰期。1980年他在18场比赛中他独进21球,荣膺最佳射手,为球队获得巴西全国锦标赛冠军立了大功。第二年,弗拉门戈队代表巴西参加南美解放者杯,在决赛中战胜了来自智利的科普雷洛亚队,夺得了俱乐部历史上的首个解放者杯冠军,济科也以11粒进球勇夺最佳射手。在1982年12月13日举行的丰田杯赛上,济科面对英格兰老牌劲旅利物浦队的阻拦,勇往直前,如入无人之境,最终带领球队3-0赢得了这场比赛,谱写了南美足球的辉煌。在本场比赛中,济科当选最佳球员,获得了一辆丰田汽车,但在当时,巴西国内尚未允许日本汽车入境,济科于是给总统打电话,在总统的特许下,济科把丰田车开回了巴西。

1982年第十二届世界杯赛预赛阶段,巴西队一路高歌,三战三胜,是最有希望夺冠的球队。那只巴西队在桑塔纳大帅的率领下,拥有济科、法尔考、苏古迪斯等一干球星的巴西队被认为是世上踢得最漂亮的球队,他们踢着赏心悦目的攻势足球。济科在3场比赛中攻入4球,形势对巴西队极为有利。 7月5日,夺标热门巴西与意大利交锋。浪漫的意大利人以“混凝土”式的防守死缠巴西队的桑巴舞,最后巴西队以2∶3不敌对手。济科再次失去了在世界杯大显身手的机会,巴西全国群情激愤,济科也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那只巴西队称为掌握艺术足球精髓的球队,被称为“无冕之王”。

在1983年至1985年间,为了寻求一片能够发挥自己水平的绿茵场,济科离开了巴西,加盟了意大利弱旅乌迪内斯队。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虽然他仍然表现优异,在24场比赛中他共进了19个球。却无法帮助新俱乐部赢得任何锦标。他在约满后遗憾地回到了弗拉门戈。不久后,他就在一场比赛伤到了膝盖,而必须休养好几个月。

1986年第十三届世界杯赛,33岁的济科带伤出阵为巴西作最后一搏。他竭尽了全力,但由于常年在绿茵场上拼搏,伤痛遍身,他的技术已不如以往。主教练桑塔纳一直想让济科打主力,但济科最了解自己,他旧伤未好,心有余而力不足,难担重任。在与法国队争夺半决赛权的比赛中,济科几乎是临危受命,带伤上阵。在比赛即将结束时,两队的比分是1∶1,这时巴西队获得了罚点球的机会,但是命运似乎偏偏与济科作对,就是不让他夺得世界杯冠军,最终这个点球宴客,间接造成了巴西的落败。双方加时赛各无建树,最后点球决胜负,"世界最强"的巴西队以4∶5再次惨遭淘汰。这一个点球成了他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1987年伤势痊愈后,济科恢复水准,第四次带领弗拉门戈赢得了国内锦标。

1989年3月28日,济科在意大利乌迪内斯队举行了告别赛,正式引退。

1990年,新就任的巴西总统费尔南多·科洛尔·德梅洛任命济科为体育部长。大约一年后,济科辞去了这份工作,1991年辞职赴日本鹿岛鹿角足球俱乐部踢球。年已40的济科称要在一个热爱足球的新国度里发挥余热,作为自己足球生涯的终点。1994年他再次宣布退役,就任鹿角队的技术顾问。

1997年巴西LC巴雷托影视公司投资800万美元拍摄电影《济科的奇迹》,济科亲自出演主角,展现自己辉煌的足球生涯。

2002年7月,日韩世界杯结束后,济科即接替法国人特鲁西埃成为日本国家队的主教。在他的带领下,日本队赢得了2004年的麒麟杯及亚洲杯,杀入2006年世界杯正赛。日本在世杯出局后,济科宣布辞职。2006年7月4日,他宣布改投土甲的费内巴切。

济科身高1.72米,技术出类拔萃,活动范围大,带球突破能力非凡,进攻和射门意识极强。足智多谋,可踢多种位置,攻守俱佳,临场经验丰富,善于掌握比赛节奏,是巴西队的灵魂。踢球风格轻盈灵巧,左右开弓的射门威力很大。巴西球迷对济科寄予厚望,称他为“白贝利”。

相关

  • 长岛会战长岛会战(英语:Battle of Long Island),或称为布鲁克林会战(英语:Battle of Brooklyn),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之间第一场陆上会战,亦是整场独立战争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事。会战
  • 网络传输协议通信协议(英语:Communications Protocol,也称传输协议)在电信领域中指的是,在任何物理介质中允许两个或多个在传输系统(英语:communications system)中的终端之间传播信息的系统标准
  • 钫的同位素钫没有稳定的同位素,因此无法得到其标准原子量,但钫存在有两个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目前已知的有35种钫的同位素,原子量从199到233,其中最稳定的同位素是钫-223(223 Fr),半衰期为22分
  • 工作与时日《工作与时日》(古希腊语:Ἔργα καὶ Ἡμέραι,)为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于大约公元前7世纪所写的田园牧诗,系统地记录了当时农耕生产的知识,表现了平静而优美的农村生活场
  • 加拿大兼并运动从美国独立后直到今天,各种加拿大的兼并运动一直存在,以支持美国吞并加拿大的部分或全部领土。相关历史的研究集中在众多小规模的运动,这有利于比较加拿大和美国政治。在早期的
  • 安德列耶夫山坐标:71°46′S 10°13′E / 71.767°S 10.217°E / -71.767; 10.217安德列耶夫山(英语:Mount Andreyev)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东部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属于奥尔万山脉的一部分,处于
  • 张林岚张林岚(1922年-2017年12月29日),原名张世楟,常用笔名一张、马蓝,浙江浦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家。1943年初国立西北大学国文系肄业。抗战初期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先后在《青年日报》、《华北新闻》、《新运日报》、《新民报》工作。198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后,任编委、副总编辑,兼任《漫画世界》常务副主编,任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委员、上海市新闻学会副会长、《上海新闻志》副主编,著有《梦里的童年》、《月下小品》、《赵超构传》、《一张文集》等。1987年评定为高级记者。1
  • 英格拉姆M6冲锋枪英格拉姆M6(英语:Ingram Model 6)是一款由美国枪械设计师戈登·B·英格拉姆(英语:Gordon Ingram)所设计、1949年至1952年之间由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警用军械公司所生产的冲锋枪,发射.45 ACP、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和.38超级弹(英语:.38 Super)三种口径的手枪子弹。英格拉姆M6的原型是在1940年,枪械设计师戈登·B·英格拉姆研制的一枝原型冲锋枪。1949年至1952年之间,警用军械公司生产了15,000至20,000枝,主要是卖给了采用它的古巴海军、秘鲁陆军
  • 铜臭铜臭本来是指铜钱的臭味,后用作指钱和讥讽富人。讽刺贪财庸俗的有钱人可以用“铜臭味”、“浑身铜臭”等词来形容。《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四十二》,描述东汉灵帝时的卖官歪气,冀州的名士崔烈用五百万钱当上司徒之位,因此令崔烈的声誉下跌,大家嫌弃他这样的铜臭行为。这就是“崔烈铜臭”的典故和铜臭一词的来由。与之相对的,西方有句谚语说“钱没有气味”(拉丁语:Pecunia non olet,英语将之翻译作Money does not stink),这是源于罗马帝国皇帝维斯帕先时代对公共厕所的尿开征“尿税”的作法。
  • 地戏地戏又称安顺地戏,俗称跳神,是中国的地方戏剧曲种之一,流行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地区的屯堡人中。地戏与屯堡人一同出现于十四世纪,但其渊源却可以追溯到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因此,地戏的演出形式与流行于云南地区的傩戏十分相似。地戏至今约有六百余年历史,其出现与明朝初年中国政府以军屯形式开发黔中安顺地区有关。明朝洪武十四年间(1381年),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调集皖(安徽)、苏(江苏)、赣(江西)、浙(浙江)、豫(河南)等地三十万武装力量远征云南,一举击溃元朝势力盘踞在云南的残部。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