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线戏

✍ dations ◷ 2025-08-21 15:05:49 #传统游戏,儿童游戏

翻花绳(英语:Cat's cradle, Jack in the Pulpit, or Catch Cradle),汉族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翻线戏、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打十字结等等。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玩意,只需灵巧的手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在马来西亚,翻绳用的绳子一般是橡胶圈(橡皮筋,河南东南部就把该游戏称为“开胶”),国外的材料则有毛线、麻线、呢绒绳或棉纱绳等。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翻出新花样,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不同地区,翻线戏拥有不同的名称。

翻线戏的取材为绳线,材料包括毛线、麻、呢绒、棉纱等。在南亚地区,橡皮筋也被用作翻线戏的用具。玩法为运用各种类型的绳状物体在单人或多人手中缠绕,以造出不同花样。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Geneva Hultenius、Maryann DiVona以及Rita Divona以21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总共21,200个翻绳花式,此成绩被记录于1975至197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两年后,Jane Muir和Robyn Lawrick于加拿大阿尔伯塔以21小时完成22,700个翻绳花式的成绩打破1974年的纪录。

《哆啦a梦》中的野比大雄、《碧阳学园学生会议事录》中的藤堂爱丽丝、《BLEACH》中的吉良逸鹤以及《罪恶王冠》中的楪祈擅长玩翻线戏。

相关

  • 凹脸蝠凹脸蝠(学名: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哺乳纲、翼手目的一种。它是凹脸蝠科凹脸蝠属下的单科种。分布于泰国西部及缅甸东南部,在沿河附近的石灰岩洞中生活。凹脸蝠是蝙蝠中
  • 新胂凡纳明新砷凡纳明(英语:Neosalvarsan),又名新胂凡纳明、新洒尔佛散或新606,是一种合成化学治疗剂,是一种有机砷化合物。它于1912年上市,取代了毒性更大,水溶性更低的洒尔佛散,作为梅毒的有
  • 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美术馆列表本表列出英国《艺术报》于2014年3月25日发布的2013年度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包括任何形式展出艺术品的博物馆)。名单中的100家博物馆共接待169,968,789人次参观,其中
  • 阿非利加 (罗马行省)阿非利加行省(拉丁语:Africa)是罗马共和国及其继承者罗马帝国在今北非的一个行省,范围约在今日的突尼斯北部及利比亚西部靠地中海沿岸的地区。阿非利加行省是好几个罗马帝国时代
  • 魏荣爵魏荣爵(1916年9月4日-2010年4月6日)是一位中国声学家。1916年生于湖南邵阳。193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47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
  • 孟加拉夏令时间孟加拉国的夏令时间,孟加拉全国为UTC+06:00地区,2009年,为节省电力并缓解能源短缺,实施UTC+07:00夏令时。该次夏令时于当地时间6月20日(周六)00:00开始,全国时钟拨慢一小时,12月31日
  • 索菲·约翰娜·玛利亚索菲·约翰娜·玛丽亚(Sophie Johanna Maria,1978年3月7日-),出生于西德法兰克福。是被废黜的普鲁士王室后裔。头衔有伊森堡公主,普鲁士王妃。她是伊森堡-比尔施泰因亲王弗朗茨·
  • 虬龙虬龙,龙之一种,指有角的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虬这个字具有“漩涡姣”、“卷起来”的意思,所以虬的角应该是螺旋状的角。一
  • 拉姆普拉普尔拉姆普拉普尔(Rampura Phul),是印度旁遮普邦珀丁达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282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42820人,其中男性22758人,女性20062人;0—6岁人口5021人,其中男2846人,女2175
  • 曾省曾省(1899年-1968年),又名曾省之,浙江瑞安人。曾省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得理学博士,是中国农业昆虫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