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 (日本)

✍ dations ◷ 2025-02-23 07:59:28 #日本花魁,江户时代,日本传统,日本古代女性职业

花魁(日语:おいらん)是指日本江户时代的吉原游廓里,对地位最高级的游女的称呼。其由来据传是源于18世纪时,吉原的游女们称呼比自己辈份高的游女为“姐姐”(おねえさん),后来逐渐演变成用来称呼地位较高的游女之专称。而“姐姐”(おねえさん)的由来则是来自于“我们这里的姐姐”(おいらの所の姊さん)一语的简称。在江户时代,在京与大阪,最高级的花魁叫做“太夫”(日语:太夫 (遊女))(たゆう)。当时的吉原也有“太夫”存在,可是却尚未开始出现“花魁”(おいらん)这个称呼。

虽然现在日本不再有花魁,然而花魁的形象仍然影响现今日本文化。直至今日,对于一般的游女,有时也称她们为花魁。

以下是江户时代对花魁的记载:

江户幕府规定城中的妓院一定要设在指定地方(花街)。有的妓院就如吉原一般拥有庞大的规模,一个场可以有成两千个妓女。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推行参勤交代政策,迫使各地大名定期留在江户,亦直接增加了妓院的需要。

花魁要学多门高档礼仪、艺能,包括古典书法、茶道、舞蹈、优雅乐器(如日本筝和三味线)、和歌,还有围棋之类。花魁常成为浮世绘的题材。她们不会随便接待一般街客,也不是随便提供性服务,只会接受特定人士邀请。

欲邀请花魁服务的人士,须先透过茶屋中介和给付一笔所费不赀的金额;接受邀请的花魁则会让“秃”与“新造”陪伴,举办盛大的游行阵列前往服务地,该游行则被称作“花魁道中(おいらん どうちう)”。花魁首次和该顾客见面时不饮食亦不和顾客交谈,但会和顾客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后者的财力和决定是否提供服务,同时顾客则会花费邀请一群游女在宴席玩乐证实自己的财力;第二次会面时,则会坐在离顾客稍近的位置;花魁第三次和该顾客会面始正式提供服务,该顾客便会变成“驯染(なじみ),熟客之意”,顾客会获得刻有自己的名字的筷子在托盘上,并须支付“驯染金(なじみきん)”才能换取花魁的服务。

花魁多梳立兵库,穿着华丽的和服,与艺妓的最大差别是她们头上繁复的头饰以及和服的腰带结在前面。腰带结在前面源自江户时代初期已婚女性的装束,表示成熟。达到最高级的太夫衣着华丽贵重,出门时一定有好几个随从搬送行李。

花魁可透过服务顾客,累积自己的金钱,待时机成熟缴交赎身费离开游廓;或是透过他人支付赎身费从良。赎身费用视乎花魁的等级和身价而定。

花魁越来越高级,但同外面世界渐渐脱节,变得非常仪式化,说话也不使用一般口语。随着较为通俗的艺妓出现,花魁的生存空间被艺妓取代。最高级的太夫大约在18世纪末消失。近年太夫虽然有复兴,但人数不到十人,而且不会提供性服务。

有日本女性学习花魁文化和模仿花魁打扮,但不提供性服务。

有影视作品以花魁为题材,例如《恶女花魁》、《妖怪手表》中的“不老花魁”一角。《ONE PIECE》的小紫。

相关

  • 家庭圈子私人领域(英语:private sphere),是一个哲学与社会学概念,与公共领域相对,是指个体享有免于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干扰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公共领域理论认为,在资产阶级模型中,私人领
  • 147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自立晚报《自立晚报》,1947年在台湾创办,是台湾第一份晚报。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是雷海宗的作品,全书分为两篇。雷海宗将中国文化分成三个周期。383年淝水之战前后,中国分为两周,第一周是纯华夏民族创造文化的时期,第二周是北方各少数
  • 雷诺氏综合征雷诺氏综合征(英语:Raynaud syndrome),也作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是指由于血管痉挛(英语:vasospasm)而引起的一系列血管血流减少的情形。一般手指更容易受到影响,脚趾有时也会
  • 冯纪忠冯纪忠(1915年-2009年12月11日),河南开封人,教授,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始人,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曾
  • 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
  • ATC代码 (L04)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L04(免疫抑制剂)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
  • 老挝人口人口:6,477,211(2011年7月统计)人口密度:27/km2年龄结构年龄中位数增长率: 1.684%出生率:26.83/1,000人死亡率: 8.13 /1,000人净迁移率: -1.16/1,000人性别比例婴儿死亡率平均寿命:生
  • 赞比亚华人赞比亚华人在最近10年增长迅速,根据民政事务部在议会提出提供应对问题的数据时指在2014年9月有19845位华人生活在赞比亚。在1970至1975年中国打造坦赞铁路时有成千上万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