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沃斯谷

✍ dations ◷ 2025-09-10 20:41:48 #欧克西亚沼区,火星峡谷

马沃斯谷(Mawrth Vallis)位于火星克里斯平原东方,位于22.36°N, 343.5°E,全长约636公里 。约低于火星大地水准面约2公里。这是一个古代的外流河道,并且发现大量含有浅色黏土矿物的岩石。名字由来于威尔士语的火星。

马沃斯谷是火星上年代最老的数个谷地。该谷地形成后不久就被沉积岩覆盖,之后部分由于地质作用而暴露出来。

马沃斯谷是科学家相当有兴趣的区域,因为在这个区域发现了只有水存在才能形成的层状硅酸盐(黏土)。最早从欧洲空间局的火星快车号上的光学与红外矿物光谱仪(OMEGA)资料中确定。之后火星侦察轨道器的火星专用小型侦察影像频谱仪(CRISM)确定了富含铝和铁的黏土矿物;并且有各自独特的分布。火星侦查轨道器发现在该地区中的黏土矿物有蒙脱石、高岭石和绿脱石。

因为有些黏土矿物松散分布在高地和低地,该地区黏土矿物可能是因为火山灰沉积在开放水域而形成。在地球上,这类黏土矿物形成在风化的火山岩和有火山活动并与水产生反应的热水循环区域。NASA在精神号和机会号之后的火星科学实验室火星车也把马沃斯谷列为候选登陆地点。在地球上黏土矿物是保护微生物的良好物质,因此火星上的古老生命遗迹可能会在马沃斯谷找到。

相关

  • 克利夫兰克利夫兰国家森林(英语:Cleveland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占地460,000英亩(1,900平方千米),大部分植被是浓密常绿阔叶灌丛,也有少许河岸林(英语:riparian),林区内多为地中
  • 汤玛士·非典汤玛士·史蒂芬·萨斯(又译汤玛斯·萨兹) (/sɑːs/ SAHSS; 匈牙利语:Szasz Tamas Istvan; (1920年4月15日-2012年9月8日))是匈牙利裔美国学者、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他大部分的
  • 食腐食腐动物是指主要靠进食腐肉维生的动物。如秃鹫、秃鹳、鬣狗、狼獾、豺等。 事实上绝大部分肉食性动物,都会在捕食的同时食腐(如狮子、科莫多龙)。另外亦有以腐木、腐植质维生
  • 拉祜族拉祜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双江自治县,在普洱、临沧地区及西双版纳等地也有分布,人口约为45.3万(2000年)。拉祜族在缅甸掸邦有约25万人,并有其政党组织。
  • 星报 (马来西亚)星报(英语:The Star,MYX:6084)是马来西亚一家以英语为媒介语的小报报社,总部设在八打灵再也。星报于1971年创立,原是北马槟城的一份区域性英文报,后来在1976年开始向全国发行。1995
  • 强纳生·荷马·莱恩强纳生·荷马·莱恩(英语:Jonathan Homer Lane,1819年8月9日-1880年5月3日)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和发明家。莱恩生于美国纽约州,双亲是马克·莱恩和亨丽埃塔·莱恩(婚前姓 Tenny)。莱
  • 马世奇马世奇(?-1644年),字君常,直隶无锡人。明末政治人物。祖父马濂曾官桂林知府。世奇幼年好学而有文名。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庶子,清廉耿介,好扶掖后进
  • 塘铁桥站坐标:31°30′09″N 120°19′17″E / 31.50246°N 120.32129°E / 31.50246; 120.32129塘铁桥站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高浪路与南湖大道十字路口的南侧,跨南湖大道与南霞路十字路
  • 古巴亚马逊鹦鹉古巴亚马逊鹦鹉(学名:),又名古巴亚马逊鹦哥、古巴白额鹦哥或古巴鹦鹉,是分布在古巴、巴哈马及开曼群岛的鹦鹉。古巴亚马逊鹦鹉呈中等身型,长28-33厘米。它们主要呈绿色,双翼上有一
  • 中岛德博中岛德博(日语:中島 徳博、1950年-2014年8月28日)是日本漫画家,出身于鹿儿岛县鹿儿岛市。他共作了大约20个漫画系列作品。他于2014年8月28日在神奈川县横滨市死于大肠癌,终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