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谱分析法

✍ dations ◷ 2025-07-30 14:40:06 #分析化学,电化学

极谱分析法(polarographic analysis method)或称极谱术(polarography),是捷克化学家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Jaroslav Heyrovsky)于1922年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海洛夫斯基先生也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极谱分析中,电池为特殊类型的电解槽(内含有分析溶液),此电解槽含有滴汞电极(DME,微电极的一种),分析物就在滴汞表面发生反应产生电流,电流对施加电压的特殊曲线,则称为极谱波(polarographic wave)。

极谱波是电流对施加于极谱电位作图之图样,特征是电流区域陡直上升后,电流呈现接近水平的直线,此定值电流称为极限电流,代表反应物传送至电极表面的速率已达到最大值,使滴汞电极完全被极化。另外,当电流为极限电流的一半值时之电位,称半波电位,各分析物的半波电位皆不同,且与浓度无关,用以鉴定产生极谱波的物种。

极谱测定需在0~3.0 V间不断改变电压,且外施电压需精确至0.01 V,电流计能测出0.01 mA的电流。实验的成功与否与滴汞电极的再现性有关,滴汞电极由汞储槽使汞经过毛细管,滴落时间约2~6 秒,必需小心使毛细管不致阻塞,使用后也必需仔细清洁后备用。

极谱分析法用于分析无机物(例:金属)、某些无机酸根离子(例:碘酸根离子、重铬酸根离子、亚硒酸根离子....等)以及数种有机物的官能基。无机酸根离子在极谱分析时易受PH值影响,需使用缓冲溶液稳定。

相关

  • 催化催化(catalysis)是利用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工艺。许多化学工业要利用催化作用来获得需要的反应速率。催化也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会被消耗,但催化
  • 蔷薇科蔷薇科(学名:Rosaceae)约有124属3300余种,广布于全球,以温带居多;中国约有55属1000余种。台湾有28属153种。绝大多数为木本,少数为草本;茎有明显的皮孔。单叶或复叶,一般互生,多数有托
  • 双锥体双锥体,或双棱锥、又称双角锥,是一种几何体,是由一锥体,经底面镜射产生的像和原本的锥体合成的立体,换句话说,双锥体就是将两个相同的锥体背对背、底面对底面黏起来。其也是柱体的
  •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三款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奈加代三期文化奈加代三期文化(英语:Naqada III)是古埃及史前历史的奈加代文化的最后阶段,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3200年至3000年。由奈加代二期形成的国家,在此期间变得非常常见。此时国王拥有
  • 兽医学系兽医学系是隶属于农学院或是兽医学院下的一个科系,以培养动物方面的医疗人才和基础兽医研究人员为目标。由兽医学系毕业的学生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兽医资格后,往临床医学方面,可到
  • 锡安布卢门塔尔孤儿院锡安布卢门塔尔孤儿院 (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家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7月,社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1984年3月27日,华南工
  •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霍比特人:意外之旅》(英语:)是奇幻冒险史诗电影《霍比特人电影系列》的首部,为魔戒电影三部曲的前传,依然由彼得·杰克逊执导。改编自J·R·R·托尔金于1937年发表的同名小说。2
  • 松岛聪松岛聪(まつしまそう, 1997年11月27日-)是一名日本的歌手、演员、主持人和偶像,偶像团体Sexy Zone成员之一。松岛聪出生于日本静冈县,隶属杰尼斯事务所。身高167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