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义

✍ dations ◷ 2025-07-27 17:28:59 #1900年出生,1977年逝世,印尼电影导演,印度尼西亚华人,杨姓

杨中义(印尼语:Fred Young,1900年10月31日-1977年6月2日),印度尼西亚(印尼)华裔电影导演和监制,于荷属东印度时期开始活跃于影坛。他青年时曾在好莱坞修读电影,但在1940年才加入影坛,并在《虚假天堂》()一片中担任编剧。他曾参与36部电影的制作,并执导其中23部。

1900年10月31日,杨中义出生于荷属东印度三宝珑府三宝珑的华人家庭。他在荷属东印度接受初中教育,其后在1920年代与郑丁春(The Teng Chun)和尼尔森·王(Nelson Wong)一同赴美国洛杉矶修读电影。杨中义投身影坛后亦曾与尼尔森·王合作。

杨中义在1940年加入影坛,在《虚假天堂》一片中担任编剧。同年,他与SI·林(SI Liem)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成立大华影业(Majestic Film)。大华影业的首部作品《爱人》()由杨章生(Njoo Cheong Seng)执导,并由SI·林和杨中义监制。大华影业的第二部作品《母亲的眼泪》()同样由杨中义监制,杨章生执导,并由杨章生的妻子菲菲·杨(Fifi Young)主演,为一部讲述一名年轻男人对拒绝让母亲居住的姊妹展开复仇的悲剧。

1942年,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所有电影制作公司关闭,只剩余一家仍继续运作。杨中义在此时转投戏剧界,并成立泗水之星剧团(Bintang Soerabaja)。杨中义在1949年印尼独立后重返影坛,并协助成立泗水之星影业及执导其首部作品《同生共死》()。同年,他亦执导了《一条手帕》()一片。

杨中义在1950年代以导演、编剧和监制的身份持续活跃于印尼影坛。1960年代,由于印尼排华运动加剧,他开始改用类近印尼语的笔名乌托莫(Utomo)从事编剧工作。杨中义1960年代中期开始开始减少制作电影,但曾在1970年代短暂复出,最终在1977年6月2日在东爪哇省玛琅逝世。

杨中义曾参与36部电影的制作,并执导其中23部。

相关

  • 磺胺美曲磺胺美曲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r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该药物最早于1975年引入临床使用
  • 斯堪的纳维亚语斯堪的那维亚语支或北日耳曼语支,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一个分支,包括通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芬兰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法罗群岛和冰岛的语言。北日耳曼语支还可以细分为两个分
  • 果汁蔬果汁是指从新鲜水果或蔬菜榨汁而成的一种饮料。各种不同水果的果汁含有不同的维生素等营养,而被视为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饮料,但其缺乏水果所有的纤维素和过高的糖分有时被视
  • 乳糖不耐乳糖不耐(英语:Lactose Intolerance),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是有关乳糖的食物不耐症,乳糖常见于乳制品中。受乳糖不耐影响的人在症状出现前可以耐受的乳糖量各不相同。
  • 直立性低血压姿位性低血压(英语:Postural hypotension),又称姿势性低血压、姿态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或简称 Orthostasis)。主要指患者在站姿时血压
  • 伯特兰·迈耶伯特兰·迈耶(法语:Bertrand Meyer,1950年-),生于法国,编程语言专家,Eiffel编程语言的创造者,曾提出契约式设计观念。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取得学士学位,美国史丹佛大学硕士,于法国南锡大
  • 乔纳森·斯威夫特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国-爱尔兰作家。他作为一名讽刺文学大师,以《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根据历史
  • 梅根·李维《梅根·利维》(英语:Megan Leavey)是一部2017年美国传记剧情片,由盖芙列拉·考柏史维特执导,帕梅拉·格雷、安妮·玛莫罗(英语:Annie Mumolo)和提姆·洛夫塞特共同撰写剧本。其剧情
  • 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边缘,为本溪市所辖自治县。桓仁早期之名为“桓都”,为高句丽人早期王城。高句丽首领朱蒙建纥升骨城(今桓仁县五女山城),也是唐朝时期渤海之“桓州
  • 町 (单位)町(ちょう)是日本的尺贯法有关长度(距离)与及面积的单位,为了区分长度和面积单位,分别记作丁(长度)和町歩(ちょうぶ,面积) 。作为面积单位,下列为町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平方尧米、平方佑米(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