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义

✍ dations ◷ 2025-04-26 17:25:57 #1900年出生,1977年逝世,印尼电影导演,印度尼西亚华人,杨姓

杨中义(印尼语:Fred Young,1900年10月31日-1977年6月2日),印度尼西亚(印尼)华裔电影导演和监制,于荷属东印度时期开始活跃于影坛。他青年时曾在好莱坞修读电影,但在1940年才加入影坛,并在《虚假天堂》()一片中担任编剧。他曾参与36部电影的制作,并执导其中23部。

1900年10月31日,杨中义出生于荷属东印度三宝珑府三宝珑的华人家庭。他在荷属东印度接受初中教育,其后在1920年代与郑丁春(The Teng Chun)和尼尔森·王(Nelson Wong)一同赴美国洛杉矶修读电影。杨中义投身影坛后亦曾与尼尔森·王合作。

杨中义在1940年加入影坛,在《虚假天堂》一片中担任编剧。同年,他与SI·林(SI Liem)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成立大华影业(Majestic Film)。大华影业的首部作品《爱人》()由杨章生(Njoo Cheong Seng)执导,并由SI·林和杨中义监制。大华影业的第二部作品《母亲的眼泪》()同样由杨中义监制,杨章生执导,并由杨章生的妻子菲菲·杨(Fifi Young)主演,为一部讲述一名年轻男人对拒绝让母亲居住的姊妹展开复仇的悲剧。

1942年,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所有电影制作公司关闭,只剩余一家仍继续运作。杨中义在此时转投戏剧界,并成立泗水之星剧团(Bintang Soerabaja)。杨中义在1949年印尼独立后重返影坛,并协助成立泗水之星影业及执导其首部作品《同生共死》()。同年,他亦执导了《一条手帕》()一片。

杨中义在1950年代以导演、编剧和监制的身份持续活跃于印尼影坛。1960年代,由于印尼排华运动加剧,他开始改用类近印尼语的笔名乌托莫(Utomo)从事编剧工作。杨中义1960年代中期开始开始减少制作电影,但曾在1970年代短暂复出,最终在1977年6月2日在东爪哇省玛琅逝世。

杨中义曾参与36部电影的制作,并执导其中23部。

相关

  • 科学研究科学方法(英语: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检查自然现象、获取新知识或修正与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识,所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为了合乎科学精神,这方法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empir
  • 有机体 (消歧义)有机体可能是指:
  • 慈善慈善是一种善良意愿的社会活动,可能包含布施、救济贫苦、动物保护甚至环境保护等。慈善事业的实践意味着自愿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作为一种人道主义行为。慈善关系“施予者”
  • 胡雪桦胡雪桦(1961年-),上海人,中国戏剧和影视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戏剧家胡伟民长子,导演胡雪杨的兄弟。先后获得纽约大学电影导演硕士学位、夏威夷大学导演博
  • 尹 鸿尹鸿(?-),中国大陆作家,电影影评人。现任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批评《十面埋伏 (电影)》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成名。
  • 第一人称射击类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英语:First-person shooter,简称FPS)是以玩家的第一人称视角为主视角进行的射击类电子游戏的总称,通常需要使用枪械或其他武器进行战斗。玩家会直接从游戏的主
  • 耿庆国耿庆国(1941年1月-),中国地质学家,北京市人,满族。耿庆国在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地震专业,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物探研究所工作。1970年调北京地震队从事地震
  • 校对符号؋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
  • 堀田正睦堀田正睦(1810年8月30日-1864年4月26日)、江户时代末期大名及老中首座,下总佐仓藩第5代藩主。文化7年(1810年)8月1日,作为佐仓藩第3代藩主堀田正时(日语:堀田正時)之次男于江户诞生。
  • 国际记者联盟国际记者联盟(英语: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缩写IFJ),是世界最大的国际性记者组织,其宗旨在于保护与强化记者的人权与自由。该组最早成立于1926年,原总部设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