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

✍ dations ◷ 2025-07-21 14:05:43 #佛教名数3,佛经

三藏(梵语:त्रिपिटक,tripiṭaka;巴利语:Tipiṭaka),佛教术语,佛教经典的分类法,即经、律、论三种类别的佛典,包含:经藏(sūtrapiṭaka)、律藏(vinayapiṭaka)、论藏(abhidharmapiṭaka),三者合称三藏,或三藏十二部经,十二部经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伽陀、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三藏也指大藏经,如南传佛教的巴利文大藏经就可称为巴利三藏。

佛家高僧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为三藏法师或三藏持者;精通经藏(各种经文)者,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讲戒律),称为律师,精通论藏(明示教法)者,称为论师。

梵文tri-和巴利文ti-意义为“三”,和英文three同源。piṭaka义为“篮、箧”,指载着经文的篮子。合称即比喻三种经文,即经、律、论。

释迦牟尼(世尊)般涅槃之后,弟子为能维持佛陀所传的教理,由上座长老摩诃迦叶主导,选拔五百位阿罗汉代表,于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召开佛典的编集大会,称为“第一结集”或“五百结集”。

契经,内容是释迦佛所传的教义,由阿难诵出,经大会认可确立。《阿含经》即为经藏,《阿含经》有四大部,即《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又称四阿含,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之研究资料,尤以《杂阿含经》的更重要,代表了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杂藏》为四阿含的补遗,包含法义偈颂、菩萨本生、本起因缘等内容。

在巴利圣典中,经藏称为尼柯耶共分五部,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大乘佛教的经藏除阿含经外,还包括诸多列入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涅槃部、宝积部、大集部、经集部的大乘经,宣扬菩提心和摩诃般若波罗密。

即毘奈耶,内容是僧团生活的规则,佛陀入灭后,五百弟子在王舍城七叶窟举行结集,由持戒的优波离背诵戒律,经大会认可确立。

汉传佛教在唐代以前奉行《四分律》(法藏部律)、《十诵律》(说一切有部律)或者《僧祇律》(大众部律)这三种为主。后来,由于道宣律师等人的宣扬,判四分律为“分通大乘”,在唐代以后研习《四分律》成为主流,世称南山律学。

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奉行《巴利律藏》(赤铜鍱部律)。藏传佛教奉行《根本说一切有部律藏》(根本说一切有部律)。

论藏又称阿毘达磨藏,诸阿毘达磨论书的集成。佛陀在世时已有“阿毘达磨”(梵语:abhidharma)这种用来解释、分别经藏的分析方法,后来发展为佛教各部派的论藏。

赤铜鍱部论藏,分为七部:

说一切有部论藏,分为七部:

由于论藏庞大又艰深难懂,后世论师为此著作许多“集大成”性质的著作,如:觉音《清净道论》、世亲《俱舍论》、诃梨跋摩《成实论》。

大乘佛教阐述其教派观点的重要论书包括龙树《中论》、提婆《百论》、唯识学派《瑜伽师地论》、无著《摄大乘论》、世亲《唯识三十论》、坚慧《究竟一乘宝性论》等等。《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是集解《瑜伽师地论》中阿毘达磨诸要项的论书。

除三藏之外,又有五藏的分法。

《三论玄义》记载,法藏部的经典,在三藏之外,又有菩萨藏及咒藏,合为五藏

大乘佛教晚期也发展出类似的分法,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在三藏之外,又加上般若藏、陀罗尼藏,合称五藏。

相关

  • 驻日美军驻日美军(英语:United States Forces Japan,日语:在日米軍,简称USFJ)是用以泛称并且根据美日安保条约第六条而驻留在日本国内的美国军队。驻日美军司令由美国空军第五航空队司令兼
  • 海明威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英语: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记者和作家,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
  • 系统科学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准确来说,要素+结构=系统。从系统的角度观察研究客观世界的学科,就是系统科学。它研究的领域
  • 皮层大脑皮质(英语:cerebral cortex),又称为大脑灰质,或简称为皮质或皮层,是大脑的一个解剖结构。大脑皮层是端脑的一部分,属于脑和整个神经系统演化史上最为晚出现、功能上最为高阶的
  • 圣胡安县圣胡安县(英文:San Juan County)是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角的一个县,西邻亚利桑那州,北、东北邻科罗拉多州,西北邻犹他州,面积14,344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本县共有人口130,004
  • 跨湖桥文化坐标:30°08′39″N 120°13′06″E / 30.14417°N 120.21833°E / 30.14417; 120.21833跨湖桥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南岸,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8000~7
  • 帕特里斯·卢蒙巴帕特里斯·卢蒙巴(Patrice Émery Lumumba,1925年7月2日-1961年1月17日),非洲政治家,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首任总理(1960)。1925年7月2日生于开赛省桑
  • 前5千纪在前5千纪(或称前第5个千年)时代,亚洲、北非和欧洲南部的人类已经广泛从事农业生产,在小亚细亚半岛城市已经普遍建立,铜器开始使用,车轮被发明出来,畜牧业在欧亚大陆逐渐普及,中国进
  • 半生缘《半生缘》是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之著名作品,也是她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1948年发表时原名《十八春》,其后内容经过修改,重新定名为《半生缘》。该作品曾被改编成舞台剧、电影
  • 舒沙堡舒沙堡(阿塞拜疆语:Şuşa qalası)位于阿塞拜疆舒沙区舒沙,有四个入口,1751年由帕纳阿里汗下令建造。舒沙城最初便以创立者的名字命名为帕纳哈巴德。占贾门是它的主城门,在北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