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梵语:त्रिपिटक,tripiṭaka;巴利语:Tipiṭaka),佛教术语,佛教经典的分类法,即经、律、论三种类别的佛典,包含:经藏(sūtrapiṭaka)、律藏(vinayapiṭaka)、论藏(abhidharmapiṭaka),三者合称三藏,或三藏十二部经,十二部经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伽陀、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三藏也指大藏经,如南传佛教的巴利文大藏经就可称为巴利三藏。
佛家高僧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为三藏法师或三藏持者;精通经藏(各种经文)者,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讲戒律),称为律师,精通论藏(明示教法)者,称为论师。
梵文tri-和巴利文ti-意义为“三”,和英文three同源。piṭaka义为“篮、箧”,指载着经文的篮子。合称即比喻三种经文,即经、律、论。
释迦牟尼(世尊)般涅槃之后,弟子为能维持佛陀所传的教理,由上座长老摩诃迦叶主导,选拔五百位阿罗汉代表,于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召开佛典的编集大会,称为“第一结集”或“五百结集”。
契经,内容是释迦佛所传的教义,由阿难诵出,经大会认可确立。《阿含经》即为经藏,《阿含经》有四大部,即《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又称四阿含,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之研究资料,尤以《杂阿含经》的更重要,代表了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杂藏》为四阿含的补遗,包含法义偈颂、菩萨本生、本起因缘等内容。
在巴利圣典中,经藏称为尼柯耶共分五部,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大乘佛教的经藏除阿含经外,还包括诸多列入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涅槃部、宝积部、大集部、经集部的大乘经,宣扬菩提心和摩诃般若波罗密。
即毘奈耶,内容是僧团生活的规则,佛陀入灭后,五百弟子在王舍城七叶窟举行结集,由持戒的优波离背诵戒律,经大会认可确立。
汉传佛教在唐代以前奉行《四分律》(法藏部律)、《十诵律》(说一切有部律)或者《僧祇律》(大众部律)这三种为主。后来,由于道宣律师等人的宣扬,判四分律为“分通大乘”,在唐代以后研习《四分律》成为主流,世称南山律学。
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奉行《巴利律藏》(赤铜鍱部律)。藏传佛教奉行《根本说一切有部律藏》(根本说一切有部律)。
论藏又称阿毘达磨藏,诸阿毘达磨论书的集成。佛陀在世时已有“阿毘达磨”(梵语:abhidharma)这种用来解释、分别经藏的分析方法,后来发展为佛教各部派的论藏。
赤铜鍱部论藏,分为七部:
说一切有部论藏,分为七部:
由于论藏庞大又艰深难懂,后世论师为此著作许多“集大成”性质的著作,如:觉音《清净道论》、世亲《俱舍论》、诃梨跋摩《成实论》。
大乘佛教阐述其教派观点的重要论书包括龙树《中论》、提婆《百论》、唯识学派《瑜伽师地论》、无著《摄大乘论》、世亲《唯识三十论》、坚慧《究竟一乘宝性论》等等。《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是集解《瑜伽师地论》中阿毘达磨诸要项的论书。
除三藏之外,又有五藏的分法。
《三论玄义》记载,法藏部的经典,在三藏之外,又有菩萨藏及咒藏,合为五藏
大乘佛教晚期也发展出类似的分法,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在三藏之外,又加上般若藏、陀罗尼藏,合称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