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系列

✍ dations ◷ 2025-08-05 22:58:56 #使命召唤系列

《使命召唤》(Call of Duty)为系列中的第一款作品,游戏使用了雷神之锤III引擎(id Tech 3),故事背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该作由Infinity Ward开发,并由美国动视发行。

《使命召唤2》(Call of Duty 2)为系列中的第二款作品同时也是主线系列第一集《使命召唤》的故事延续,背景同样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玩家在游戏中会以苏联红军、美国游骑兵及英国陆军第7装甲师的角度进行游戏。该作亦同样推出了手提电话、Pocket PC及智能手机版本。

《使命召唤3》(Call of Duty 3)为系列中的第三款作品也是主线系列中的第一款非Infinity Ward开发作品,该作品转由Treyarch开发。该作亦是主线系列中的唯一没有推出PC版的一作(只推出了 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Wii、Xbox及Xbox 360版本)。

《使命召唤:二战》(Call of Duty WWII)为系列中的第十四款作品也是主线系列中时隔九年再次回归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的作品,该作品由Sledgehammer Games开发。将发行在PlayStation 4、Xbox One和Windows平台。

《使命召唤:先锋》(Call of Duty: Vanguard)为系列中的第十八款作品,该作品由Sledgehammer Games开发。将发行在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Xbox One、Xbox Series X/S和Windows平台。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是系列中的第四款作品,重新由Infinity Ward开发。该作是系列中第一款故事并非设定在二战的作品,亦是系列中第一款被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评定为“成人”(Mature)的作品。截至2008年6月,该作共售出了1000万份,成为“使命召唤”系列最畅销的游戏。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是系列中的第六款作品,由Infinity Ward开发并延续《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的故事,本作在开发阶段一度弃用系列的名字《使命召唤》(Call of Duty),而是利用系列第四集的名字《现代战争》(Modern Warfare)。但是后来还是将其改回Call of Duty : Modern Warfare 2。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3)是系列的第八款作品,游戏将是现代战争三部曲的完结篇。于2011年11月8日发售。虽然华盛顿已经被美军夺回,但东岸地区的入侵却也很快随之展开。由于Infinity Ward制作小组的大幅度人员调整,因此额外加入了两个小组共同参与开发游戏。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是系列第十六部作品,游戏重启了系列“现代战争”的副标题。将于2019年10月25日发售。本作为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的重启故事,并非续作,因为时间轴不能接续前三部现代战争故事。玩家将作为特种部队成员,在欧洲和中东执行机密任务。游戏采用全新游戏引擎制作,并继续由制作了“现代战争三部曲”的Infinity Ward工作室担任开发。(此版本是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系列的前传)游戏最后在普莱斯的挑选队员的彩蛋中(有大家熟悉的肥皂、小强),可以得知这是一部交代整个故事线的前传。

《使命召唤:战争世界》是系列中的第五款作品,由Treyarch开发。该作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及德苏战争,也是黑色行动系列的起源作品。本作采用了《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所使用的游戏引擎来开发。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是系列第七款作品,由Treyarch开发。故事背景被设定在二十世纪六零年代的冷战期间。《使命召唤:战争世界》的续集。在前作躲过生死劫难的雷泽诺夫中士(Sergeant Reznov)将再次在此作中出现。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II》是系列第九款作品,由Treyarch开发,故事背景发生在2025年,并穿插有1980年代的回忆剧情,在预告片中可以看到前作的角色法兰克·伍兹以老年的形象出现。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III》是系列第十二款作品,由Treyarch开发,故事背景设定在《黑色行动II》故事发生40年之后的2065年,一个反乌托邦式的未来。

《使命召唤:幽灵》(Call of Duty: Ghosts)是系列第十款作品,在2013年公布。游戏使用的开发引擎改进版IW引擎,并以全新的故事线和角色视人。另外,“幽灵”同时在下一代游戏机(PS4/Xbox One)和PC平台面世。

《使命召唤:高级战争》(Call of Duty: Advanced Warfare)是系列第十一款作品,由Sledgehammer开发。游戏时空背景设定在公元2054年,作品使用全新的游戏引擎开发,画质全面进入次世代。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Call of Duty: Infinite Warfare)是系列第十三款作品,由Infinity Ward开发。游戏时空背景设定在远未来,游戏场景大多为太空及行星,是一部独具创意的科幻作品。

《使命召唤:Mobile》(Call of Duty: Mobile)由中国公司腾讯旗下的天美工作室群负责领导开发,而从2020年的5月13日亦是慈善活动日,玩家该日无法购买CP,只可以购买慈善卷,而该日的所有消费纪录将会捐赠WHO以对抗疫情。

《使命召唤:决战时刻》(Call of Duty: Finest Hour)是“使命召唤系列”第一款只在电子游戏机(Console)上推出的的游戏。该作只在任天堂GameCube、PlayStation 2及Xbox上推出。而PlayStation 2及Xbox版本更有多人联机模式,最多可对应32个玩家。

《使命召唤2:红一纵队》(Call of Duty 2: Big Red One)是系列第二款只在电子游戏机上推出的的游戏,与使命召唤:决战时刻(英语:Call of Duty: Finest Hour)相同,该作只在GameCube、PlayStation 2及Xbox上推出。故事主要围绕美国陆军第1步兵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战绩。而本作的英文名称亦为该师的外号。

《使命召唤:胜利之路》(Call of Duty: Roads to Victory)在公布开发时曾表示会开发N-Gage及Pocket PC,但最后只发布了Playstation Portable的版本。游戏中的战役主要集中在三个盟军的小队:美军第82空降师、加拿大第一军团及英国伞兵团的战绩上。

《使命召唤:世界战争 – 最后前线》(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 Final Fronts)是使命召唤:战争世界的Playstation 2版本,由Rebellion Developments开发。该作主要围绕三场战役:太平洋战场、突出部之役以及英军进军莱茵河进入德国本部。

《使命召唤Online》(Call of Duty Online)是一款由Raven工作室制作的使命召唤网络游戏作品。单人部分以《使命召唤》的《现代战争》系列(Modern Warfare)为故事背景,采用《现代战争》系列的世界观,讲述的是《现代战争》1—2代之间发生的故事。但随着游戏版本的更新以及开发组的更换导致剧本更改,除部分人物外已与《现代战争》系列无多大联系,已作为一个平行世界。

《使命召唤:战争地带》(Call of Duty: Warzone)是附属在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的一部分并与使命召唤系列后续作品世界观相互链接的一个作品,玩家可以免费游玩本作,本作除了有200BP四人、三人、二人和一人组队的大逃杀和夺金之王外,还有不定时开放的多人游戏和团队即刻交战(52 VS 52)。

“使命召唤:联合兵团”是“使命召唤:决战时刻”的续集,由Spark Unlimited开发。但因为资金等问题最终没有发布,Activision公司也与Spark Unlimited结束了合约。

“使命召唤:恶魔旅团”是一款被取消的作品,由Underground Development开发。此作采用第三人称,开发平台为Xbox 360、PS3和PC。游戏背景为二战时期。

“使命召唤:越南”是一款已被取消的第三人称游戏,由Sledgehammer Games开发。

“使命召唤策略”是一款由Vicarious Visions开发的策略游戏,但此作并未发布。

“使命召唤实时卡牌游戏”是一款实体卡牌游戏。它由Ben Chichoski开发,Upper Deck Entertainment出版。这部作品原定于2008年秋季上市,但它始终没有上市。

2004年,美国动视与Plan-B Toys及Radioactive Clown公司合作推出使命召唤系列的Action Figures,当中包含二战背景的三名美国士兵和三名德国士兵。


玩具制作公司McFarlane Toys于2008年宣布将与美国动视合作推出四款不同的可动人偶,分别为:携喷火器的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步兵、英国特种步队及携机枪的海军陆战队。

《现代战争2:“幽灵”》为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一款漫画。漫画于2009年11月10日与《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同时推出,并由漫画出版公司WildStorm制作。漫画分为六部分,故事主要围绕游戏内出现的角色“幽灵”的背景故事。

相关

  • 核内体胞内体(英语:Endosome,又称内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指的是一种真核细胞中的膜结合细胞器,属于一种囊泡结构。作为细胞内吞作用中运载途径的一个区室,胞内体从细胞质膜被传递到溶酶体被
  • 胆囊炎胆囊炎(Cholecystitis)是指发生于胆囊的炎症,症状包括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偶有发烧。多半在急性胆囊炎之前会有胆绞痛(英语:Biliary colic)的症状。但胆囊炎造成的疼痛会比
  • span class=nowrapCusub2/sub[HgIsub4/sub]/spa四碘合汞(II)酸铜(I)(化学式:Cu2),也称四碘合汞酸铜、碘化汞亚铜,为红色固体,有毒。四碘合汞(II)酸铜(I)可由下法制备:四碘合汞(II)酸铜(I)是红色固体,在71℃由红色可逆地变为黑紫色
  • 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美国军事援助越南司令部(英语:Military Assistance Command, Vietnam,mack vee),简称为美国军援越南司令部或美军援越司令部,是越南战争期间,驻扎在越南共和国境内所有美军部队的指
  • gitgit(/ɡɪt/,这个名字(在英式英语俚语中表示)源代码的自述文件进一步阐述了:The name "git" was given by Linus Torvalds when he wrote the very first version. He described
  •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羊肉炉不是故意的》,台湾网络文学作品,作者为LogyDog,本姓龚。《羊肉炉不是故意的》是一部笑中带泪的“住院日志”,剧情描写一位交通大学研究生在宿舍吃羊肉炉,不小心被汤汁烫
  • 切斯米尔·齐萨日切斯米尔·齐萨日(捷克语:Čestmír Císař,1920年1月2日-2013年3月24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中央书记处书记,布拉格之春的支持者之一。。
  • 拉多米尔·普特尼克拉多米尔·普特尼克(Radomir Putnik,塞尔维亚语:Радомир Путник,1847年1月24日在塞尔维亚克拉古耶瓦茨出生,1917年5月17日在法国尼斯逝世)是塞尔维亚著名将领、元帅
  • RideRide可以指:
  • AnguillaAnguilla是英国在加勒比海的海外领地。Anguilla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