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尼斯·伊万诺维奇·冯维辛

✍ dations ◷ 2025-08-14 10:15:38 #杰尼斯·伊万诺维奇·冯维辛

杰尼斯·伊万诺维奇·冯维辛(俄语:Дени́с Ива́нович Фонви́зин,1745年4月3日-1792年12月1日)是18世纪俄罗斯讽刺作家、戏剧家。

冯维辛1745年4月3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有利沃尼亚血统的贵族家庭。他4岁时开始识字,10岁时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学校,176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开始发表作品。两年后,他进入外交部担任翻译,后来曾在负责管理剧院的内阁大臣叶拉金手下担任秘书,在这期间他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他早期的文学活动主要是翻译一些具有道德训诫意义的外国作品。1763年,他发表了揭露欺骗和自私横行于世的现实的讽刺诗《给我的仆人舒米洛夫、万卡和彼得鲁什卡的信》,初露锋芒。

1769年,他完成了喜剧《旅长》,这是他第一部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在这部喜剧中,他讽刺和嘲笑了贵族的愚昧无知和道德堕落。《旅长》上演后获得巨大成功。在此之后,冯维辛结识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最有影响的重臣、立宪分子、外交大臣和太子教师潘宁伯爵,并且和他产生思想共鸣,成为其主要助手。1773年以后,潘宁为首的反对派在宫廷的影响逐渐削弱。1777—1778年间,冯维辛曾游历欧洲,在法国结识了达朗贝尔等名人。1782年他创作了其代表作——讽刺喜剧《纨绔少年》,上演时获好评。该剧展现了当时俄罗斯贵族地主生活的真实场景,他把批判锋芒指向“贵族自由令”颁布后(1762年)许多贵族放任自流的情况,含有反农奴制的尖锐内容。1783年成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从80年代初开始,沙皇政府开始排斥贵族自由分子。1782年,潘宁不得不退职,冯维辛也随之离职。此后他写下了被称为“潘宁遗嘱”的文章《论国家大法之必要》,批判叶卡捷琳娜二世专制制度和宠臣制度,与此同时,正面提出了潘宁的立宪纲领。该文一直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直到1905年才发表。从这时开始,他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支持的《俄罗斯语言爱好者谈话良伴》杂志上发表一些讽刺作品,其中最为尖锐的当属《某些能引起聪明和正直的人们特别注意的问题》(1783),他的20多个问题都是针对现实十分迫切的社会情况提出的,而女皇化名为“《真话与谎话》的作者”发表反驳,并暗中限制作家的创作活动。

1785年,冯维辛骨折瘫痪,后期政治上的挫折和生理上的疾病使他的宗教情绪有所加强。1792年12月1日病逝。

相关

  • 灰黄霉素灰黄霉素(英语:Griseofulvin),是一种抗真菌的口服药物。在动物和人类中,它是用来治疗真菌感染的皮肤(癣的俗称)和指甲。它是在1939年由灰黄青霉被分离的部分菌株所培养而成。灰黄霉
  • 酿酒酿酒,是指应用酒精发酵等的手段生产含有酒精饮料的过程。根据原料和加工方式的不同,酿酒使用的微生物以及酿酒的过程各异。酿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品加工方式之一,发酵也是人类
  • 二元经济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作两部门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经
  • 珠宝珠宝,是装饰用的饰物,其上多是宝石或半宝石镶嵌在贵金属上。追溯至人类的史前时期,已有将取动物的牙、贝壳等物件用来装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珠宝由配饰用途更演变为具有宗教
  • 莫扎拉布语莫扎拉布语(Mozarabic)是指罗曼语言在伊比利亚半岛发展早期,在穆斯林统治地区(安达卢斯)所讲的一种方言连续体。它源自后期拉丁语及5-8世纪间在伊比利亚半岛出现的早期罗曼方言,使
  • 总目/超目目(英语:order, 拉丁语:ordo)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分类级别,是位于纲和科之间的级别:物种属于和不属于每个目是由生物分类学家决定的,和是否应该认可一个特定的目。 通常没有确切
  • 全像摄影全息术(英语:Holography),又称全息投影、全息3D,是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消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术,而物体反射或者透射的光线可以透过记录胶片完全重建,仿佛物体就
  • 日本色情业日本是色情业高度发展的国家,其范围涉及服务业、旅游业、影视业、动画、漫画及电子游戏等,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风格,近年来广泛影响东亚或东南亚地区。2000年直接的经济效益达
  • 炮台炮台,又作炮台,是指装备火炮的军事建设。炮台的汉字正式书写为“炮台”,而“炮”为正体字。作为永久形式的炮台,通常作为防御性工事,且较为坚固,并主要装备大口径、远射程火炮,其中
  • 西路京东西路是中国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地处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的东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初置京东西路安抚使。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