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预科班

✍ dations ◷ 2025-02-23 14:51:14 #大学校预科班

大学校预科班(法语:Classe préparatoire aux grandes écoles,缩写 CPGE,简称 classes prépas 或 prépas),是法国教育体系特有的机制。法国高中毕业的学生在经过两年比高中更辛苦的学习后需要通过淘汰率很高的入学考试(法语:concours)后进入四种提供等同硕士文凭(bac+5)的大学校: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工程师学校(École d'Ingérieur)、商校(École de commerce)、国立兽医学校(École Nationale Vétérinaire)。相较于直接通过Parcoursup录取的大学(universités)而言,大学校通常被视为精英教育。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巴黎中央理工、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等即为大学校。

因历史原因,大学校预科班虽属于高等教育(即需要持持有高中会考毕业证书(Bac)才可进入学习的教育机构),但是被设置于高中内部。拿破仑将大学校预科班定位为高中第四到第六年级。即便是只提供预科班而不提供高一到高三教育的私立学校也被称为高中。

预科班的录取需要高三学生在Parcoursup(法语:Parcoursup)平台注册,根据高中二、三年级成绩以及教师评语决定录取。因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通常在4至5月,而多数高考成绩在7月才能得知,因此高三部分的高考成绩对于应届生而言不属于录取标准之一。

每年平均500,000高考生中,约只有35,000会被预科班录取学习。 在一些较为出名的学校如亨利四世中学,平均40人的班级是从1,500份申请中选出的。

最初拿破仑设立预科班是为了为选拔军事人才,因此理科是最早存在的预科班。理科预科班分为以下几科:

相关

  • 自杀式攻击自杀攻击或称自杀式袭击、人肉炸弹,是一种将自杀扩大为伤害自己及目标者的行为,现代的自杀式攻击通常是由自杀者在身上绑好炸弹,走到目标地,或是以装满炸弹的车冲撞特定目标然后
  • 苗语支苗语支是组成苗瑶语系的两个语支之一。分布于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四川、湖南,以及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北部。说苗语支语言的人大约650万人。苗语
  • 让-马里·莱恩让-马里·莱恩(法语:Jean-Marie Lehn,1939年9月30日-),法国化学家,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超分子化学 ,尤其是穴醚的合成。1901年:范托夫 |1902年:费歇尔 |
  • 淡水沼泽森林淡水沼泽森林(Freshwater swamp forests),又称为洪溢林(flooded forests),为常年或季节性被淡水淹没的森林,通常发生于河川下游或是淡水湖附近。淡水沼泽森林在不同的气候地区均能
  • 内藤如安内藤如安(约1550年-1626年)是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一位吉利支丹武将、大名,官位从五位下飞驒守。其原名内藤忠俊,“如安”是其教名“Joan”的日本语音译。全称小西飞驒守
  • 阿拉斯加精神健康促进法1956年阿拉斯加精神健康促进法(公法 84-830)是一项致力于提升阿拉斯加领地精神卫生系统的美国国会法案。因其反对者称其为西伯利亚法案并斥责其是为了通过医院强迫洗脑美国人
  • 阿尔伯特·维克多·贝克隆德阿尔伯特·维克多·贝克隆德(瑞典语:Albert Victor Bäcklund,1845年1月11日-1922年2月23日),是瑞典数学家和物理学家。1907至1909年曾任隆德大学教授和院长。生于赫加奈斯市,1864
  • 伍肇龄伍肇龄(1826年-1915年),字崧生,晚清翰林、官员、教育家。四川邛州(今邛崃)人。进士出身。伍肇龄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张之万榜二甲二十三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历任
  • 塔拉曼卡山脉塔拉曼卡山脉(Cordillera de Talamanca)是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国界的一座山脉,山区大部分地区是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的一部分,同样也由两国共有。塔拉曼卡山脉的最
  • 陈晓欢陈晓欢(1987年3月12日-),台湾女子羽毛球选手。2010年11月,陈晓欢代表中华台北出战广州亚运会,参加羽毛球比赛的女子团体项目。2013年8月,陈晓欢参加中国广州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