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牌,或称水浒纸牌、水浒叶子,是游戏牌上印有《水浒传》人物的叶子戏牌具。
据称水浒牌起源于宋江的故乡-山东郓城县水堡村。该地传说元代时,当地水堡村齐姓、付姓、杜姓三家,将水浒人物印于叶子戏以游戏纪念宋江等人。另种说法是水浒牌起源于江苏昆山。明朝初叶,陆容《菽园杂记》纪录昆山的水浒牌,花色有钱、百、万贯、十万贯这四门,前三门的序数牌为一到九;后一门改以二到十,还有两张牌叫千万贯、及万万贯。总共三十八种牌、三十八张。除钱、百这两门牌没画人物,其他两门牌二十张牌皆印有《宣和遗事》的宋江与部分三十六天罡,人名与后来《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些有出入,分别是宋江、武松、阮小五、阮小七、史进、孙立、呼延灼、鲁智深、杨雄、杨志、张横、雷横、索超、秦明、李俊、李逵、柴进、关胜、花荣、燕青这二十位。古人对于纸牌为何印有水浒角色的解释并不同,陆容、张怡认为比喻赌博心态就若盗贼;李式玉推测暗喻要大富一定要伺机取诈;戴名世附会为明末民变的预兆。
另外,同数牌在上下两端则会有类似标记,以方便辨识。
元末明初,各种水浒故事被艺人加工演说,对水浒牌的流行更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人认为水浒牌就是牌戏的鼻祖,而忽略了宣和牌。明清两朝,流行有种水浒牌是四十张牌,称为马吊。
《郓城县志》记载,清末时水堡村有纸牌作坊一百多家,为最鼎盛时期,每天水浒牌的产量可达一万副,远近客商如水如潮。清代与民国时期,政府打击水堡村制作纸牌,没收工具并进行罚金。
另一种在酒令游戏用的酒令牌也画有水浒人物,也称为酒令叶子,不属于游戏牌。天启五年(1625年),明末画家陈洪绶根据宋代画家李嵩的《宋江三十六人像》,用四个月绘出四十位《水浒传》人物,称为水浒叶子,以供穷困的友人周孔嘉弥补家用。
现在的郓城,将水浒牌俗称为老妈妈牌、婆婆牌、小牌,张数、花色数已同碰和牌,有一百二十张、三十种牌,三门花色分别为“万、饼、条”,有些一百零八将人物都画齐。
1953年,县区政府对水堡村采取一次较大打击行为,没收全部工具、原料、成品及半成品,把重点户判刑,其它采取罚款处理,从此水堡村的纸牌制作冷落。事过不久,水堡村又有四五户偷印纸牌。改革开放后,水堡村委会在乡政府的领导下专门组建宋江故里研究组,对原始水浒纸牌研究、挖掘、调查、走访,还原数百年来被废去的原始纸牌面版,重新出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其他中国各地各类的水浒牌,在美术、张数、玩法等各有差异。有些水浒牌只在万字门有水浒人物,如曹州纸牌,有些其他花色仅标上人名。少数张数依旧是三十多张,如山东东平的说唱水浒叶子牌。也有加上百搭牌,如南通长牌。天津的水浒牌,则多了王道、法海、许仙、青蛇、白蛇、时迁、晁盖等牌,玩法有十胡、梭胡、斗根、七对、老辞等多人牌戏,也有摆八卦、拿对、闯五关、拿酒色财气等单人牌戏。
山西原平市称为马牌,为摸牌的音转,因当地话摸音似马、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