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会战

✍ dations ◷ 2025-08-10 16:53:28 #鄂西会战
陈诚 胡琏鄂西会战发生于1943年5月至6月,是日军为打通长江上游航线并摧破重庆门户而向湖北西部国民革命军守军进攻的战役。日军先以约3个师团近5万人兵力攻击第二十六集团军2个军的4万人,尔后以约6万人攻击第十集团军2个军,最后再以7万人攻击长江上游江防军2个军,将早已掳掠到的船只沿江运到汉口。日军第13师团两万余众,于5月12日夜,从江南守军空隙的沙市等处偷渡长江,于次日清晨从西北面攻击驻防公安的国军第87军;同时,已占领安乡地区的日军第3师团等部,也西进向东南方攻击第87军袭,两路日军形成钳形攻势;迄28日,渡过清江的日军,已逼近国军守卫石牌要塞的第一道防线─南林坡阵地。国军的陈诚决定在清江沿岸和石碑要塞一线与敌决战,决战日期预定在31日至6月1日之间。另一方面,日军第13师团主力渡过清江后,受到国军第121师的阻击,不得不冒险翻越长阳中部的天柱山。途中马匹辎重损失甚多。国军第5师在天柱山要道设伏,击毙日军数百人后撤退。5月30日,第13师团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突破石牌附近的战略要地木桥溪,进攻太史桥。国军第5师主力利用太史桥的险要地势设伏,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时,国军以密集的火力向日军猛烈射击,接着进行白刃战。国军凭借地势险要,连续击退日军10多次进攻,日军第13师团主力受阻于太史桥、木桥溪一带,为后来石牌包围战奠定胜基。日军未能达到重创第六战区野战军的目的,没有打通从长江进攻重庆必经的石牌要塞,使得日军在战役后反而更显被动。国军声称造成日军死伤约2万5千余人,击毁日机40余架,击沉、击伤日军舟艇122艘。国军23,550人阵亡,18,295人负伤,7,270人失踪:137。日军主要损失在进攻石牌要塞和会战结束回转驻地时。国军由于各线友军挫败,日军逐渐逼近石牌:15。由于各线国军失利转进,日军逐渐逼近石牌,第十一师处于孤军奋战境地,浴血苦战,从5月26日起,一直到打到5月31日:4。 国军增援抵达后,日军后卫部队旋即被包围,国军主力经过战斗后成功解救被围部队。日军尸满山谷,乃于5月31日夜间,曳尾而退:4。日军独立17旅团、第13师团第104联队、日军长野部队(日军第34师团第217联队及其附属部队,约4,000人)等均遭国军重创,其中长野部队还在5月26日时电告作好焚烧军旗全体玉碎的准备,在其他日军单位救援下才幸免于难。国军包括第十八军在内的3个精锐野战军基本完好无损。因此,石牌战役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相关

  • 感受态细胞活化(Competence)又称为感受态,是一个在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里很常见的名词,用来指一种能令细胞有能力从细胞以外的环境接纳DNA的方法。无论是在自然条件
  • 亨利·马蒂斯亨利·爱弥儿·班诺马·马蒂斯(法语: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
  • 智慧财产局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简称智慧局或智财局)是中华民国经济部所属机关,前身为成立于1927年的“全国注册局”,负责商标、著作、专利等知识产权和营业秘密事项,也是《商标法》、《著作权
  • 丢番图几何算术几何(arithmetic geometry)亦称算术代数几何,代数几何的一个分支。原指从法尔廷斯(Faltings,G.)、奎伦(Quillen,D.G.)等的算术曲面上黎曼-罗赫定理开始的一系列研究工作,现在一
  • 1970年 罗凡尼米第六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70年4月3日至9日在芬兰罗瓦涅米举行。这是芬兰首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此次比赛共设七个大项。*  主办国家/地区(芬兰)
  • 雅虎新闻雅虎新闻(英语:Yahoo! News)是一个美国新闻网站,最初是基于雅虎的新闻聚合服务而建立。该站点最早由雅虎软件工程师布拉德·克劳斯易(Brad Clawsie)于1996年8月开发完成,而最初的文
  •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同名方约有4首,现选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该方删减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药方当中的附子与桂枝: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
  • 大青龙汤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
  • 波德莱尔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诗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
  • 璹嫔清朝第9位皇帝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爱新觉罗氏,名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