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军阀

✍ dations ◷ 2025-02-23 16:39:52 #奉系军阀
奉系是民国军阀派系,属于北洋系,先后以张作霖和其子张学良为首,并一度成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军政府。20世纪初,奉系张作霖接受招安。:363奉系受到日本支持。1918年,张作霖统一满洲。后联合皖系与孙中山的广东政权组成反直三角同盟。奉系创始人张作霖在其领内所建立的政权首府位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因此得名。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张作霖于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1919年8月5日,张作霖挤走吉林督军孟恩远;鲍贵卿接任吉林督军,吉林地方军队纳入奉军系统。1921年,张作霖任蒙疆经略使,扩军。1922年10月,奉系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奉军开始从一支土匪风气部队改为实行现代军事制度的军队。1922年7月24日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孙烈臣为统监,张作相、姜登选为副监,张学良为参谋长。陆军整理处下设两个处:军学处,处长为陈瑛;工务处,处长为张宣。成立秘书、副官、军务、军需、军医、军法稽查等处,分管相关事宜。东三省统一编制,统一番号,均冠以“东三省陆军”称谓,不再使用各省省称番号。裁汰老、弱、病、残、劣的士兵6.9万人,整编为三个师,二十七个混成旅和五个骑兵旅共17万人。韩麟春为东三省军工厂总办,大办兵工厂。张学良为东三省航空处总办。设立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张作霖兼总司令,沈鸿烈任海军上将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扩建“陆军东北讲武堂”,堂长由张作霖自兼;增设监督,由张学良兼任;萧其煊任教育长,增设步、骑、炮、工、辎各科,学习时间明确规定一年。1924年秋,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一面以二百万日元重赂,争取冯玉祥对直系“倒戈”,发动“北京政变”(10月23日),幽禁曹锟,摧毁其“赂选政府”,由国务总理黄郛“摄行大总统职”过渡:351。同时奉军在少帅张学良指挥下,突破直军防线,在山海关、秦皇岛一带包围吴佩孚主力,缴械纳降3万余人:351。吴率残卒数千,浮海遁走,使奉系于“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全胜:351。为向南方进军,奉系扩编军队,改旅为师,并冠以“东北陆军”字样。至此,奉系大举入关:352。编制是自“东北陆军”中编出6个“军”,由姜登选、李景林、张学良、张作相、吴俊陞、许兰洲分任第一至第六军军长:358。每军下辖3至个“旅”及若干“独立团”,如炮兵、工兵、辎重兵等:358。另加空军、海军由少帅张学良直接指挥:358。6个军总共20余万人:358。第一军、第三军合组“一三联军司令部”,张学良为司令,第三军副军长兼第六混成旅旅长郭松龄为副司令:358。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再次扩编,改旅为师,改军为军团:358。1925年春,“一三联军司令部”改为“京榆驻军司令部”,驻天津:358。直辖步兵6师12旅,骑兵1师2旅,炮兵2旅,工兵1团:358。张学良任第三军团军团长兼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358。共有步骑炮工辎各兵种7万5千人:358。11月初,奉系主帅、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抵达天津,会晤冯玉祥商讨善后,决定公推闲居天津之前“皖系”军阀段祺瑞暂时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以后另作安排:352。11月24日,段在北京就职:352。张作霖率千人入北京观礼:352。就职后,段要“废督裁兵”,解除各省兵权:352。张作霖乃自请撤销“镇威将军府”,并解除“东三省巡阅使”名位,改任“东北边防屯垦督办”,仍“节制东三省军务”:353。冯和张作霖主张电请孙中山北上:354。段乃附和,联名电请孙文大元帅北上,为和平统一,共商国是:354。张作霖、孙中山原为老友:354。二人儿子张学良、孙科乃“民国四大公子”,交情不恶:354。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第五军副军长阚朝玺奉命率2个奉军混成旅及若干地方部队,出任热河特别区都统,驻节承德:359。李景林奉命出任直隶督办,驻节天津,辖奉军及改编地方部队6万余人:359。1928年被北伐军队击败,张作霖在退出关外时于奉天郊区的皇姑屯三洞桥(今沈阳市皇姑区与和平区交界处)被炸死,引发皇姑屯事件。其子张学良掌握兵权后,同年宣布东北易帜,奉系改编为东北边防军,进入新奉系时期。1936年西安事变后不久,张学良遭蒋中正扣押,随后东北军被国民政府逐步裁撤、收编,于1937年彻底消亡。旧派:是随张作霖招安而来之“元老派”,包括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等。元老派原是一群绿林豪杰。大部分人和张作霖是一样出身。新派:又有士官派和大学派之别。士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派:元老派觉得需要充实一批留日归国“士官派”。在1920年代,以杨宇霆为首领。姜登选为中坚,包括吴俊升、孙烈臣、于学忠、何柱国、张骧伍等。大学(北京陆军大学)派:奉军中下级骨干,由“陆军大学”和“东北讲武堂”训练出来。以张学良、郭松龄为首领。李景林。曾任张学良老师的郭松龄尤为张学良所倚重,不过后来大学派等人反叛奉系。一些人物如孙烈臣、于学忠、郭松龄、李景林等虽为新派,但同时为张作霖效力己久,是新旧派过渡人物。

相关

  •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又译:约瑟夫·卜利士力)(英语:Joseph Priestley,1733年3月13日-1804年2月6日),18世纪英国的自然哲学家、化学家、牧师、教育家和自由政治理论家。出版过150部以上
  • 善恶善(古希腊语:ἀγαθὸν,拉丁语:bonum,英语:goodness),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例如“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善”与“恶”相反。善的含义接近于道德
  • 联邦行政会议澳大利亚主题联邦行政会议是澳大利亚《宪法》下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联邦行政会议的地位大约等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行政会议以及英国和加拿大的枢密院。联邦行政会议由澳大利
  • 腹菌类腹菌(Gasteroid fungi)是担子菌门中多种真菌的通称,泛指担孢子产生位置在担子果内部,而非担子果表面的类群。这些类群包括马勃、地星、鸟巢菌(英语:Nidulariaceae)、鬼笔与假松露等
  • 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于1974年由全球十大工业国(G10)的央行共同设立,每年定期集会四次,属于国际清算银行辖下,其成员包括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
  • 自宫阉割,又称去势,是指将动物或人类的生殖器切除,或使之无法生育的手段。在人类历史或不同的文化体系里,基于宗教或社会需要都曾出现阉割这种行为,特别在中世纪的欧洲、华夏、印度、
  • 象岛石窟象岛石窟位于印度孟买附近海面的象岛上。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The great hall: Cave 1Outside the caveEntrance231:红堡复合建筑 · 232:德里的胡马雍陵
  • Elateriformia见内文叩头虫下目(学名:Elateriformia),又名叩甲下目或菊虎下目,是鞘翅目多食亚目之下一个昆虫纲的下目级分类单元。叩头虫总科及吉丁虫科为本下目最庞大的两个科,分别有过万及过
  • 桨帆船桨帆船(Galley),音译贾列船,在公元前1000年后出现,以人力划船来作为主要动力的船种,能够只用划桨来前进,通常也用桅杆和帆作为次要的动力。桨帆船通常使用在战争与贸易中。在早期的
  • 酸碱反应酸碱理论指阐述酸、碱及酸碱反应本质的各种理论。在历史上曾有多种酸碱理论,其中重要的包括:拉瓦锡是最早提出酸碱概念的人。他在1776年左右提出一套酸碱理论。在那时,强酸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