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 dations ◷ 2025-11-11 19:55:58 #主观
主观(subjectivity)与客观性相对,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又一固有的本质属性。 主观性指以主体自身的需求为基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倾向,它是个体可以拥有的观点,经验,意识,精神,感受,欲望或信念的属性。 其根本特征是,只存在于主体之内,属于主体的心意状态。 它可以影响人判断和真理的因素。主观性预设了一个组成和产生主观性的主体,该主体是一个存在物的形式,主观性是其内容,主体的变化即是主观化的进程。 主观性作为存在的一个特性,是一个关于自我或者主体的经典哲学问题。 尽管这个主题本身保持着恒定的特点,但是因为依赖于主体,其潜在性因素会导致持续的变化。 主观性始终在持续变化,因为构成我们精神体验的有认知,感觉,情感,想法以及信仰等因素。 随着时间推移,依照主观性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也会持续地产生变化。主观性是通过社会内部众多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内在的社会模式。 主观性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从未远离一个独立的环境,但也无尽地陷入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之中。 文化是任何不断经历变革的社会主观性的总和。主观性由文化塑造的同时又转而影响文化的形成,它的形成还受到经济、政治制度、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影响。 尽管社会与文化的界限是难以确定和任意的,但是蕴藏在其中的主观性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会使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相互区别。 在某种程度上,主观性是现实的一种特别的经验或组成,它包含了一个人如何看待人性、客体、意识与自然,并与它们相互作用, 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一种交替的存在感,从而形成的不同生活方式。 不同社会的主观性之间的分离对于个体的普遍影响在于文化冲击,其中,其他文化的主观性可能会被视为不相容的、不可理解的,甚至是敌对的。哲学知识包含有其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知识,哲学知识的内容本身反映了哲学家的个性,并且,各个国家的哲学、不同民族的哲学意识都各有其特点。 哲学知识的主观性还与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相关。 将哲学知识的客观性绝对化,会滋生极端形式的主观主义,并且影响哲学的水平。《哲学知识的主观性问题》-俄国-伊万诺娃

相关

  • 病史病史,为自然人个人或家族以往所患疾病的历史。在医学上,可从病史可以推测及研究出某些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交叉影响。例如儿童病历史、家庭遗传、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性行为
  • 四环素四环霉素(英语:Tetracycline,/ˌtɛtrəˈsaɪkliːn/,INN),又称四环素,一种聚酮类广谱抗生素药物的泛称,这类药物由链霉菌属放线菌门细菌所产生,基本化学结构均由四个环接合而成,可用
  • 俚语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且较口语的词句。《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节传·王彦章传》中记载,“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俚语亦作里语、俚言。又叫方言,土话
  • 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英语: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缩写UNWTO)是联合国下15个专门机构之一,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以利于经济发展,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现任秘书长是祖拉布
  • 梅赫尔格尔梅赫尔格尔(Mehrgarh)位在今日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是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地点之一,年代从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且有着南亚发现过最早的农耕(小麦、大麦)及畜牧(牛、山羊、
  • 米其林米其林公司(法语: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Établissements Michelin, Euronext:ML)是一家总部设于法国克莱蒙费朗的轮胎生产商,该公司是法国最大、全球第二的轮胎及橡胶制品制
  •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英法北美战争(英语:French and Indian War),或加拿大所称的征服战争(英语:War of the Conquest),是1754年至1763年间大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在北美的一场战争。1756年,战争扩大至世
  • 5-羟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5-羟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 (英语:5-hydrope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5-HPETE)是体内白三烯生物合成过程中,花生四烯酸到白三烯A4的中间物质,由花生四烯酸5-酯氧酶合成。医学导航
  • 阿波比一世阿波比一世(英语:Apepi I),古埃及第十五王朝最重要的国王(约公元前1585年—约公元前1542年在位)。为西克索斯人后裔。他33年的统治记录在《兰德数学纸莎草书》上。初曾控制埃及大
  • 沟鼠褐家鼠(学名:Rattus norvegicus),又名褐鼠、大鼠、挪威鼠、大家鼠、白尾吊、耗子、粪鼠、沟鼠,为鼠科家鼠属的动物,是有名及常见的老鼠之一,也是之中最大的物种,一般生活于田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