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卡齐米日市集(立陶宛语:Kaziuko mugė)是每年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办的大型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市集,可追溯至17世纪。传统上,该市集会于离3月4日圣卡齐米日节(Šv. Kazimiero dienos,圣卡齐米日的逝世纪念日)最近的星期日在市场和街道上举行,在立陶宛语中,Kaziukas是卡齐米日的指小词。圣卡齐米日市集还会有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吸引众多来自立陶宛各地和拉脱维亚、俄罗斯和波兰等邻国的游客和手工艺工匠。
圣卡齐米日是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卡齐米日四世的儿子,于1521和1602年封圣。为配合其瞻礼日庆祝活动,商人建立了市集,并于1827年获得于主教座堂广场举办市集的特权。1901年,俄罗斯女皇凯瑟琳大帝的纪念碑于主教座堂广场揭幕,圣卡齐米日市集被移往卢斯基什广场(英语:Lukiškės Square)。苏联加盟共和国时期,市集移至卡尔瓦里亚市场举行。1991年,再度迁回维尔纽斯旧城。最初在城堡街举办,后来横跨格迪米纳斯大道、穿越主教座堂广场,延伸至拉齐维乌街,并经过圣亚纳教堂和东正教圣母主教座堂,进入对岸共和国维尔尼亚河左岸的蒂马斯区(Tymas' Quarter)。
截至2013年,每年圣卡齐米日市集在星期五至星期日三天内吸引约2,000个商家和50万名游客。2021年,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市集改为线上举行,此前该市集仅曾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暂停举办。
圣卡齐米日市集已拓展至其他立陶宛城市,包括考那斯(自由大道(英语:Laisvės alėja)和市政厅广场)、阿利图斯和克莱佩达。邻国波兰的部分城市如瓦尔米亚地区利兹巴克、奥尔什丁、什切青、格但斯克和波兹南等和白俄罗斯格罗德诺,也会举行名为“Kaziuki”的类似节日。
圣卡齐米日市集的商品有当地工匠制作的手工艺品,包括针织服装、鞋类、玩具、器皿、锅壶、珠宝、纪念品和绘画等,其中的工艺包括木雕、铁匠、陶艺、纺织、针织以及条编。传统食品则包括黑麦面包、布勃利克、姜饼、天然蜂蜜、啤酒、克瓦斯和彩色包装的硬糖等。
复活节棕枝(英语:Easter palm)(立陶宛语:verbos)是市集的特色之一,由各色的干燥花草(大约使用150种不同的植物)绑在木棍上制成,并于棕枝主日被带至教堂。制作复活节棕枝是一项困难且耗时过程,其已成为濒临灭绝的工艺。现今因买家较注重干燥植物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在可用植物的选择上愈加困难。
坐标:54°41′7″N 25°17′12″E / 54.68528°N 25.28667°E / 54.68528; 25.2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