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群C-M130

✍ dations ◷ 2025-09-07 19:51:38 #人类单倍群

单倍群C-M130(英语:Haplogroup C-M130)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与单倍群F同为单倍群CF的两个支系之一。

单倍群C大约于距今6万年前出现,应在M168突变发生后不久。现今该单倍群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中亚、西伯利亚、美洲、大洋洲的原始族群这中,其两个主要支系为C-F3393(C1)与C-M217(C2)。

单倍群C1,也称为C-F3393,是C单倍群的两个重要分支之一。C1则分为C1a和C1b两支,C1a则又分为两支C1a1(C-M8)和C1a2。C1b在大洋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很常见,反之C1a在世界范围内是极其罕见的,主要是分布在日本(C1a1)或欧洲,以及在旧石器时代的欧洲人中有发现。在尼泊尔、韩国济州岛(C1a1)、亚美尼亚人、卡拜尔人(Kabyle,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等地的柏柏尔人之一) 以及中国辽宁的人群中都只发现过单个样本(C1a1)。

而C-M217是单倍群C分布最广的支系,其起源于东南亚/中亚,此后从东至西已从中欧、土耳其遍及至美洲的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的瓦尤人,从北向南则从阿拉斯加的阿撒巴斯卡人一直到马来群岛都有出现,尤其在布里亚特人、达斡尔人、哈扎拉人、伊捷尔缅人、卡尔梅克人、科里亚克人、满人、蒙古人、哈萨克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锡伯人中呈高频分布。

C* (M130/Page51/RPS4Y711, M216)


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进化树

各族群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 著名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人

相关

  • 全球暖化全球变暖,或称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为公地悲剧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应称之为全球变暖效应。在2013年,政府间气候变化
  • 伦敦大学伦敦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London)是由多个行政独立的院校联合组成的学府(联邦制大学),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这些院校包括不少世界上最具名望的学校(如伦敦大学学院、
  • 生物化学家生物化学(英语: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
  • 色矛亚纲色矛纲(学名:Chromadorea)之下只有色矛亚纲(学名:Chromadoria)一个分类单元,包括下列八个目:原来的蛔虫目(Ascaridida)及旋尾目(Spirurida)已被分别降为蛔形下目及旋尾下目。
  • 小油坑坐标:25°10′31.33″N 121°32′50.84″E / 25.1753694°N 121.5474556°E / 25.1753694; 121.5474556小油坑是位于台湾北部阳明山国家公园内的一处火山喷气孔,位于七星山西
  • 法伯氏病法伯病(英语:Farber disease),又名法伯脂肪肉芽肿病、神经酰胺酶缺乏症、纤维细胞性异常粘多糖病、脂肪肉芽肿病:545,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迄今为止全球已报道80例)常染色体隐性溶小体
  • 所罗门海所罗门海(英文:Solomon Sea),太平洋的属海,东北西三面分别由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所包围,南面朝向珊瑚海。海域北部为新不列颠海沟(深度:29,988 英尺 (=9,140 米)),中部
  • 摩罗泰岛摩罗泰岛县(印尼语:Kabupaten Pulau Morotai)是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的一个县,辖境主要是摩罗泰岛。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52,860人。在15到16世纪,摩罗泰岛主要在强大的特尔纳特苏
  • 王 珍王珍(?-1721年),字雄樵,山西长治人,清朝官员。王珍台湾知府任内因纵容儿子横征暴敛,引爆了朱一贵事件,后卒于任内。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科副贡。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刑部贵州司郎中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始有组成人员175人,其中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16人,委员159人,任期五年,由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栗战书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