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文学

✍ dations ◷ 2025-05-19 01:46:03 #各语言文学,希伯来语

希伯来文学(Hebrew literature)包括了古代、中古以及现代使用希伯来语的文学作品。希伯来文学是犹太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不过也有一些希伯来文学作品是由非犹太人(英语:non-Jews)所写。中古时期及近代的希伯来文学出现在许多地区,而现代的希伯来文学主要是以色列文学(英语:Israeli literature)。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在1966年以混合了圣经文学、塔木德文学及现代希伯来语的小说及短篇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希伯来语作者。

希伯来文学开始于圣经的希伯来文(英语:Leshon Hakodesh)(לֶשׁוֹן הֲקוֹדֶשׁ‎)的口头文学,从非常早期就开始了,其中也包括亚伯拉罕的教导,亚伯拉罕是以色列先祖(英语:Patriarchs (Bible))中的第一位,约在公元前2000年。古希伯来文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塔纳赫(希伯来圣经的犹太教正统版本)。

米书拿成书在公元前200年,是从妥拉(摩西五经)衍伸,犹太教经典之一,将犹太教口传传统口传妥拉(Oral Torah)书面化后集结而成。是以米书拿犹太语(英语:Mishnaic Hebrew)写成,但主要的解释革马拉是以亚拉姆语所写。许多经典的米书拿是用希伯来文所写的。

相关

  • 罗马蜗牛罗马蜗牛(学名:Helix pomatia),又名罗曼蜗牛,是一种大型的陆生蜗牛。它们是可食用的蜗牛,故此经常被养殖,被煮食时会被称为“法国蜗牛”。罗马蜗牛是雌雄同体的,故此很少选择配偶的
  • 自由女神自由女神是取材于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形象,象征自由。也有人认为她与传统神话并无什么关系,她是近代被用于代表自由这个理念的一个艺术形象。最著名的自由女神的艺术表现可见于
  • 清晰点清晰点(英语:clearing point)是液晶态物质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即液晶态可存在的最高温度。该过程中液晶与液态共存,若持续加热,则液晶态会持续转变为液态,则失去液晶的光学性质从光
  • 罗山县罗山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是信阳市下辖的一个县,邻接湖北省。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当地自古人才辈出,蜀汉四英之一费祎、清朝南河总督、治河功
  • 鲁道夫·奥托鲁道夫·奥托(德语:Rudolf Otto 1869年9月25日-1937年3月7日)德国信义宗神学家、哲学家、宗教比较学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学学者,以“努秘”一词的概念而知名。他
  • 奥利弗·诺斯奥利弗·劳伦斯·“奥利”·诺斯(英语:Oliver Laurence 'Ollie' North,1943年10月7日—)是前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英语:Lieutenant colonel (United States))、保守派政治评论员暨电
  • 阿部博幸阿部博幸(日语:阿部 博幸/あべ ひろゆき ,?-),日本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他曾获得1982年亚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男子双打冠军。他还获得过三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铜牌。
  • 格奥尔格·奥古斯特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格奥尔格·奥古斯特王子(德语:,1824年1月11日-1876年6月20日),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格奥尔格的次子,腓特烈·威廉的弟弟。1851年,格奥尔格·奥古斯特与俄罗斯的凯瑟琳·米哈伊罗
  • 大諲譔大諲譔(?-?),是渤海国第十五代君主,在位期间906年至926年,曾遣使向后梁朝贡。契丹国兴起后,屡屡侵犯渤海国,926年,上京龙泉府被契丹国攻陷,大諲譔投降,渤海国灭亡。《桓檀古记》称大諲譔
  • 紫杉 (中药)紫杉纪录于东北药植志一书,为红豆杉科东北红豆杉()的枝条和叶片。东北红豆杉又称赤柏松、紫柏松、米树(东北)、朱树(疑为误称)。其木材纹理细致、色泽美丽且具有香味,被视为良好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