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可视化编辑器

✍ dations ◷ 2025-08-01 02:48:18 #2013年软件,MediaWiki,用PHP编程的自由软件,自由跨平台软件,维基百科,MediaWiki扩展应用,维基媒体基金会,用JavaScript编程的自

可视化编辑器(英语:VisualEditor,简称VE)是MediaWiki扩展程序,一种向维基百科提供“可视化”或“所见即所得”式在线多信息文本编辑器,由维基媒体基金会和Wikia共同开发。测试版在默认情况下启用(临时的设定后来全面推出),该功能2013年7月起在Mediawiki.org和维基百科多个大型语言版本可选择性撤销。

维基媒体基金会认为该程序是迄今为止最具挑战性的技术项目,而《经济学人》认为它是维基百科最显著的变化。《每日点击(英语:The Daily Dot)》(The Daily Dot)表示,维基媒体基金会追求更广泛的参与度,可能会冒着疏远现有编者的风险。2013年9月24日,英文维基百科的可视化编辑器从选择性撤销,变为选择性加入,引发用户普遍抱怨编辑器使用不佳、漏洞百出。

由MediaWiki提供的Web导向维基百科编辑器,是基于平面浏览器的文本编辑器,作者必须熟悉Wiki标记语言才能进行编辑。为了消除需要学习维基代码的麻烦、降低成为维基人的技术门槛,并使人们能更广泛地参与编辑,以此逆转编者数目从2006年的5万名降至2011年的3.5万名,并在2007年达到峰值的趋势,给维基百科设立可视化编辑器的计划已筹备多年。该工程是开发新功能和做出改善的百万美元计划的一部分。该工程旨在让以前的维基代码编辑和可视化编辑并存。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杰伊·沃尔什表示,希望以此纠正阿拉伯语版、葡萄牙语和印度语版的明显贡献不足。

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报告表示:“有迹象表明,导致现有或潜在贡献者不参与编辑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是维基代码的复杂性。可视化编辑器的目标之一,是用增强知识性,真诚地引导用户参与编辑,成为有价值的社群成员,即便他们不精通维基代码。我们也希望,时间长了,经验丰富的编者能发现可视化编辑器对他们的一些编辑任务是有用处的。”2012年,维基媒体基金会执行董事苏·加德纳表示:“我们可不认为可视化编辑器就其本身而言,是正要解决的挑战。”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指出项目“史诗般重要”。

有许多Wiki站点使用Mediawiki,但一开始的设想是将该软件先在小型站点推出 。可视化编辑器计划在英文维基百科先向有注册账号的编者推出,随后推广至匿名编者。Alpha版2012年12月向选择用户提供,次年4月扩大到所有注册用户,后来在2013年7月演变为用户登录到英文维基百科的默认编辑器。其他语言版本大部分计划在随后几周推出该功能。

首次尝试开发可视化编辑器失败后,维基媒体基金会与Wikia联手完成该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了维基标记语言(维基百科条目的基础)的挑战,该语言12年间正不断地延伸,囊括很少使用的大量复杂功能,使得条目的最终外观依赖于诸多因素,不易于重造。技术的实施需要改善MediaWiki的语法分析器、维基标记语言、DOM和最终的HTML转换。被称为Parsoid的解析服务器是必要组成部分,用Node.js编写,被创建用于相互转换维基文本和可视化编辑器的合适格式。维基百科认为它是迄今为止最具挑战性的技术项目。

截至2013年10月,支持的Web浏览器包括Google Chrome、Firefox、Midori、Opera和Safari。Internet Explorer无法支持,但Internet Explorer 9和10在未来计划支持。而在2013年9月,维基百科项目页面表示IE9和10的用户暂时不能使用可视化编辑器,Internet Explorer 8或更早版本无支持计划。

可视化编辑器扩展可以由服务器操作员下载,需要MediaWiki 1.22+。

根据可视化编辑器项目,其目的是“为MediaWiki创造一个可靠的多信息文本编辑器”,一个“可视化编辑器”,“所见即所得式”。这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类扩展程序”,被认为是所见即所得(尽管严格意义上不算对)。

《每日点击》表示,维基媒体基金会对更多用户的追求,可能冒着疏远现有编者的风险。一些有经验的编辑表达出对软件错误及其部署的担忧,德文维基百科社群的投票以压倒性票数,反对将可视化编辑器设定为新的默认设置,表示更倾向于将其改为“选择使用”功能 。尽管怨声载道,维基媒体基金会仍表示继续部署。《登记簿》表示,“我们经过简单摸索,认为过多的需求肯定会被忽视,只需记住属于它的插入语 。”《经济学人》的L.M.表示,可视化编辑器是“维基百科短暂历史中的最显著变化”。Softpedia写了一篇名为《维基百科的新可视化编辑器是年度的最佳更新,你能把它做好》的文章。一些反对者表示,用户暗示自己的智商贬低,“某些人”对维基文本的困惑,造就了可视化编辑器。

2013年9月24日,《每日点击》报道维基媒体基金会受到英文维基百科社群不断上升的强烈抵制,编辑器被指反应缓慢、落实不佳、容易破坏条目现有的文本格式。基金会和社群间产生“意志力的考验”,一名志愿管理员覆盖了基金会的设置,编辑器的可用性选项从选择使用改为选择退出。基金会默许了,但发誓继续开发和完善编辑器。

相关

  • 搔痒搔痒(Tickling)是一种碰触身体,会使对方产生自发性抽动或是使对方笑的方式。搔痒的英文 "tickle" 帮助·信息源自古英文的tikelen,可能是ticken(轻轻碰触)的反复形。1897年时心理
  • 环状软骨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ˌkraɪkɔɪd ˈkɑːrtɪlɪdʒ/),或简单的表示环状(来自希腊语 krikoeides、意为"环形")或环状环(cricoid ring),是气管周围唯一完整的软骨环。 它
  • 寒极点寒极(英语:Poles of Cold)是一个地理和气象学名词,是指某一地理范围内最低气温出现的地方。位于南极洲的沃斯托克站(78°28′S 106°48′E / 78.467°S 106.800°E / -78.467; 10
  • 拜占庭希腊人中古希腊语,又被称作拜占庭希腊语,是指从公元7世纪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为止的这一时期的希腊语。从7世纪起希腊语就作为拜占庭帝国唯一的管理和行政语言。所以对中古希腊
  • 浙江绍兴皖系是北洋军阀的派系之一,主要人物是段祺瑞、徐树铮、卢永祥、吴光新、曾宗鉴、倪嗣冲、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等。皖系领袖段祺瑞原籍安徽(皖),皖系故以此得名。段祺瑞一度曾
  • 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法(英语: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系旨在促进和保障国际人权、地区和国内人权的国际法。作为国际法,国际人权法主要由两个或以上的国家订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
  • 芭芭拉·史翠珊芭芭拉·斯特赖桑德(英语:Barbra Joan Streisand,1942年4月24日-),犹太裔美国歌手,电影演员,导演和制片人。在她出道至今将近60年之间,获得了两座奥斯卡金像奖(第一位得原创歌曲奖的女
  • 布氏姜片虫布氏姜片虫(学名: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是一种外观极像薄切姜片的中、大型寄生虫。为完成一代生活,这种虫必须在环境适当的淡水螺体内发育,再以常见的水生植物作第二轮的
  • 幼猫猫(学名:Felis Catus或Felis silvestris catus),通常指家猫,为小型猫科动物。根据遗传学及考古学分析,人类驯养猫的纪录可追溯至10,000年前的肥沃月湾地区,古埃及人饲养猫的纪录可
  • 第三部门第三部门(英语:The third sector)、或称为志愿部门(Voluntary sector),是社会学与经济学名词,意指在第一部门(英语:public sector)(Public sector,或称为公部门)与第二部门(英语:private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