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舰队 (日本海军)

✍ dations ◷ 2025-11-11 15:29:26 #大日本帝国海军舰队,太平洋战争

第六舰队(日语:第六艦隊だいろくかんたい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支舰队编制,全部由潜艇组成。第六舰队的主要作战设想,是将所有的潜艇统一运用,在对英美作战时,在东太平洋、印度洋、澳大利亚一带进行进行远洋侦察,以及参加日本海军计划中的“渐减邀击作战”。

1940年11月15日,日本海军设立第六舰队。舰队最初的作战目标,是针对美国西海岸、澳大利亚东海岸以及印度洋航线进行侦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已经拥有各种功能各异的潜艇,而九五式鱼雷则让日军潜艇拥有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攻击能力。但是军令部依然只是把潜艇当作侦察工具,计划让潜艇执行“渐减邀击作战”,消耗敌军主力舰队实力,为进行一场决定性的舰队会战而做准备而已。

太平洋战争之初,第六舰队曾经使用过微型潜艇对珍珠港、夏威夷等地进行侦察,同时在偷袭珍珠港时也运用了微型潜艇进行侦察。随着战争的延长,第六舰队开始对民用目标进行攻击,同时也进行了布雷行动。日军一度同纳粹德国海军联手,对印度洋地区的英国商船进行袭击,不过次数并不多;军令部始终更关注如何让潜艇伏击盟军的主力舰。1942年,日军潜艇成功击沉两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和数艘驱逐舰,同时击伤一艘航母和两艘战列舰。

1942年后,日军潜艇甚少袭击盟军运输船,而是更多地在所罗门群岛战役等战役袭扰盟军作战舰队,以及为守岛部队运送给养和增援部队。战争中期开始,盟军加大了对日军潜艇的打击力度,日军潜艇损失日益加剧。与之相对的,日军潜艇往往无法突破美军的反潜防线,出击的潜艇大多无功而返。

1944年11月8日,日军人操鱼雷回天投入使用,日军潜艇也经常作为回天鱼雷母舰而出动。至停战时,日军潜艇共进行过28次这种特攻作战(自杀式攻击)。

1945年日本投降时,伊400、伊401还在进行攻击的路途上。两艇8月底才返回横须贺,成为停战时日本仅有的还在出动的舰艇。

1939年的昭和14年度海军小演习曾一度临时编成第六舰队。

相关

  • 新拉丁语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X光片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骨盆腔发炎感染骨盆腔发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也称为盆腔炎,指的是女性子宫或输卵管受到感染的情形,有些定义也包含卵巢感染。骨盆腔发炎时常无明显的症状可能病征有下腹痛、阴道
  • 永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一种以符合经济、社会及生态学三者可持续经营为方针的设计方法。可持续设计领域旨在通过采用综合方法创造“三赢”设计来平衡这些领域的需求。可持续设计的范畴
  • 伊西多·拉比伊西多·艾萨克·拉比(英语:Isidor Isaac Rabi,出生名为以色列·拉比,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因发现核磁共振(NMR)而获得194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核磁共振
  • 雾霾霾(英语:haze,又称雾霾、烟霾、烟霞等)是一种由固体颗粒形成的空气污染,其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
  • 地诺前列酮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亦称地诺前列酮(dinoprostone),是前列腺素的一种,发现于1976年。主要用于分娩时软化子宫颈、引发子宫收缩、引产。此外也可以用作堕胎药、刺
  • 小热昏小热昏,曾名“小锣书”,是一种流行于江浙、上海等地的说唱艺术,始创者为清末民初的杭州艺人杜宝林。小热昏以小锣、三巧板伴奏,主题为讥讽时事。由于说唱者兼卖梨膏糖,因而又俗称
  • 通州区 (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城正东,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与河北省廊坊市的三河市(燕郊镇)、大厂县、香河县相邻,与北京市的朝阳区、大兴区、顺义区接壤,与天津市的武清区交界。为了舒缓北京中
  • 西班牙人口人口:40,491,051(2008年统计)年龄结构增长率: 0.096% (2008年统计)出生率:9.87/1,000人 (2008年统计)死亡率: 9.9/1,000人 (2008年统计)净迁移率: 0.99/1,000人(2008年统计)性别比例婴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