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整理运动

✍ dations ◷ 2025-08-25 03:04:12 #寺庙整理运动

寺庙整理运动(日语:寺廟整理運動じびょうせいりうんどう ),又称神佛升天运动,是台湾日治时期总督府当局的皇民化运动环节之一,具体措施包括拆除合并台湾传统寺庙、限制寺庙祀神的数量、将寺庙改为神社等,造成台湾的寺庙数量锐减。

西来庵事件后,为避免相似的以寺庙和民间信仰为基础的抗日事件再度发生,台湾总督府颁布《依照本岛旧惯寺庙之设立废合办理案》,对台湾传统寺庙的建造进行限制,同时设置“社寺课”管辖台湾民间信仰,成立“南瀛佛教会”在台湾传播日本佛教并派日本僧侣担任台湾寺庙的住持。

寺庙整理运动起于1936年7月的“民风作兴运动”,随着皇民化运动的开始,1938年,台湾总督府开始全面推行寺庙整理运动,通过寺庙的合并、拆除、撤祀、合祀甚至烧毁等手段打压台湾寺庙,强迫台湾佛教寺院归附日本佛教宗派,强迫宫庙建筑改为日式。而寺庙中的土塑神佛像一律捣毁,木雕神佛像大多烧毁,少部分有文化价值的送至政府研究机构典藏,在打压下部分信徒被迫将神像藏匿。同时总督府大力推动神社参拜,1938年台湾参拜神社有约830万人次,1941年增至1,200万人次。

寺庙整理运动引发了台湾极大的民怨,英美在南洋战场上也开始宣传日军对祠庙的破坏,在这些压力下,1941年10月台湾总督府决定停止拆并,改以“渐进改善”的方式,寺庙整理运动至此结束。

在寺庙整理运动下,台湾的寺庙数量由1936年的3,403座降至1942年的2,327座,减少近三分之一。其中有361所寺庙被拆毁,819所寺庙改为神社或日本佛寺,被烧毁的神像达13,700余座,其中台南州与高雄州共有13,015座神像被烧毁或捣毁。破坏最严重的新竹州、高雄州、台南州三州1942年时分别有40%、54%、56%的寺庙遭到破坏,其中309座寺庙被拆毁,786座寺庙被移作他用,其中台南州有194座庙宇被毁,419座被移作他用,新丰郡、斗六郡所有寺庙全遭毁坏。

相关

  • 劳动力劳动力可有以下含义:
  • NiO一氧化镍,是镍的一种氧化物,化学式为NiO,其中镍的氧化态是+2。因常态下该物质为绿色粉末,故又称绿色氧化镍,以区别于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镍的黑色氧化镍。一氧化镍广泛用于陶瓷和
  • 胚胎着床前染色体基因筛检胚胎着床前染色体基因筛检(英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简称PGS)是指接受体外人工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过程中,在植入胚胎前对于受精胚胎的染色体数目
  • 玛丽·戴尔玛丽·戴尔(英语:Mary Dyer,约1611年-1660年6月1日),旧姓巴雷特(英语:Barrett),是英国贵格会的女性传教士,在北美新英格兰殖民地麻省传教,因当时麻省信奉加尔文派,不允许其他的教派传播,故
  • 布罗克维尔伯爵夏尔·德·布罗克维尔伯爵(Baron Charles de Broqueville,1860年12月4日-1940年12月5日),比利时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比利时流亡政府领导人。他1860年12月4日生于比利时Pos
  • 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英语:Inner Mongolia Museum),旧名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毗邻。馆舍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
  • 王文 (1919年)王文(1919年-1989年),原名宋明波,河北蓟县(今天津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东抗日联军第十六总队大队政委、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第二旅副政委、第四野
  • 朱迪斯·霍伯斯坦朱迪斯·马利翁·霍伯斯坦(英语:Judith Marion Halberstam, 1961年12月15日-),又名朱迪斯·“杰克”·霍伯斯坦(Judith "Jack" Halberstam),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女性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 普朗克月谷普朗克月谷(Vallis Planck)是月球背面一条修长的直线型月谷,它径直朝向巨大的薛定谔盆地,并极可能产生于它形成时的撞击,该月谷的月面座标为南纬58.4°、东经126.1°,长度约451
  • 大北方战争 瑞典 荷尔斯泰因公国 波兰立陶宛联邦(1704-09【分裂】) 奥斯曼帝国(1710-14)起始军力:80,000人:76,000人:5,000人起始军力:260,000人:110,000人:30,000人:50,000人:40,000人:30,000人:~200,000人大北方战争(俄语: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瑞典语:Stora nordiska kriget,1700年 - 1721年),又称或北方大战,是沙俄与瑞典之间在1700年爆发的战争,主因是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