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赫贝特

✍ dations ◷ 2025-11-09 22:23:17 #奈赫贝特
涅赫贝特(Nekhbet)(/ˈnɛkˌbɛt/;也被拼写为 Nekhebit)是埃及神话中早期前王朝时期尼可布(Nekheb)城的守护神,她的名字意思就是“尼可布的”。最终,成为了上埃及的守护神,也是古埃及统一后的二个保护神之一。埃及最古老的神谕所是在尼可布的涅赫贝特寺庙,原大墓地或死城。是尼肯(Nekhen,希腊语:希拉孔波利斯)的伴城,上埃及史前末期(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3100年)或也可能是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公元前2686年)的宗教和政治首都。涅赫贝特遗址上的原始村落可追溯至奈加代(Naqada)一期或晚期巴达里文化(Badarian cultures)。约在公元前3400年,希拉孔波利斯至少有5000,甚至多达10000名居民。涅赫贝特的女祭司被称为“姆乌”(muu,母亲),身穿埃及秃鹫羽毛长袍。涅赫贝特是上埃及守护神,她与下埃及守护神瓦吉特(Wadjet)经常作为“双女”(Two Ladies)一道出现。其中每一位统治者的称号是名字“Nebty”,以“双女...”的象形文字开头。在艺术作品上涅赫贝特被描绘成一只秃鹰。艾伦·加德纳(Alan Gardiner)辨认出神像中的秃鹫像一只兀鹫。然而,阿里尔.P.科兹洛夫(Arielle P. Kozloff)却认为,新王国时期艺术品中的秃鹫,有蓝色的尖喙和松弛的皮肤,更像肉垂秃鹰在新王国时期,秃鹫总是与头饰上乌赖乌斯(uraeus,法老头饰上的蛇形标记)并列出现,而国王却被隐去。乌赖乌斯和秃鹫的传统解释是瓦吉特和涅赫贝特,但是埃德娜.拉斯曼(Edna R. Russmann)认为,在此背景下,它们分别代表两位亡灵守护女神,伊希斯(Isis)和奈芙蒂斯(Nephthys)涅赫贝特通常被画成张开翅膀,盘旋于帝王头上,很多时候她的爪子抓着一个“生”(shen)环(代表无穷、“所有”或“一切”),作为法老的守护神。有时,她被视为法老的神母,在这个方面,她是“母亲的母亲”,“尼可布的白色大母牛” 。在部分晚期的亡灵书中涅赫贝特被称为“父亲的父亲”、“母亲的母亲”,从开始就已存在,并是这个世界的女性创造者。

相关

  • 996工作制996工作制,是指一种“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用工制度,有时也被用来指代一系列资方要求劳方延长工时而不额外给薪的工作制度。最初多因网络及软件行业的员工交
  • 理念想法(Idea),又称意念、点子,是思考在心灵上的产物,包括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想法可以是形象化的影像,也可以是抽象化的概念。点子,是创意的量化语词,让创意的内容
  • 海藻森林海藻林是由海带目(Laminariales)大型褐藻所构成的海底森林,为最富有丰富生产力与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较小片的海藻林又被称为海藻床。海藻林分布于温带到极地地区的沿岸海域
  • 中俄密约《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是俄罗斯帝国与清朝政府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中俄文共19页。条约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台北市外
  • 折纸折纸是折或叠纸张的艺术,把纸张折出各种特定的形状和花样,可能是一张纸的作品,也可能是二张以上纸张作品。折纸只需要透过折叠的技巧就可以创造出复杂精细的设计。折纸设计,一般
  • 仿生眼视觉假体(英文:visual prosthesis,或vision prosthesis)是一种植入式医用电子设备,其功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重度失明病人的视觉。视觉假体技术属于功能电刺激的一种。它利用大多
  • 速不台速不台(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
  • 1284年
  • 159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过劳过劳(Overwork)指表示工作过度劳累、工作量太多或是工时太长的情形,也和工作者的工作量超过其能力有关,常会造成生理及心理的相关疾病。强制性的加班和过劳有关,一般会定义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