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奈赫贝特
✍ dations ◷ 2025-08-10 20:58:08 #奈赫贝特
涅赫贝特(Nekhbet)(/ˈnɛkˌbɛt/;也被拼写为 Nekhebit)是埃及神话中早期前王朝时期尼可布(Nekheb)城的守护神,她的名字意思就是“尼可布的”。最终,成为了上埃及的守护神,也是古埃及统一后的二个保护神之一。埃及最古老的神谕所是在尼可布的涅赫贝特寺庙,原大墓地或死城。是尼肯(Nekhen,希腊语:希拉孔波利斯)的伴城,上埃及史前末期(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3100年)或也可能是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公元前2686年)的宗教和政治首都。涅赫贝特遗址上的原始村落可追溯至奈加代(Naqada)一期或晚期巴达里文化(Badarian cultures)。约在公元前3400年,希拉孔波利斯至少有5000,甚至多达10000名居民。涅赫贝特的女祭司被称为“姆乌”(muu,母亲),身穿埃及秃鹫羽毛长袍。涅赫贝特是上埃及守护神,她与下埃及守护神瓦吉特(Wadjet)经常作为“双女”(Two Ladies)一道出现。其中每一位统治者的称号是名字“Nebty”,以“双女...”的象形文字开头。在艺术作品上涅赫贝特被描绘成一只秃鹰。艾伦·加德纳(Alan Gardiner)辨认出神像中的秃鹫像一只兀鹫。然而,阿里尔.P.科兹洛夫(Arielle P. Kozloff)却认为,新王国时期艺术品中的秃鹫,有蓝色的尖喙和松弛的皮肤,更像肉垂秃鹰在新王国时期,秃鹫总是与头饰上乌赖乌斯(uraeus,法老头饰上的蛇形标记)并列出现,而国王却被隐去。乌赖乌斯和秃鹫的传统解释是瓦吉特和涅赫贝特,但是埃德娜.拉斯曼(Edna R. Russmann)认为,在此背景下,它们分别代表两位亡灵守护女神,伊希斯(Isis)和奈芙蒂斯(Nephthys)涅赫贝特通常被画成张开翅膀,盘旋于帝王头上,很多时候她的爪子抓着一个“生”(shen)环(代表无穷、“所有”或“一切”),作为法老的守护神。有时,她被视为法老的神母,在这个方面,她是“母亲的母亲”,“尼可布的白色大母牛” 。在部分晚期的亡灵书中涅赫贝特被称为“父亲的父亲”、“母亲的母亲”,从开始就已存在,并是这个世界的女性创造者。
相关
- 科学怀疑论倡导者科学怀疑论(英语:Scientific skepticism)又称理性怀疑论(rational skepticism),是一种科学或实务上,对于缺乏证据的解释或论点持怀疑态度的认识论观点。在实务上,科学怀疑论一辞通常
-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指包含海马体及杏仁体在内,支援多种功能例如情绪、行为及长期记忆的大脑结构。这种被描述为边缘系统的脑部结构与嗅觉结构相近。术语“limbic”源自拉
- 纽约公共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是美国主要图书馆系统之一,和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系统、皇后图书馆系统一起组成纽约市的三大公共图书馆系统。纽约公共图书馆总
- 中国农业科技史年表
- 正一盟威道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就是原来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五斗米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
- 评书评书,又称说书,湖北、广东粤语地区及闽南语地区称讲古,在四川称为讲书,古称说话,是中国东北、华北、 两广、湖广、四川一带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
- 莎拉波娃玛丽亚·尤里耶芙娜·莎拉波娃(俄语:Мари́я Ю́рьевна Шара́пова 发音 帮助·信息,拉丁化:Maria Yuryevna Sharapova,1987年4月19日-),生于苏联时期尼亚甘,简
- 贴贴,可以是:贴,也是一种烹饪方式,是指调理食物时只用油煎其中一面。一般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将已熟的食物煎,如锅贴,另一种是生的食物直接油煎,如水煎包或煎饺(又称贴饺子)。
- 汗号列车汗号列车(英语:The Ghan),或译大汗号、天恩号,是贯通澳洲南北的铁路客车。由阿德莱德经爱丽斯泉,在北部达尔文港为终点,全长2,979 公里。此列车得名于早期澳洲中部沙漠的主要运输工
- 2010年卡梅尔山区森林大火2010年卡梅尔山区森林大火是2010年12月初发生在以色列北部卡梅尔山区的森林大火,造成44人丧生,是以色列立国62年来最严重的森林火灾。大火于当地时间12月2日上午约11点半从山